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的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的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的思考

摘要:农科高校的主要功能是为农业领域培育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农科高校实验室作为教师与学生验证农业知识、创新农业科学的主要场所,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加强对高校广大师生及保洁、保安等其他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在校人员人身安全,保障高校财产保值增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基础产业,拥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农业教育活动也历经上千年之久,从最早的“农师”“劝农官”,到“高等农业学堂”“农业专门学校”,再到今天的“农业大学”,我国农业教育日益完善,农业成就日益伟大。我国农业领域众多教学与科研人员,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研究,开拓创新,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的研发,也培育了性状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有力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前,作为农业教育高等学府的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等院校,既承担教育学生农业理论知识的任务,又担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责任,更是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孵化的基地。无论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论本、专科学生的教学,还是硕、博研究生的学习,农科高校各实验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实验室还承担部分教师负责的重大基础性、关键性应用科研项目与科技攻关项目的完成任务,为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发展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1保障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际及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家庭和谐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其负面影响也对学生学科选择、职业规划带来一定负面效应[1]。而农科高校实验室因为服务对象涉及多行业、多学科、多课程、多学生、多教师,所以,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更为重要。

1.1农科高校实验室主要类别

农业是农林牧副渔业的统称。农科高校开设专业,也因地制宜涵盖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各专业开设课程类别,更是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到专业技术技能掌握,全线贯通。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科研领域不断拓宽,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农科高校实验室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目前,农科高校实验室种类主要包括满足植物、动物基础教学需求的植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动物科学基础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有机及无机化学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农业气象实验室;满足植物、动物新品种培育等科研及教学需求的遗传与育种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良种加工与检验实验室;满足植物与动物生产技术需求的植物栽培实验室、动物与水产养殖实验室;满足植物病虫害教学与研究、动物科学及医学教学与研究需求的植物保护实验室、基础兽医实验室、临床兽医实验室、动物营养与药学实验室;满足农林牧渔业产后农副产品加工及检验需要的食品加工实验室、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等。

1.2实验室安全保障是师生人身安全的保障

不论高校教师,还是在校硕、博士,以及本、专科学生,求学多年的经历中,是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巨大投入与付出,换得他们丰富的科学知识、高超的技术技能、先进的理念与创新思维。未来,农业科学知识的更新、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资料的革新、优质高效农产品的产出,均需要高校师生直接或间接在实验室内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因此,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师生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

1.3实验室安全保障是高价值仪器设备保值的保障及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

因为农科高校实验室涉及专业、课程较多,故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其价值也高。这些高昂价格的实验仪器设备都属于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各学科课程教学、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硬件条件。这些仪器设备,一旦因为水火电灾害或操作不当造成损坏,除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外,更严重的后果是高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建设、管理、使用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保障高校固定资产正常使用,使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充分发挥高价值仪器设备的增值效应,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民生需求,保障社会其他各业有序发展,保障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2农科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

2.1成立实验室及设备单独管理部门,构建实验室管理专业化、稳定化的人才队伍

设置成立单独功能的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室,实行实验室工作专人负责、专司其职,可以避免因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工作繁杂,时间有限,不能及时检查、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构建一支专业对口、长期稳定的高学历、高素质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一是可以避免因工作人员专业跨度大,工作处理方式错误导致的安全隐患。二是招揽专业对口的高学历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长期专业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实验室安全知识相对丰富,工作处理方式与应急能力相对较强,极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实验室安全隐患,有效保证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工作高度专业、精准对接、时间充裕、及时到位,保障教学与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2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

2.2.1营造实验室安全警示环境实验楼楼道墙面

除了以国内外名人名家介绍、农林各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实验室仪器设备介绍、学科师资队伍作为背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科研实操兴趣与能力外,还可以墙面结合地面,以实验室安全事故危害介绍为背景,警示师生进入实验室一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活动。实验室内墙可以实验仪器安全操作规范流程、各类实验试剂安全使用规范、水火电安全使用注意要点与应急处理措施、人身安全急救措施为背景,随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与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减少安全隐患。

2.2.2实验室管理员安全教育

2.2.2.1做好实验室管理员岗前安全培训

尽管实验室管理员学科背景相对专业,但在正式进行各实验室管理工作前,仍然需要根据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种类及使用仪器、危险物品情况,做好其对该实验室仪器设备、危险物品、化学试剂安全存放、使用、检查、维护、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管理员安全意识与安全工作能力。

