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丹尼特把“感受性”分为外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内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和情感、情绪的感受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提供了思路。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主要是通过把握“感受性”的基本特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融入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中去,从而增强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理念、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具体来说,要以直观现象和感性事物为载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的日常规范为抓手,在日常行为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的知识体验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获得感”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形态;问题意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效的方式和载体,找到可接受的方式,从直观、感性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真实体验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感受性融入”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感受性是“解释的空白”?
如何理解感受性?现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感受性是解释的盲区。主体的感受性只能是单向度的,这容易造成以下情况:主体可以比较直观、准确地把握外部感受,或主体无法有正确的感受,或存在解释的盲区,即“解释的空白”(explanatorygap)。弗兰克•杰克逊认为:“感受性质是物理主义描述所遗漏的东西。知识论证的富于论战性的力量在于:要否认下述核心主张是很困难的,这主张是:人们可能有一切物理信息,而并没有一切应有的信息。”[1](P86)另一种观点认为感受性是一种关系,是主体与外部世界建立起来的一种认识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人的主体性和人类学特性。“感受性质,即人在经历感觉等心理状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的特征或现象学性质。非物理主义者认为:物理主义已能同化各种‘反例’,但是不能同化感受性质。感受性质是心理世界的新大陆,是物理主义无法说明的非物理的东西。而物理主义者针锋相对,在反击中将物理主义艰难地向前推进。”[2](P85)反物理主义还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随附性。认为,感受性质问题不完全随附于物理和生物过程,甚至存在超物理的可能。持这观点的代表人物金在权认为:“通常所谓的感受性质问题,实即给予感受性质以符合于物理主义基本框架的说明问题,即是说对感受性质作出可为物理主义接受的说明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主张感受性质并不随附于大脑中发生的物理或生物过程的理由。但是如果感受性质在物理上不是随附的,那么就必须把它们当作是这个物理世界的项目之外的项目,进而我们就必须考虑感受性质是超物理的事实这一事实。这一来,非随附性的感受性质之存在便对物理主义提出了一种直接的挑战。”[3](P123)从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的争论中,我们可以发现,感受性问题是否受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决定,是随附于物理现象,还是超越于物理现象,这个争论焦点对我们进一步把握感受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事实上,我们讨论感受性问题,应该不囿于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之间争论的框架,感受性问题既受制于一定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但又不局限于物理主义的主张。感受性既游离于物理之外的特性,但又不局限于反物理主义的主张。感受性应该在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支点,或者说感受性在它们之间是可以调和的,感受性可以是两者观点“和解”基础上得到的理解和诠释。感受性是主体与外部之间建构起来的一种意识关系。作为意识的重要部分,丹尼特把“我们的现象分为三个部分:(1)对‘外部’世界的经验,比如景象、声音、气味、光滑与粗糙的感觉、冷热的感觉,以及肢体位置的感觉;(2)对纯‘内在’世界的经验,如幻想的形象、白日做梦与自言自语时的内部景象及声音、回忆、聪明的主意、突然的直感;(3)对情绪(emotion)与感受(affect)的经验(感受是心理学家喜欢的一个怪词),包括:身体方面的疼、痛、痒、饥饿‘感’;介于身体与心理之间的情绪风暴,比如怒、喜、恨、窘、欲、惊;身体成分最弱的感受,比如骄傲、焦虑、悔恨、嘲讽、悲伤、敬畏和冷静。”[4](P56)丹尼特这种区分表征人的感受性至少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外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内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和情感、情绪的感受性。作为一种外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指称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关系,是主体对已认识到的对象性的产物。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如何影响人等一系列问题,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作为外部世界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主体对自然物的感觉,以及主体受到外部作用形成的感受和体验,如冷、暖、气味等。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感受性特征之一,直接地依赖于主体的感官,“在某种方式上,内在世界的确依赖于感官来源”[5](P56)。作为一种内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指称主体对人的内心世界,对美好未来的想象,抑或大脑对过去所储存的记忆进行再现所带来的快乐、痛苦、幸福、伤感等获得感。如“幻想的形象、白日做梦与自言自语时的内部景象及声音、回忆、聪明的主意、突然的直感”等。内部世界的感受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主体的内心思考的能力,包含主体的想象力。二是主体的内化外部事物的能力。