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究

摘要: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改革创新为依托,寻求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新突破,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和谐的校园教育建构等三重维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高校的新突破。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道德品质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充实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寻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路径,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和独特魅力。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1.坚持意识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在《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一文中借用19世纪初法国人特拉西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唯物论的角度对意识形态的产生问题进行阐述,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而人的形成则依赖改造自然的社会劳动,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还是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其细化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恩格斯晚年通过对唯物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根源的分析尖锐地指出杜林这位西方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典型代表,简单套用黑格尔的意识形态模式,虽然他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在处理现实世界的理念时,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建设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显然,这种意识形态理论脱离自然界和人,它是与唯物主义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同时,西方文化中出现的“相对主义”“永恒正义”“唯心主义先验论”等去道德化教育思想,忽视意识形态内容的客观性,僵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上层建筑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需求,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新形势下浓缩了时展的精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确立理论体系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发展,观念的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致使中西文化大交融、思想大碰撞。当代大学生在此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出现弱化,价值取向开始多元化,价值结构出现失衡的现象,这既是西方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产生的消极后果,也折射出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应继续发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高校大学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物化现象的解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2.坚持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利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前导作用

第一,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映射了新时期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科学地预见思想进程的基础上,超前反映现实的趋势,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结构性变迁所决定的,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模式,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在历史纵向发展中,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彰显出一定阶级色彩的意识形态,显露出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晚年曾把意识形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为思想材料,这些材料是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意识形态在其形成后,即使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社会意识也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独立部分继续存在,并将持续发挥其能动作用。因而,实现高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迎合时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转型时期高校教学实践的先导作用。第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成果结合高校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既肯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观念上层建筑中的指导地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帮助大学生诠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时代价值。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新的价值诉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能够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弘扬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3.坚持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弘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恩格斯晚年在解析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时,指出真正的哲学必须是以通晓思维的历史和逻辑演进为基础的理论思维,而在哲学视域下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深刻理解其逻辑内涵和历史背景,其形成过程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这一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细化价值体系的应用领域。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依托,实现学生精神境界的内在超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是认知教育,使得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是一种理论的传承,其形成和发展能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理论体系完善和发展,克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危机,精神生活所呈现的单向度倾向,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明确价值取向,更好地践行社会发展的道德准则,这是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1893年7月14日,恩格斯在致梅林的信中指出,每一历史阶段思想的缔造者都是在总结时展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又辩证吸收前代人的思维而形成相对的独立思想体系,这个过程实现了理论体系之间的一脉相承,这是意识形态形成的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正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将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些思维领域的材料又被当代思想家提炼升华,形成具有新时代性质的社会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民族复兴。决定这些思想资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发生作用一般情况下是间接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来自客观现实,但它并不直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而是得益于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进而实现自我超越。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造成意识形态发展的不平衡性,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但究其根源,各种样式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体现意识形态历史继承性,高校大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真善美的认知和践行,摒弃落后思想文化的毒瘤,进而使高校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递。