2.2.2.2建立实验室管理员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

实验室管理员安全工作考核体系,包括安全知识考核、例会安全知识总结、实验室安全隐患检查结果等内容。每学期开学前及学期末都要对实验室管理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内容包括常规性水火电安全使用知识,实验仪器设备安全保管、使用知识,化学危险物品保管、发放、使用知识,化学废液处理知识,危险事故应用处理知识等。每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领导组织实验室管理员召开例行会议,由实验室管理员对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安全隐患自查自检情况进行总结汇报。每月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各级领导进入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检查、督查、评价。通过上述安全知识考核评价、会议总结汇报评价、安全检查督查评价,设置实验室管理员工作业绩优、良、中、差等级,并根据考核评价等级进行相应奖励与惩罚。

2.2.3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2.2.3.1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

不论本、专科学生,还是硕、博士,都需要学习实验室水、火、电、仪器安全使用等基本常识,也需要掌握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撒漏处理、废液处理方法,还需要提高辨别危险能力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1],降低甚至避免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设置,开课时间应规划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由专业任课教师、行业专家等进行授课讲解,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充分学习,牢固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规知识,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

2.2.3.2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拓展学生安全知识掌握渠道

每个学期,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部门专业工作人员、校内专业任课教师及校外行业专家,根据自身学科背景,分不同时间段举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学生通过讲座学习,可进一步巩固强化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避免实验操作过程中危险事故发生。每次安全知识讲座学习后,均要求学生提交实验室安全知识总结报告。根据学生报告记录的详细程度、安全知识的正确性等指标,评价学生学习讲座分值,学生学习讲座得分可计入学生课外学分。

2.2.3.3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巩固学生安全知识及危险应急知识

每次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过后,可利用周末学生无课时段,针对讲座内容,由学生管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3]。学生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既能够再次强化安全与危险应急知识,也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心理素质,学生参与竞赛情况可计入学生课外学分。同时,竞赛设置不同等级奖项,获得奖项的优秀学生,又可根据奖项等级获得更高的课外学分。

2.2.3.4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强化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4-5],由班委轮流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可以“国内外实验室安全事故引发的思考”为题,警示学生珍惜生命,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2.4任课教师的实验室安全使用要求

2.2.4.1提高任课教师的实验室安全使用意识

各任课教师要有把实验室安全作为警钟长鸣的意识,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通过外出培训与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学习[6],掌握更为全面专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知识与应急知识的贮备量,为指导学生实验奠定坚实基础,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2.2.4.2组织教师共同编写实验室安全教材与实验室安全手册

高校实验室不同种类的设置,与学科需求、专业需求、课程需求完全匹配,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也与之匹配。因此,需要组织专业任课教师、实验室专业工作人员、农业行业专家、消防行业工作人员共同承担编写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教材内容可包括实验室环保意识[2]、实验室水火电安全使用规程、实验室消防报警设备使用规程、实验室大型仪器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常用危险化学试剂与物品安全使用规程、实验室废液处理规程、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及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规程、实验室安全手册及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等[4]。

2.2.4.3组织教师共同承担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课程

农林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同,实验室种类不同,任课教师学科背景也略有不同。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讲授,可由参与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的教师及相关人员,共同发挥所长,相得益彰,承担重任,为实验室安全清除隐患。

2.2.4.4建立教师实验室使用规则与考核机制

制定任课教师、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负责教师的实验室安全使用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要求教师对学生实验全程陪同指导监督,减少学生实验过程中错误及不规范操作,杜绝实验危险事故发生。

2.2.5高校安保人员及其他教职工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虽然对实验室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方教育培训,但高校实验室地处校园内,其安全问题涉及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所以,实验室安全知识,尤其是实验室危险事故的应急处理知识,一定要扩大辐射范围,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将内容详尽细致的安全教育资料公布于学校学院网站、校园微信群等社交平台,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进行广泛传播,使全校师生、后勤管理人员及安保人员都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实现全校全员安全防范[6]。

结语

农科高校实验室作用重大,实验室安全责任任重道远。通过上述几点农林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可显著提高教师与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可有效提高学生珍惜生命的安全意识与安全防范技能,从而降低甚至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实验室正常安全运行,有力保障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正常进行,提升国家农业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赵维峰 杨文秀 马穆李 杨小环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