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阶段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行为阶段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行为阶段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确定观察点

随机抽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观察点,其中农村点(乡镇卫生院)4个,城市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以张贴、发放宣传告示的方式告知患者,志愿报名,通过临床检查,筛选管理对象。

1.1.2选择管理对象

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作为管理对象,排除肢体、智力、听力等有严重障碍以和严重并发症与其他疾病,以及近1年内参加过其他任何形式的糖尿病干预项目和不愿参与本次干预者。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方案的统一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分别纳入20名,合计240名。

1.2基线调查

1.2.1空腹血糖测定

采用统一配备的测量仪器(ToshibaTBA-40FR),由培训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检测患者空腹血糖。

1.2.2个案调查制定统一的调查表

逐项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糖尿病防治知识、行为、自我效能等指标。

1.2.3调查术语定义

身体活动:根据卫生部疾控局的《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2011试行版),身体活动定义为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其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锻炼的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本次干预中身体活动推荐目标:每周5次及以上、每次30min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行为阶段改变(SO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Prochaska和Di-Climente在1982年开展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理论是将人们从认识到行为转变的整个过程人为划分为5个阶段,即无打算、打算、准备、行动和维持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起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干预中对患者身体活动进行阶段性划分:①无打算阶段:指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未打算进行身体锻炼的患者;②打算阶段:指对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已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开始锻炼的患者;③准备阶段:指已经不规律地进行锻炼,但未达到推荐的身体活动量者;④行动阶段:指每周进行了至少5次、每次持续30min以上中等强度活动,并且已经坚持一段时间,但不足3个月者;⑤维持阶段: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身体锻炼3个月以上,将锻炼视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已经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者。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活动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将每项自我管理效能指标设定为1~5分,分值越高表示完成事情的自信心越强。

1.3管理方法和内容

1.3.1管理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患者开展糖尿病防治相关的宣传教育,并针对身体活动处于5个阶段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3.2管理内容

于2012-09/2012-11,每周对管理对象开展1次健康教育活动,连续6次,内容围绕合理膳食、科学运动、规范化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血糖监测及心理疏导等;特别针对5阶段人群分别发放“科学运动与糖尿病”为主题的不同程度和内容的宣传折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活动指导:①无打算阶段的患者:重点向患者宣传身体锻炼的益处,鼓励与坚持身体锻炼的患者进行交流以获得鼓励,促使患者建立身体锻炼的意识,向打算阶段迈进。②打算阶段的患者:给患者发放计步器,鼓励患者开始锻炼,帮助分析锻炼的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选择合适的锻炼场所、形式和时间,社区工作人员采取每3d1次电话或短信提醒的方式督促患者启动锻炼计划。③准备阶段的患者:进一步帮助患者识别身体锻炼的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继续通过每3d1次电话或短信的方式进行监督,并鼓励患者坚持记录身体锻炼情况,从而帮助患者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④行动和维持阶段的患者:鼓励患者继续坚持记录身体锻炼情况,寻求家属和朋友的长期支持,如病友结成“对子”互相督促、家属定时提醒等,同时,鼓励患者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

1.4效果评估

在6次健康教育活动后2个月(干预中)和6个月时(干预后),再次进行个案调查、测量空腹血糖。分析干预前、中、后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行为、自我效能及血糖控制率等的变化情况。其中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按照患者对13个相关指标的知晓情况进行划分,回答正确>10个、8~10个、<8个分别表示“优”“中”“差”;血糖控制率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标准,本研究指空腹血糖<7.0mmol/L的患者所占比例。

1.5质量控制

集中培训授课小组长及调查员,统一调查表、评估内容及方法等。此外,设立质控员,采取现场走访和电话核查的方式,一旦发现未按既定方案进行管理的患者立即排除。

1.6统计分析

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双盲录入数据。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和配对或成组t检验分别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纳入管理对象240人,完成全程管理215人,有效率89.6%,农村和城市分别占32.1%和67.9%。年龄23~85岁,平均65.4±7.6岁。城市以初中文化程度者为主,占53.4%,农村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主,占52.2%,两地患者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糖尿病防治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转变