主体的内部世界经验主要源于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主体有内心的考虑、体验和体会;主体掌握一定的前提性知识如预设等。“我听到你所说的,这取决于你的言语活动发生在我清醒时、发生在我所能听到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我能听到它。我理解你所说的,这取决于很多东西,但它似乎与内在现象学的任何可识别元素无关。任何有意识的经验都不能保证我理解你或误解你。”[6](P57)三是主体的内心世界受制于外部世界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外部世界变迁的认识力、语言理解能力等。“我们必须超出文本:我们必须把文本诠释成言语行为的记录;这些言语行为不是单纯的发音或复述,而是断言、疑问、回答、允诺、评论、要求澄清、大声说出的沉思冥想,以及自我警告。”[7](P86)这些都直接影响主体的感受问题。作为一种情感、情绪的感受性,指称主体对自身或他者情感的认识和体验所带来的身体方面的感受;因外部因素影响自身的情绪,或者对某些事情、事物所带来的各种感受性认识,如骄傲、焦虑、悔恨、嘲讽、悲伤、敬畏和冷静等等。总的来说,“感受性是主观的、私人的、现象性的……对感受性的任何物理主义的(包括生物化学的、神经生理学的等)说明,都不能穷尽它的全部内容:感受性与物理还原主义不相容,它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用物理的状态来说明的。或者用现代心灵哲学的术语说,在感受性与物理状态之间存在着‘解释的空白’(explanatorygap)。在此意义上,‘解释的空白’是对‘感受性问题’的另一种表述”[8]。把握感受性问题对进一步探索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提供重要前提。在当前,如何从感受性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感受性的基本特性
感受性具有非随附性的特征,即感受性可以游离于一定物质之外,甚至是超越物质的。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感受性会成为解释的空白?这就跟感受性的特性密切相关。概括来说,感受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内在性。丹尼特认为感受性具有内在性特征,所谓内在的(intrinsic),“即它们是一种非关联性质,不随着与其他经验关系的变化而改变。”[9]感受性是主体的内在性感受,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正如维特根斯坦的“盒子中的甲虫”比喻:“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盒子,在里面有某东西:我们将其称为‘甲虫’。每个人都不能窥探别人的盒子,而每个人都说,他只要看看他的甲虫就知道甲虫是什么。——在这里,每个人都在他的盒子中看到了某种不同的东西是完全可能的。”[10](P134)主体的感受性存在很大差异,原因不在于物理本身,而在于主体的主观意识、需要,甚至包括独特的分辨能力,如从“红色”中区分“红1”和“红2”这种分辨能力等。诸如疼、痛、痒、饥饿“感”等往往是内心感受,不同的人对疼、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假使描述出来不一样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2.非随附性。随附性是主体的内心世界,即“心理现象由物理现象所决定、依存的伴随或随带发生的特征。”[11](P3)所谓随附性,实质上是一种依赖关系,即主体的心理现象、主观感受依赖于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并随着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观点比较符合物理主义的观点。非随附性主要指称感受性不受物理所制约,它具有游离于物理的诉求和意愿,甚至具有超越物理的可能,这样就凸显出主体的感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超越性、相对性,如主体的喜、怒、哀、乐、恨、窘、欲、惊等不一定会受物理控制或决定。
3.私人性。所谓私人性,丹尼特认为:“私人的(private),即感受性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总体上是不可能的;在意识中是直接或立刻可理解的,即体验一种感受性也就是知道一种经验的感受性。”[12]私人性是感受性的基本属性,是个体在感受中的隐私性认识,这种感受只有个体主体可以体验,难以在其他人中获得相同的体验,甚至连语言都难以表达。
4.不可言喻性。感受性是否是可以言喻的?丹尼特认为感受性具有“不可言喻性(ineffable),即除了直接经验外,它们不能被交流或者理解”[13]。丹尼特总结出来的“不可言喻性”“内在的”“私人的”这三个特征还是比较到位的,广为学界所接受,表明感受性是一种内生性的东西。但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体的感受性具有“不可言喻”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拓展,主体的感受性哪些是“不可言喻”的,哪些是可言喻的,否则,在感受性世界里,主体之间的交往就陷入困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微观领域,主体的感受性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5.不可撤销性。感受性是一次性体验,不能回旋和撤销。拉姆韩德兰和希瑞斯坦认为,感受性具有“不可撤销性,假如某件事情是可撤销的,那么它就不是感受性。”[14]这里提出感受性具有“不可撤销性”,这是感受性独有的特征。知觉是感受性负载的,感受性需要通过知觉来显现,感受性又与记忆有关系。此外,感受性还具有以下特征:拉姆韩德兰和希瑞斯坦认为“知觉是感受性负载的(qualia-laden),它提供了选择的丰富性。因此,我们现在确认了感受性的两种功能:在输入端它是不可撤销的,在输出端它又是灵活多变的;感受性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在表征负载感受性的基础上为了做出决策,表征需要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便执行程序去完成它,简单来说,你的大脑持有的表征需要一个缓冲时间,即‘工作记忆’,核心就是感受性与记忆有关系。”[15]从以上分析可知,把握感受性的特征,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方式,对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接受性具有重要作用。须知,惟有不断深入研究人们的可接受性问题,才能让人们比较好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国民教育各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一种天然的政治使命。强调从基本内容熟记熟背,学习英雄人物、美好事物,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等,这些方式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感受性层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阶段,要从感受性融入着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主要是通过把握“感受性”的基本特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融入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中去,从而增强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理念、基本规范、基本要求等。