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和模式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日常教学科研的实践基地,是培养各个阶段学生将脑力劳动、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行动和创新能力结合于一体的科研创造力场所。本文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的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阐述实验室管理中模式创新的意义,最终提出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
0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1],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2],体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至关重要。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充分意识到了教学科研的重要性,纷纷引进了大量海内外优秀人才,再加上高校的不断扩招的影响,高校中实验室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同时也给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挑战[3]。当前实验室管理工作不仅要确保其研发创新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还应该能够跟当代高等教育体制发展同步,科学管理实验室,如此才能为高校培养更多复合型科研人才[4]。
1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内高校正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因体制或基础薄弱,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功能在不断的规范化中,存在一些问题[5]。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实验室人员配备不合理
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验室建设都不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并未引起高校领导层的注意,使得实验室管理人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越来越边缘化,认为其只是教学辅助人员,并且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区别与专职教师,如此一来优秀人才必定不愿意留在实验室,久而久之,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与此同时留在实验室工作的多是一些工作态度较为消极的人员,缺乏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热情。其次,实验室管理人员少、任务重[6]。科研型实验室和教学型实验室之间存在明显区别,科研型实验室内有很多高、精、尖贵重实验仪器设备,但能够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工作人员却极少,造成资源浪费,人才不能充分培养和有效利用,造成国家和社会的损失。
1.2实验室缺乏合理的管理方式
①管理体制不健全。高校的管理体制基本是管理岗位和研发并重,若脱离管理只做科研或者脱离科研只做管理都无法充分实验室的作用和价值,这意味着在岗位设置时需找到科研工作的平衡点,否则很难真正发挥出实验室的作用。②管理工作开展晚。我国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实验室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再加上相应的硬件设施、人员配置等方面均不太完善,导致实验室管理工作发展落后,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努力加强各方面建设才能改变现状。③缺乏对实验室管理规范和法律关注。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硬件设施多是由政府出资支持,但关于软件设施应用研究未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只有部分高校在研发环节中严格依照相关实验室管理规范和法律,实验室相关人员严重缺乏此方面的意识[7]。
1.3资产资源未有效利用
1.3.1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基本都存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问题。很多高校出于完善本实验室功能的目的,将有限的资源放在了重复购买仪器设备上,不仅做了无用功,还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1.3.2仪器设备维护效率低,损耗大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各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无形中造成了很多仪器设备的“无形损耗”。很多仪器设备被购置后未对其进行充分消化和二次开发,甚至部分仪器设备还未被利用过就淘汰了,并且新的仪器设备也同样面临该问题。此外,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紧缺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等原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维护成了一个难题,很难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维护。
1.3.3实验室的经费投入较少
构建实验室的场所、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经费的主要用处。一方面,实验室经费来源单一,尤其是对于基础课教学实验来说,筹措资金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实验室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在投入经费时缺乏长远眼光,使得实验室无法获得长效发展,影响实验室良性循环发展[8]。
2实验室管理中模式创新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多项措施增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加强了实验室教学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提升高校自身实力的手段。通过开展实验室教育,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高校要想进一步地推动教学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模式创新[9]。实现模式创新的前提是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只有观念创新推动实验室管理探索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观念创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服务观创新、管理观创新、主体观创新、任务观创新和方法观创新[10]。只有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才能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应结合自身现状,深入贯彻创新理念,促进自身实验室管理创新,从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3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3.1建立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重心在于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共享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跨学科合作研究团队的建立,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形成,使实验室良性循环运行。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能消除现有实验室的弊端,迎合了当代实验室建设的趋势。它是对高度集权的“一级管理模式”与高度分散的传统模式的一种综合改良,强调的是在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的原则下,学校“一级”集权统筹、分权于院系“二级”协作的管理构思(见图1)。
3.2完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
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文档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分为三到四级的管理制度[11],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各个部门的管理制度;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利;相关仪器设备和人员的标准操作规程和与这些制度对应或相关的文档记录。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12],增加实验室管理安全。将信息技术融入现代高校实验室的创新管理,可以使管理范围更加全面、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
3.3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
高校需要把实验室管理工作放到正确的位置,提高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视,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实验室的建设,重视实验设备的购买和维护问题。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对实验室师资力量的培训,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专业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降低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应该有专门的部门保证实验室设备的安全,学生出入记录等问题,确保学生有合理系统的实验环境。同时,实验室应该做到资源共享,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从而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更好的促进实验室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4结语
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力,而实验室管理模式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均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从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价值取向视角来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建立在对实验教学和对学生关注的基础上,以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观念创新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实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源源不断高素质的栋梁人才,为科研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崔国印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