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阐释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城市历史景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历史景观中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缺位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蔚县剪纸、澳大利亚巴拉瑞特等相关非遗数字化保护案例以汲取经验,最终提出改善现状、解决问题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历史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1概念辨析
1.1城市历史景观、城市历史景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1]而更广泛的背景除了遗址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特征、建成环境、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安排等有形要素,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做法和价值观、经济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特性有关的遗产的无形方面。[1]城市历史景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上述无形方面的一部分,是遗产景观内的人们长期在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民间工艺、技术、口头传统、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信仰崇拜等活态现象及相关工具、手工制品等物质载体。
1.2城市历史景观的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过程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信息转变,使其成为可以存储操作的数字符号,通过计算机的统一处理,实现数字信息的稳定性保存,同时为信息所承载的意义创造更加可靠的传播途径。[3]城市历史景观的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城市历史景观信息建立电子档案或文件,从而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管理、传播提供支持的手段。[3-4]具体实践主要包括运用三维激光扫描采集遗产信息并创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BIM等信息集成模型,保存遗产物质环境的资料;利用空间技术模拟遗产环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利用虚拟现实(VR)、现代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表现遗产中的物质要素等。[4-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将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固定下来,转化成一种可观、可感、可留存的模式。
1.3城市历史景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城市历史景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指将城市历史景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现有物质环境数据库,与其遗产物质环境结合,从而实现完整阐释非遗本体及其空间文脉的保护方式。其保护对象为城市历史景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及产生它的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统一体,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发生的城市背景、文化空间的联系,而非割裂空间背景仅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
2选题背景
2.1为什么要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如下特点:①活态性:其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的能动活动。此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②民间性:是一种民间自主的行为。广大民众才是其创造(传承)主体和生命的内驱力。③生活性:对于民众来说,非物质文化活动不需要外力的组织和注入,而是寓于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分。④特异性:产生于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期,与所处地方有内在联系。[5-6]基于其活态性、民间性与生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持需要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同,然而不断进步的生产方式和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却极易与这些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冲突,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基于其特异性,某些非物质文化已然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局限于较为封闭的社会地理环境而鲜为人知。而数字技术的多媒体、多维度、多层次、动态交互、超越时空、以人为本等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贴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7],它使尚存的非物质遗产信息得以即时浏览、鉴赏和长久留存,使消亡的非物质文化得以再现,使某些难以适应时代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崭新的形式重新与社会民众产生关联从而得以传承。
2.2为什么提出对城市历史景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
2.2.1国内外城市历史景观中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缺位现状。目前,国内外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保护与研究实践主要集中在对于遗产物质环境的模拟和记录[4],而对于“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的记录则较少。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并未充分体现在今天的遗产档案建设中[4]。“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景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物质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缺位对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十分不利。例如,澳门通过建构BIM建筑信息模型及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平台,预计形成从修缮施工到后期运维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但显然只是停留于物质环境保护层面。[10]2.2.2为什么要将在城市历史景观中的非遗保护纳入物质环境数字化保护体系?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基于文本、图像、视频或动画等形式的非遗数据库建立,但大多停留在对其本体的“文物保护”式记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物质空间的,二者紧密联系,单一的数字化储存通常忽视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特性[5],导致其脱离了文脉。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景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宜采用这种脱离其空间背景,单独建立非遗数据库的形式,而提倡建立起其与城市历史景观中遗产物质空间的联系,维护其原生意义,将其纳入现有的物质环境数据库,从而形成“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结合的完整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保护体系。
