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年金投资管理优化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国石化年金投资管理优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国石化年金投资管理优化思考

[摘要]年金运营效益事关广大员工的获得感。本文在分析总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年金成立以来相关工作基础上,对比国内外企业年金先进管理模式,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痛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该年金在现有管理体系下,未来进一步改进提高的可行路径和实现方案。

[关键词]年金;投资管理;优化;建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年金(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年金”)自2009年建立、2011年投资运营以来,总体平稳有序,年金基金收益跑赢同业,从没出现重大的风险事件,实现了稳健条件下的保值增值。按照中国石化党组部署,2019年7月起,中国石化年金投资运营职能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划入资本与金融事业部,适应中国石化年金投资管理架构调整需要,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石化年金投资运营效率和效益,增强中国石化年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对部分央企及金融机构调研、交流和研讨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境内外主流养老金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结合中国石化实际,对优化中国石化年金投资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中国石化年金整体情况

截至2019年11月末,中国石化年金规模达到650亿元,覆盖各类员工64万人,是目前国内管理规模最大的单一企业年金计划之一。随着中国石化员工退休高峰期到来,退休人数逐年上升,目前有超过12万名退休员工通过中国石化年金系统领取退休金,每年支付额度接近20亿元。自运营以来,以助力中国石化员工“老有所养”、实现美好退休生活为目标,中国石化年金系统已累计为员工支付退休资金超过70亿元,无一差错;中国石化年金累计收益率达56%,年化收益率超过5%,累计收益额逾170亿元,并以低风险敞口、低波动的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取得高于市场同业平均的投资业绩。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2018年起,中国石化多数单位缴费比例从5%提高至8%,虽然退休支出逐年增长,但随着缴费比例的提高,未来10年中国石化年金规模仍将保持加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前后将突破千亿元大关。随着年金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如何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复杂严峻的投资形势,在吸取过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中国石化年金管理行稳致远,提高中长期收益水平,更好地满足中国石化员工的获得感,增强幸福感,是中国石化年金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境内外年金管理模式比较

年金资金是一项长期资金,理论上应以相对长期化的视角配置投资资产,以取得长期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从国内外养老金管理实践看,只有配置相当比例的权益类资产,才能满足长期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但基于国内权益市场的高波动性,中国石化每年均有员工退休需领取退休金,对收益起伏尤其是净值大幅回撤有较为严苛的要求。一直以来,中国石化年金整体投资风格偏于保守,权益投资比例较低,导致收益弹性不足、长期收益能力相对偏弱。在未放开员工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前提下,如何平衡好收益和波动的关系,是一项两难选择,也是国内年金同行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为改进和提高中国石化年金投资运营管理,有必要学习研究境内外主流养老金管理模式,借鉴其有益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成果。

2.1境外经验

美国401(K)计划。美国《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提出自动加入机制,鼓励雇主对新雇员和已加入计划的合格雇员实行自动加入机制。只要雇员不明确提出自动退出计划,将自动加入,在雇员未能做出投资选择时自动加入合格默认投资选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养老金计划已广泛投资于生命周期基金。生命周期基金是一种根据基金持有人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降低股票资产配置比例的证券投资基金。其根据基金持有人离退休日远近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风险收益属性,而做出资产配置策略调整,并且其组合管理具有明确的到期日期(退休日),所以也称为目标日期基金。其基本规律是:对离到期日远(年轻人群)的账户配置较高比例的高风险资产,如权益类产品;随着年龄增长(离到期日渐近)则逐步降低高风险类资产配置比重,并逐步增加固定收益类和流动型等低风险类资产的配置;因临近退休和提取资金需要,则主要配置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和货币类等资产。中国香港地区强积金制度。强积金制度是目前中国香港地区就业人口覆盖率最高的退休养老保障制度,以信托管理模式为基础,委任由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核准的受托人负责管理,其缴费、运营、投资、支付等流程均由私营机构负责(其中,受托人本身并不实施投资管理,而是委任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管理)。每个受托人可向计划成员提供一个或多个强积金计划及成分基金供计划成员选择。在强积金制度下,各受托方提供一个或多个强积金计划,各计划均设多个投资选项,成为成分基金,供计划成员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强积金计划下的成分基金是以养老基金产品的形态存在的,分为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强积金保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资产基金、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等大类。养老基金的产品化经营克服了专户管理资产流动性差、投资管理成本较高、信息披露不够及时等缺点。