“感受性融入”既要遵循感受性的基本特性,又要掌握学生的接受特点。以学生的感受为主,通过对学生的感受来把握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即以感受性为手段),也通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来满足、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即以学生的感受为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进言之,一方面,要以学生的感受性为主要手段采取可感知、可接触、可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感受性为主要研究目的,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的可能性空间,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毕竟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接受特点,就影响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感受能力,从而决定并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所谓“感受性融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感受性(感受特点、感受能力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感官、感性、可触及的方式让学生真实体验或虚拟体验来理解和把握外部事物的道理,以及对外部事物的理解。具体来说,主要是指通过现实的、直接的、趣味性的、感性的、可接触性、可感知、可触及、可接受的物质和非物质载体,结合学生接受的特点,通过学生对载体的接触、体验等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学生头脑。因此,基本任务是建立主要由感性材料说明抽象观念的理论形态。具体来说,“感受性融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上的感受性融入。尽管感受性具有非随附性特征,具有超越物理的特征,但不可回避的是,主体的感受性始终要受到物质的纠缠,从意识层面上说,“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音。”[16](P81)主体的意识受到物质纠缠,感受性融入需要在物质层面上下工夫。就学生而言,更离不开对物质的感受性呈现,即通过物质载体的感受性来把握精神内涵。即通过各种可感受的方式,而且符合学生趣味性的载体,通过学生的真实感触和体验,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和具体性把握。二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感受性融入,精神虽然受到物质的“纠缠”,但是,精神在物质层面上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感受性具有非随附性的特性。即是说,从精神文化层面上谈感受性融入,就是要从精神自身的发展、自身的特性中揭示人的内在需求、人的情感需要和认知层面上的诉求。感受性融入最大的特征之一在于内在性,精神的感受性更集中体现在内在性之中。因而,感受性融入就是要通过对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精神需要、价值诉求、人格涵养、审美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把真善美的东西融入进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融入进去。而且,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各种习俗、规范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精神和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除了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感受对象的具体性。具体性是感受对象的最基本要求。由于感受存在一定的私人性、不可言喻性,对感受性的对象有着更加直接的要求,即具体性要求。感受性只有通过对具体事物的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表达感受,因而感受性融入对现实的载体充满依赖。进言之,必须要以可以直接接触到、触摸到的具体的事物为载体,这种载体以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物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以最直接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可以感受到事物的存在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想象。二是感受对象的趣味性。感受有了具体性,还必须体现趣味性,有吸引力的具体性才能更好地凸显主体的感受。感受性融入除了要具体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受性融入必须依赖于感受对象的趣味性。诸如面对有趣味的体验和枯燥无味的具体体验,学生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也是有可能的,甚至他们的体验感受是完全相反的。对对象的趣味性追求必须要不断挖掘对象的趣味性体验,必须要与学生的接受心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对象的兴趣不同,感受对象的趣味性是引入学生体验的一个动力之一。三是感受对象的虚拟性。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衍生,虚拟世界为现实生活世界的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体验空间,极大地激活了主体的感受性需求,激发主体的感受性需要。感受性融入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为感受性融入注入新的血液。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感受性融入的空间不断得到拓展,诸如从现实世界拓展到虚拟世界。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感受性对象以虚拟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赛博空间、网络虚拟社会、虚拟游乐园、虚拟文化城等,从而使得主体对对象的感受空间得到延伸,诸如远程的视觉(视频)、听觉(电话、语音聊天)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远距离嗅觉、触觉的事物等。把握这些特征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的主要方式
