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我效能感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青年期是个体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青年群体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提升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其社会自我效能感,净化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关键。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有效活动载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开发青年内心世界的正能量;强化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团组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自我效能感;青年
课题项目:
此论文系内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会课题“内蒙古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研究”(ZX201506);内蒙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课题“内蒙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研究”(2015JDD010)。
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成员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这一群体在社会化的进程中认同并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未来走向。而社会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互动中发展、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的自信心和信念,是青年社会化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青年期是个体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青年群体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青年的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是青年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信仰,是人生行动的向导和坐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占有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对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巨大。青年对自己社交能力和表现的主观认知的社会自我效能感,需要在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中得到强化与提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社会自我效能有重大意义。
1.对社会自我效能感中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有着指导性意义
价值观是贯穿个人和社会中的一种无形却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的意识力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标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道德坚守,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社会自我效能感需要精神的指引,需要在国家和社会的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对社会思想发展、行动指导、公共准则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有了这样的引导,青年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就会趋于集体利益和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
2.对社会自我效能感中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行为有着导向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土壤就在于真实鲜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其发展才能根深叶茂,彰显出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与亲和力常常体现在平凡小事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要以自己的平凡和义举默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言行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树立起价值“丰碑”的同时,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众的内心深处,让公众切身感受并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而且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对于社会自我效能感中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行为表现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3.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维护与提升有着巩固与强化的意义
社会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主动进行并维持社会关系和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信念,其成熟发展势必受社会价值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3%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日常行为有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青年,其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与提升就会水到渠成。
二、提升青年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馈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认知认同基础上的身体力行。成熟稳定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社会正能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1.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植根内心的促进作用
要想青年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能动地、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从青年生活点滴入手,从青年潜在的心理需求出发。社会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散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研究表明,社会自我效能感与青年的心理健康、价值认同、社会适应等方面密切相关,因而社会自我效能感积极的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就高,就会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内化于心。
2.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自我评价与激励作用
尊重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强化道德养成,注重道德践行,让青年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付出,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在潜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德,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使青年能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定义延伸到学生在社会交互作用中的自我评价,提出了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社会自我效能感不仅决定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个体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个体的价值感,并对自我的行为进行检视与反思。
三、提升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1.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基
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学说指出,任何标准体系、规则框架、伦理文化,也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稳定性和指导性,在一定时间内居于主导地位。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沉淀出来的,体现大部分人的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传统的中华文明精髓社会主义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十八大则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结合,凝练出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弘扬传统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先行,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更加深厚。
2.充分发挥有效活动载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开发青年内心世界的正能量
青年内心的正能量需要适时激励与开发,才能够成为自觉塑造自己、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不竭源泉,才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植根中扎实深远,才能够激发培养起积极阳光的社会自我效能感,而活动载体的有效搭建是增强青年正向动能的关键。在活动的选题策划中,要从青年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找准活动载体和青年兴趣的结合点,把握实际,融入青年群体,以赢得青年的认同和信赖,激发出青年内心世界的正能量。如何做到持之以恒,就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建设,充分展现活动的特色和魅力,同时,要紧扣时事热点,动态策划,经常性地组织简单、小型而灵活的单项活动,使之与“系列化”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激励机制
健康稳定的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互为动力。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指出:“学习者亲身经历的成败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感会指引学习者继续探索实践类似的行为。”换言之,激励机制运用得当,就会进一步强化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社会自我效能感。一方面要从青年的实际出发,帮助青年建立适当的目标。另一方面让青年有亲历成功的机会,有充分参与的机会,才有获得激励的可能。良好的激励机制应针对青年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充分的肯定,这样经过多方面、多形式的反复强化,就会促其形成比较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得到扎实推进。
4.充分发挥团组织在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引领作用
作为青年正式组织的共青团,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会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年社会自我效能感方面,共青团组织应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生成磁铁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产生内在的、强大的和持久的影响力。作为凝聚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团组织,应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努力帮助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使青年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自觉坚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
5.净化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并提升青年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键
列宁曾提出著名的关于社会价值观培育的“灌输论”,他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思想的全面发展,需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是个人自身意识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社会进行价值灌输和教育。”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努力实现奋斗理想和目标,不仅要依靠自身的自我改造,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引导。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全社会协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并提升青年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键所在。
作者:尤文静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2]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3]顾佳旎,孟慧,范津砚.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