2.2境内经验

境内年金在管理模式、管理环境及投资范围等方面与境外有较大不同。尤其在管理模式上,境外多采取产品化管理模式,委托人根据各自风险偏好自行选择投资产品,并承担投资选择的后果;而境内年金在制度设计上,委托人将投资管理权交由受托人行使,并通过投管人以组合方式进行日常投资操作,这种模式下,受托人对投资过程和结果承担全部责任。据了解,在央企层面无论采取何种不同的运作模式,目前均没有放开年金个人投资选择权,国内仅有个别外企、民企及收入较高的金融企业为员工开放投资选择权,以西门子、联想、华夏基金等企业为例。综合来看,开放员工个人投资选择权的企业,其员工普遍年轻化,具备相应的金融知识,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投资风险,且收入水平较高,企业年金在员工收入中占比较低。中国石化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其多数员工地处产业一线,收入偏低,年金在收入中占比较大,对年金收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均较高,且员工平均年龄偏大,对金融知识的掌握较为缺乏,不具备个人选择投资的专业能力。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即使放开年金个人投资选择权,如出现投资收益波动甚至亏损,员工仍然会怪罪企业,不利于企业的稳定,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冲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3对策及建议

基于境内外不同企业间年金管理政策、环境的巨大差异,简单对标国内外先进年金管理模式进行复制,解决中国石化年金面临的长期收益能力偏弱难题,没有可操作性。唯有立足于中国石化实际,适应中国石化年金现实环境,在现有管理架构不做大的变革前提下,通过管理创新去寻找解决之道。初步想法是在中国石化年金的“负债端”和“资产端”同时发力,从员工层面和投资组合层面对现有年金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员工分类管理”及“投管人差异化管理”制度,通过年金需求端的分层管理和投资端的差异化管理,提高中国石化年金投资管理效率和效益,实现年金收益稳健增长与长期收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

3.1员工层面——引入生命周期理论

结合中国石化员工不同年龄群体的风险偏好特点,在不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的情况下,借鉴美国生命周期基金的经验,探索实行对不同年龄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将受益人群体划为“临近退休人员组合”和“其他组合”(类似于公募分级基金的A端和B端),并采取固定和浮动两种不同的收益记账方式。通过分层管理和分别记账,降低整体年金计划对收益波动的敏感度,为投资端放开权益类资产投资,进而增加收益弹性创造条件。第一,对临近退休员工(距离退休日3年及以内)建立稳健类账户。无论当年年金整体收益如何,优先对该类账户采取固定记账利率记账(大体4%左右,每年根据银行理财收益调整),以屏蔽资本市场波动对该类账户的不利影响,且保证其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合理利益。当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记账利率时,收益不足部分从其他员工账户补足;反之,超过基准收益部分划归到其他员工账户。第二,对其他员工(距离退休日3年以上)建立进取类账户。该类账户采取浮动收益记账,即整体收益剔除已分配给临近退休员工的投资收益,剩余部分记入该类账户。从短期看,该类账户的波动性会显著高于临近退休员工账户,由于承担了波动风险,所以长期收益大概率会高于临近退休员工账户。以员工年龄为主要参考,通过对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员工进行分层管理,既保证临近退休员工能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又让其他员工通过更为灵活的资产配置达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水平,可以实现不同风险偏好人群风险与收益的高度匹配,与境外养老金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有异曲同工之效,解决了年金作为长期资金短期管理的难题,为年金资金的长期配置和考核提供了可能。