以感受性融入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整体性有机植入学生容易接受、喜爱接触、具有新鲜感的对象里面,在学生的感性体验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主张,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直观现象和感性事物为载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性是可接受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学生容易接受、喜爱接触、具有新鲜感的对象作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融入这些对象中去,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逐渐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学生对外部世界时常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烈的探索之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容易接触、喜爱接触,而且具有新鲜感的对象中去,在探索对象的好奇、新鲜感的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总体要求。一般来说,学生的体验有两种形式,一是现实世界的体验,通过参考各种实体的对象,诸如博物馆、纪念馆、生活馆、科技馆等,通过现实的感官体验来获得某种价值观念,在这个感官体验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二是虚拟世界的体验,学生对虚拟世界充满着更加梦幻的想象,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有着种种好奇。通过虚拟平台,进言之,要发挥各种虚拟平台、智能平台的作用,使学生在体验平台的过程中,获得对价值体验和价值观念的认识。
2.以学生的日常规范为抓手,在日常行为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是生活中可触及的东西,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规范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日常生活规范之中,通过简易操作的践行方式来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范。通过升国旗等各种学校仪式的践行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范,以家训、家规、家风的践行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范。从而明确讲诚信、守信用、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念,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来,通过家规家风体现出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实质上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融入家庭家规家风之中,学生在践行行为规范、家风家规中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
3.在教材知识的感性体验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教材为重要支撑,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教材融入是关键性的一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有两种思路:一是依照传统教材修改的思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嵌入到相关教材中去,核心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其他课程的教材体系如涉及价值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入进去;二是从价值观念育人的整体性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不仅是融入中学思想品德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而且是涉及德、智、体、美、劳等领域的教材。从学生感受性的角度看,尤其要重视艺术类教材的融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术、音乐、体育等教材中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了解这些知识,认同和接受这些知识。
4.在“获得感”中增强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重视人们的“获得感”问题,强调改革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日报》2月28日)。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学生接受,必须要从“获得感”角度去思考,从学生的“获得感”中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受性融入强调“获得感”,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真实体验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情感、理论认识和自身的受益。学生的“获得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动力。这个“获得感”,既包括物质层面上的“获得感”,又包括精神层面上的“获得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获得感”方面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即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现实体验和虚拟体验)能够有新的“获得感”,新的感悟、感触、满足感,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和践行。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性融入,既要挖掘感受性融入的基本特性,又要抓住学生接触感、体验感的特征,不断建构如何使学生接受、乐于体验且有感触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体验,不断创造条件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新民,储华.心灵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美]丹尼特.意识的解释[M].苏德超,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周晓亮.试论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感受性问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6).
[4]李侠.论感受性在心理内容表征中的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邱仁富 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