二、强化荣辱观教育,构筑大学生思想道德新防线

首先,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既要仰望星空,追求知识认知的超越,也要在实践中维系好心中的道德律。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要注重道德、技能、体魄和情操等四重维度的全面发展。尤为需要高尚的道德品格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保障,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人格塑造的首位,这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坚固基石。苏格拉底曾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这个格言强调道德和知识的合二为一才是实现人认识自己的现实途径。苏格拉底指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而知识则通过道德得以发挥作用。知识本身不能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客观存在,当知识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动力时,则依赖具有良好道德约束又敢于付诸实践的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新概括和核心内容外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要表现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建设新范式,保证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提升,同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去充实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做好准确的价值定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满足自我的价值追求,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只有在实践中恪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意志的自由选择。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人只有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规范,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自由。因此,在当下“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除了他律以外,更在于自律,即道德自我修养。道德自我修养是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逐步完善其人格的必经之路”[2]。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实现科学的自我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克服利益需求基础上的价值诉求,精神生活的物化侵蚀,防范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背离社会道德底线的现象。因此,大学生应自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践行标准,构筑思想道德新防线,形成新的道德行为准则,弘扬崇高的民族正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形成合力的价值,助力社会发展。实现大学生人生规划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需借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范式,将个人理想汇入社会建设洪流中,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经济的繁荣与个人的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知行统一,尤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革进程进入缓冲期,某些领域进入阶段性成果的验收期。经济新常态下各种潜在矛盾开始日益显现,并构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阻力,因此,时展需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社会道德,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驾驭个人道德发展方向,恪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将私德转化为社会公德,将自身素养融入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中,最终帮助当代大学生成为道德品行高尚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诉求。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首先,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的教育理想信念,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紧扣社会发展的步伐,迎合经济发展“新常态”、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建设的需求,领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能够深深把握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精髓,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使得当代大学生摆脱自我本位思想,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用无产阶级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并用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引导。通常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被打上阶级的印记,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统治阶级利用精神武器控制人们的思想,这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对工人阶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不断向其灌输“民族、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等思想意识,让他们清楚“天赋人权”从而放弃反抗、放弃斗争。而社会主义国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主流思想的弘扬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这是二者的思想领域的根本区别。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汇集区,各种思潮纷繁复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思维和素养,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茫然不知所措,尤其是西方文化思潮混淆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思想道德观念出现滑坡,在社会实践中脱离自我、违背现实,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出现极大的反差,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个人本位主义思想开始在象牙塔里滋生蔓延,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庸俗化,一些大学生在迷茫中跌破了法律约束、道德底线,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动摇和怀疑,最终抑制了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以实现。其次,一个没有思想灵魂的高校将成为脱离时代、民族精神的枯壳。正如荀子所述:“不为尧存,不为禹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应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努力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变“社会的主旋律”为我的主旋律;变理论创新为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存在,基于人的本质属性,将“我”的主旋律融入社会的主旋律的乐调中。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倡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发展主旋律,克服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物化现象,正确区分善恶、美丑,能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升,升华历史主体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改善教育环境,助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程

1.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路径

高校教师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路人,这是由教师的神圣使命决定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智力保障,由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上的一致性,这要求高校教师队伍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并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职业素养的首要位置,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明道、信道、传道”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明道”要求教师努力地用先进思想文化武装自己;“信道”要求教师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动摇;“传道”要求教师用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健康、协调、自由的发展。2016年12月7-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明确教育者必须首先是受教育者,做好职业定位。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行,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去引导学生对国内外热点问题的新思考。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新载体,广泛采取网络教学和实体教学相结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多元化。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克服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教育内容、方式和层次上实现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

首先,教育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而“引导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它是做人,锤炼本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递中应发展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借助翻转课堂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探索,开启启发式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动机,凸显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认识、自我内化、自我控制和自我矫正”[3]的个体认知结构,实现学生在理论知识、道德品行的新跨越,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确立,思想道德建设和诚实守信建设得以提升,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次,教育观念改革创新要贴近学生、走进生活、符合实际。教育理念只有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彰显其生命力,高校大学生通过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开展“扶贫帮困,奉献爱心”“诚信考试”“重走抗联路”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走入高校校园。一方面,大学生要明确接受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思想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名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魅力和时代价值,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接受,灵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由理论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并将其变成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整合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坚强阵地

首先,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使高校大学生有机会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其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传播创造条件。整合校园环境可通过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贯穿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借助课堂教学、微课、慕课等网络授课以及手机文化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整合教育资源,使学生更直接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其次,教学管理理念应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是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应始终坚持的准则,而高校作为思想道德传播的前沿,要坚持不懈地促进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高校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实现对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克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校园人共同的价值认同、行为准则,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最终让高校成为向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吴丽兵,汪俊.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40.

[2]汪风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大学生思想道德防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7):32.

[3]廖萍.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8):99.

作者:邵常伟 赵丽 吴延红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