3.2组合层面——实施投管人差异化管理

中国石化年金现有13家投管人,涵盖养老金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等不同类型。虽然各类投管人具有不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但由于需求端未实行分层管理,受制于风险敏感人群的风险偏好,不得不统一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管理风格同质化,无法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管理特长。在对受益人进行分层管理后,配套对投管人进行投资差异化管理,以容忍短期收益波动为条件,着眼于提高年金长期收益水平,根据不同投管人特长、风格制定差异化的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初步考虑如下。一是适度放开对部分投管人权益资产的投资限制。强化权益类投资管理是提高年金长期收益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国石化年金需要解决的主要痛点。针对中国石化年金权益投资总体偏紧偏弱的状况,在做好整体收益风险预算的同时,根据过去几年各投管人在权益投资方面的表现,在权益资产配置上实行差异化投资政策。对权益投资业绩相对稳健优异、在各组合排名持续靠前的投管人,在权益投资方面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允许执行更加积极和宽松的投资策略,基金经理可根据对市场的自主判断,决定股票的结构和仓位,目的是将其权益投资能力强的优势转化为投资业绩,为整体年金计划获取超额收益创造条件。对于权益投资能力不突出,但有强烈意愿参与权益改革试点的个别投管人,经批准也可纳入同一赛道管理。二是适度放开部分投管人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限制。固定收益类资产是年金资产的主配,也是年金收益的主要来源。基于近年来国内信用环境的不断恶化,中国石化年金通过封锁信用敞口来规避风险,却也丧失了获取风险溢价的机会。目前国内整体信用环境仍然较差,大幅放宽信用策略不具备条件。在保持信用强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尝试在有限范围内,对部分信用管理能力较强的机构,允许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度下沉部分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管理资质,通过政策上的适度松绑,鼓励投管人积极作为,获取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水平。

3.3考核层面——树立长期投资考核理念

为确保上述调整优化工作取得实效,同步对现行业绩基准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第一,对于投管人树立长期投资考核理念,改变现行以年度业绩完成情况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的管理模式,建立分类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合同期考核相衔接的新考核体系,并以考核目标为导向,强化投管人自我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投资人将优质投资资源向中国石化年金倾斜,提高面向中国石化年金的综合投资管理能力。第二,年金办公室配套建立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分别以年度和合同期为考核维度,设立相关考核指标。其中,年度考核为预考核,业绩基准可参考五大国有银行一年期理财收益水平;合同期为正式考核,业绩基准可设为三年期存款利率或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激励。

3.4配套措施

对员工端、投资端和考核端的改革优化,总体有利于投管人发挥各自专长,加强投资有效性,提高长期收益率。但改革涉及员工切身利益调整,需周密安排、做好顶层设计并履行内部管理程序,助力改革顺利推进。一是履行好内部程序和投管人分类相关工作。理事会办公室按照上述思路,完成年金改革相关优化方案的起草,同时结合对投管人近年来投资业绩评价和投资风格的甄别,合理确定下一合同期不同赛道投管人名单,制定相关考核标准,经部门审核通过并上报中国石化企业年金理事会会议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为确保改革在制度执行层面不存在风险,在实施前需征求国家人社部主管部门意见。二是调整好账管系统记账方式。员工按年龄进行分层管理、分别记账,将改变现有账管系统各类人群按一个净值记账的模式,所以需对账管系统进行大幅改造升级,按新的记账方式重新打通相关流程,调整托管和账管数据交换格式和内容,确保在新的记账方式下数据准确、流程畅通、操作高效。三是合理确定记账利率。对于按固定收益记账的稳健类账户,应结合年度投资市场情况,尤其是参考主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情况及员工需求,合理确定每年度的记账利率,并在中国石化年度投资决策会议上审议通过、理事会会议审定后执行。四是建立两类账户的合理转换机制。参照美国401(K)计划的自动加入机制,对于临近退休员工和其他员工,根据距离退休的时间,默认自动加入至所属类别进行投资。为保障员工合理的投资选择权,在默认基础上,允许员工对两类账户进行自主选择,即经申请将默认账户调整为其自选账户类型。为规避员工因频繁选择不同类型账户带来的管理风险,每三年开放一次账户类型变动机会。

作者:史庭南 单位:中国石化资本与金融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