3城市历史景观的数字化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存问题
3.1城市历史景观的数字化保护现存问题
现存城市历史景观的数字化保护,大多依托数字复制、数字存储、数字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数据保存和数据虚拟再现的目标。对数字技术更新换代的追求,并没能使其保护成果更加丰富、多样,而是仍停留在复制、记录的范围内。无法脱离城市历史景观的物质化实体产生新的价值,“缺失了与当代甚至未来文化相交响的衍生传承与开发弘扬。[7]这体现了城市历史景观的遗产保护新理念尚未落实到位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缺乏创意的问题。此外,建立城市历史景观信息数据库的形式虽对专业人士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使得更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参与保护,但对于广大非专业人士来说数据库难以操作、不够直观、交互甚少,因而并未有效将它们转化为保护主体。数据库的建立是必须的,但对城市历史景观进行“传播性保护”,让广大民众成为遗产的保护主体才是最终目的。
3.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问题
现存的非遗数字化手段虽能保存其重要信息,却使其失去了活态性特征。这是由于非遗不只是具有物质外观的客观实在,其景观内涵的生存和发展、延续与传承需要社会认同与保护,且离不开特定的社会需求与地域真实感知。”而现存数字化手段则未与社会民众建立密切联系,形成良好互动关系,从而将他们代入非遗保护语境,同时也脱离非遗生存的特定地域而仅对非遗本体进行保护记录。
4案例借鉴及启示
针对上述城市历史景观中非遗数字化保护缺位现状以及现存问题,通过借鉴以下案例,试图从中汲取相关思路以改善现状、解决问题。
4.1数字化非遗图谱相关案例
数字化非遗图谱是通过分析加工非遗信息,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图形表示,并经过系统编辑得到的可视化图形,可将其分为非时序图谱、时序图谱和交互图谱。非时序图谱包括区位地图、传承人关系图谱等相对静止的内容;时序图谱包括非遗传承图谱及非遗演化图谱等反映事物不同时间阶段演化的内容;交互图谱则是在其他图谱形式基础上和交互技术结合而得到的。[8]以GIS或GoogleMap为依托,通过在现有遗产物质空间数据库或网站中录入非遗相关数据,绘制非遗图谱,可有效解决城市历史景观中非遗的缺位及文脉空间背景断裂的问题。4.1.1非时序图谱。①非遗分布图谱。芬兰的CUL-TURESAMPO网站提供了欧洲文化遗产的底图展示工具,该地图展示虽非专门针对非遗构建的,却对非遗分布地图构建富有启发。[8]用户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查找特定遗产(图1)[11]及其周边类似遗产(图2)[12]。这种方式十分有利于用户建立对于非遗的保护观念。②传承人分布及关系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图谱表示》一文中,作者绘制了传承人关系图谱,可表现传承人之间的承继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图谱中,传承人被描述为节点,传承人之间关系则用线表示。边的方向标志着承继的方向,还可以被标注出关系类型,如师徒关系、父子关系等(图3)。[8]《非物质文化空间数据库与地图表达方法———基于蔚县剪纸的实证研究》一文中,作者绘制了蔚县剪纸艺人分布图(图4)。[9]上述2种图谱叠合即形成传承人分布及关系图谱。③非遗网络图谱。与传承人关系图谱类似,非遗项目或者非遗某方面要素(包括表现形式、文化空间归属等)构成节点,便可代表非遗项目或要素之间的地理区位关系、表现形式的异同、传承人的社会关系、文化空间归属等关系。[8]4.1.2时序图谱。①非遗传承图谱。即时序观念下的传承人、传承空间演变关系图谱,可通过动画技术表现。《非物质文化空间数据库与地图表达方法———基于蔚县剪纸的实证研究》一文中,作者“根据30多位不同时代著名剪纸艺人传承关系和籍贯信息构建了不同村镇间的剪纸文化传承路径图。”[9](图5)②非遗演化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图谱表示》一文中,作者通过流行图的方式,表示非遗的分化与融合(图6)。
4.2澳大利亚巴拉瑞特
应对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的僵化运用及与普通公众互动关系较弱,从而造成的非遗活态缺失问题,巴拉瑞特提供了许多新的解决思路:①设立面向普通公众、区分于专业规划工具的开放数据平台,可供市民获取高质量的城市历史景观信息、进行数据共享及发表自己观点[4](图7)。这个平台会收集公众所的与非遗相关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公众被视为重要的遗产信息来源”[4],真正参与到遗产保护过程。②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创意运用展示历史变迁场景,增强公众参与保护的兴趣。例如图1的“发现”模块中,“'艺术景观'(Artscapes)部分针对当地著名的斯特尔特历史街区(SturtStreet),利用数字图片叠加技术将澳洲画家亨利富勒伍德(HenryFullwood)1887年创作的同名水粉画叠加在现状照片上,并进行了空间校准,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画作的透明度来发现街景的历史变迁。”[4](图8)而许多非遗甚至消逝的非物质文化亦可通过这种叠加在现状照片空间的数字化创意方式展现,更加直观、生动。
5保护建议提出
归纳上述案例及启示,提出如下3方面城市历史景观中非遗数字化保护建议:
5.1以整体化为原则的数字化存档
在遗产物质空间数据库中录入非遗的各方面信息,将非遗本体信息与其产生与演变的文化以及空间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进行一体化的数字化存档,以从其产生根源上对其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可绘制非遗的时序与非时序图谱,建立非物质文化的地图化表达模式,以揭示其在物质环境中的源流演变,为非遗的专业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向广大群众更加清晰地介绍了其前世今生。
5.2以广大民众为主体的数字化传播
鉴于非遗的民间性,即其传承需要社会的认同与参与,强调以包括当地居民、游客在内的广大民众为对象进行遗产价值传播,以一种更利于广大民众接受的方式传播遗产信息,从而有效扩大非遗的传承主体。这不仅要求数字化传播平台及传播方式易于操作和理解,传播信息的形式直观形象、轻松有趣,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将广大民众纳入非遗的保护流程,增加其参与度,比如举办摄影竞赛、网页设计、遗产线路开发和规划社区参与[4]等形式的活动。
5.3以创意性为追求的数字化手段
“表现遗产景观的非物质层面信息是当代遗产保护中的关键议题之一。”[4]采用的数字化表现手段必须具有创意性,体现在与广大民众交互的创意性以及凸显非遗特质的创意性两方面。追求创意的数字化手段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民众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更充分地展现非遗的特质,从而形成与现当代技术文明结合的非遗形式,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
作者:康庄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