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数据”“云计算”作为新兴名词,以自身强有力的优势,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领域起到推进作用。特别为大数据,不仅可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更是以事件预测和隐私保护的功能,打破传统环境下数据因果关系的局限,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对此,笔者借助对大数据技术的剖析,阐述其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以有效性措施的提出,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图书馆;管理;影响及措施
按照《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可知在网络背景下,构建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是目前图书馆管理的新趋势。即以大数据技术为前提的图书馆管理,是以便捷化的服务、文化服务为载体,在推动图书馆发展进程的前提下,打破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局限,使其具有新思路和新平台的优势。由此可知,若要做好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则应对大数据技术予以全面剖析。
一、对大数据技术的剖析
大数据(bigdata,megadata)即为巨量资料,是指需要借助现代化处理技术,方可实现强决策力、洞察力的信息资产。同时,大数据的特点涉及5项,即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和真实性(Veracity)、多样(Variety)、价值密度(Value)。而大数据技术则包含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互联网及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可扩展存储系统等。对此,笔者将大数据的优势总结如下:数据存储量巨大,由TB级扩展至PB级;数据多样化,如网络日志、地理位置和图片、视频等;价值密度低,如监控视频,作为全天候监控设备,而有用数据仅为一两秒甚至更低;数据处理快,借助物联网和互联网、PC终端及云计算等传感器,对各数据加以收集汇总,以此提高数据整体处理能力。而关于大数据发展前景的预测,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其一,物联网将会成为时代主流。市场各类功能设备的兴起,以风靡一时的特点,成为社会的主流,如智能眼镜;其二,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无论信息化时代如何发展,决策的主体均为人,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据海量数据机械的运用,能够为决策提供精准化、可靠化数据支撑;其三,是解决宇宙谜团的钥匙。利用大数据科学项目的开展,寻找和希格斯玻色字理论相吻合的离子,继而对宇宙起源、运转等谜团加以深化思考。
二、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增加资源容量。图书馆是以服务于公众的需求为职能导向,而大量图书资源的容纳,使其在日常管理中耗费过多的人力、物理资源。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依据立体化管理的优势,在图书入库和整理、分类与排序、保存及借阅等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大数据还具有存储空间大的特点,通过对多样化数据资源的记录,对图书资源加以保存。例如:原始文本和数字、视频及图像等图书,以科学编排与保存的优势,逐步拓宽图书馆资源容量,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第二,提高管理效率。传统图书馆管理,是以手工操作为前提,即无论是在图书引进环节,还是在整理借阅等流程中,均是在人的操作系完成。虽然在部分图书馆管理中融合计算机技术,但是在图书管理、存储和借阅、检索等流程中过于脱节,呈现管理效率差、数据处理慢、更新滞后等问题。但是,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此项不足,即在遵循“一秒定律”的原则下,在诸多数据汇中提取价值信息,使其能够在程序简化合并的基础上,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切实大数据图书管理的意义。
(二)消极影响
首先,常规报表处理难度增加。和传统常规报表处理工作比较,大数据时代下,已实现实时分析、深度分析和广度分析等目标。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图书馆管理的难度,即多维度分析条件下,图书馆若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则无法对服务体系予以全面掌握,使其在缺少预测及分析能力的同时,导致图书馆管理更为繁琐化、复杂化。其次,数据中心压力骤增。传统技术背景下,图书馆数据仓库是以ETL工具为基准,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其予以存储管理,再经组织数据活动的开展,对数据加以读取访问,以此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数据仓库存储量逐渐增多,结构形式也发生改变,如办公文档和图片、HTML与XML、文本报表、视频音频等。面对诸多的非结构数据,图书馆数据移动、修改等工作的施行,往往需要借助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参与,不仅增加数据处理代价,还会降低数据读取效率。
三、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各管理环节
若要实现大数据图书馆管理,则应对各管理环节予以优化,借助收集整理、储藏统计、检索汇编等价值链条的把控,加强图书馆全流程化控制管理。即在图书收集期间,以Hadoop功能,对分布式客户端数据进行筛选,选择有效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保管等环节,应以DFS系统为载体,将数据存储至SOA、SaaS服务器,既可起到海量数据储存的效果,还可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满足“即用即取”的管理准则;开发利用环节,应综合数据分析功能、预测功能,借助关系型数据系统的架构,对各数值变化予以客观反映。另外,大数据技术还可对各类数据予以挖掘,通过深入剖析和精准细分的方式,掌握用户需求,以便做好图书使用次数、使用频率及内容等参数的思考,继而提供个性化图书馆服务。
(二)深化数据分析技术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内容以特色资源被人们挖掘,即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还应逐步增加自身砝码,以品牌的优势吸引读者。在此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依据自身“去官方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优势,更加贴近读者生活及需求,为图书馆赢得较高的市场地位。此外,大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技术的选择,能够在类化和聚化、可视化及数据融合的条件下,以图书日志的形式,对读者阅读偏好、主题及内容、关键词等进行检索。再依据大数据技术、SaaS服务器联合构建的优势,加快图书馆业态间的融合,实现“实体”图书馆向“大数据”图书馆的转变。
(三)将读者纳入图书馆管理的主体
针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若要实现其稳定发展的目标,则应明确读者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以DaaS技术为导向,满足图书阅读、图书资源双向融合的意义。即鼓励读者自主上传图书资源,以相应积分的获取更多图书查阅权限,其不仅能够保证图书收集服务器的完整作业优势,还可切实图书馆“全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图书馆馆员还应将读者纳入“自媒体人”的角色,通过开放性、共享性图书馆环境的打造,满足其交流、表达及共享的需求。而“保姆式”、“跟踪式”学术平台的创建,有有助于图书馆“知识百科”形象的定位,借助图书研究、学术研究的有效互动,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
(四)拓宽多元化营销渠道
鉴于互联网思想热潮,大数据技术只有在开拓创新和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方可切实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即以生存及发展空间拓展的优势,彰显数据多样性、丰富性价值。例如: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构建微资源图书管理体系,如QQ空间和易信、微信与微博等社交软件,逐步加大图书资源的推广力度;依据本土特色的体现,将经济社会和本土人文相融合,用以达到“接地气”图书馆建设的目的;增强“微资源体系”、“移动资源体系”间的融合,以便更好满足读者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极大数据存储量的基础上,达到拓宽管理容量、简化管理流程、优化管理业务的效果,以此为用户提供有效性图书馆管理服务。但是,在实际探讨中,发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存在诸多局限,尚未和图书资源管理相融合,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应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力度,综合思考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群.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7,(4):81-84.
[2]刘彧菲.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4):112-114.
[3]桂亚男.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227-228.
[4]金莹.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6,(5):123-124.
[5]吕诺.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大数据的优势与实践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185-185.
[6]张琦.论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7,(1):170-171.
作者:唐飞凤 单位:邵阳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