2.2.1糖尿病防治知识转变

患者干预中、后期糖尿病防治知识“优、中、差”构成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中期=184.62,χ2后期=213.67,P均=0.000);干预前,城乡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787),干预后,城市患者显著优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30)。

2.2.2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转变

干预后,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行为指标均高于干预前。其中,城市患者控制饮食和每天检查足部的比例,在干预前后与农村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每周监测血糖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均显著高于农村患者。干预后,患者处于维持和行动阶段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4.65%(53/215)显著提高至干预中、后期的42.79%(92/215)和66.98%(144/215)(χ2中期=15.83,χ2后期=77.58,P均=0.000)。其中,城市患者在干预中、后期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χ2=13.82和8.65,P均=0.000);农村患者在干预中期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2.61,P=0.106),干预后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9,P=0.000)。

2.2.3自我效能的转变

干预后,患者饮食、运动等相关的26个自我效能指标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见表4。干预前,城乡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467),干预后,城市患者显著优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P=0.000)。

2.3血糖控制率变化

患者血糖控制率由干预前的39.07%(84/215)提高至干预中、后期的59.07%(127/215)和61.40%(132/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中期=17.21,χ2后期=21.43,P均=0.000)。其中,城市患者由干预前的40.41%(59/146)显著提高至干预中、后期的62.32%(91/146)和63.70%(93/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中期=7.96,P=0.004;χ2后期=8.65,P=0.003);农村患者在干预中期由干预前的36.23%(25/69)提高至52.17%(36/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6,P=0.059),在干预后期显著提高至56.52%(39/69)(χ2=5.71,P=0.017)。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身体活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的传统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证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行为改变为核心的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本次在开展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基础上,按照SOC理论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身体活动指导,促进患者逐步坚持锻炼,干预后城乡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行为、自我效能均优于干预前,血糖控制率分别提高了23.3%和20.3%,显示该干预模式对控制糖尿病防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XuanpingZhang等学者报道指出美国约有21%的糖尿病患者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而坚持身体锻炼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且能有效提高药物的降糖效果,对控制病情、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对身体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因此,需要探索科学高效的干预模式,以达到促进患者进行身体锻炼,最终达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的目的。SOC理论是将患者的行为划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避免了传统干预方式“一刀切”的局限,针对性更强,该理论在控烟、脂肪肝患者、超重肥胖者及农民营养的行为干预中得以运用,取得了行为阶段前移或上升的直观干预效果。本次将SOC理论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活动干预,干预后处于行动和维持阶段的患者比例显著提高,提示该方法对提高患者身体活动意识、促进身体活动习惯的养成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在本次干预过程中,由于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对5个阶段患者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能未达到预期的标准,在今后的干预中,通过加强社区医生SOC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利用短信平台或社区广播来提醒患者参加锻炼,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以获得更大的家庭支持,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如发放健康支持工具或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城市患者身体活动处于维持和行为阶段的比例以及血糖控制率的提高幅度均高于农村地区,且在干预中期即出现了明显变化,而农村患者在干预中期变化不显著,干预后期才显著提高;此外,干预后城市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得分及坚持血糖监测的比例均优于农村患者。这可能与农村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对干预措施的接受度更低有关,同时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低于城市地区等因素也有关。因此,今后的工作中应增加农村地区糖尿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探索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农村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养成,最终达到有效防控糖尿病的目的。在糖尿病社区管理中运用SOC理论进行身体活动的干预,在城乡均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但是,纳入的干预对象为自愿参与的糖尿病患者,他们比其他患者有更强烈的愿望和动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或缩小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今后有必要增加样本量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

作者:漆莉 丁贤彬 冯连贵 毛德强 张春华 肖邦忠 熊鸿雁 焦燕 夏一尹 单位: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