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

摘要:

立足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以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分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问题,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多元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多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我国大学生是接受新文化新价值观的前沿群体,其价值观未完全成熟,受主客观因素限制,极易受到纷繁复杂的文化影响,导致价值观培育产生各种问题。本文基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际国内价值观融合对接出现话语权矛盾。目前,我国正在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深入的改革,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这一战略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反映明显。在这一大趋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选择变化巨大,国际国内话语权之争随之凸现。国内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思想和主流价值取向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马克思主义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先进性,认同党执政的合法性,树立共同理想信念。但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处于整体的低谷时期,这加大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难度。其次,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我国经过改革开放,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形成,不同阶层的价值观、理想、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与选择有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克服了用政治性、阶级性整合社会的缺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实践来源。与此同时,由于人才、资源迅速流向发达地区,贫富差距扩大,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不同阶层中的说服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凝聚社会力量的功能有所消弱。最后,大众文化的功利性消解主流价值观的理想性。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的结合,使得消费主义盛行,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与精神贫乏、道德颓废并行,追求感官的享乐和物欲满足堵塞了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消费主义出现在校园,会导致大学生有意无意地忽视人的崇高性、理想性,无力追求人生的意义而更加关注个人利益,推崇享乐主义,用情感化的娱乐享受代替应有的理性思考和道德追求,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排斥心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顺应时代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批判、鉴别和审视,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形式。加强大学生社会历史教育,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昨天,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今天。自觉抵制那些蔑视传统文化、企图割断中国文化命脉的。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选择的良好氛围,创造自由环境,鼓励大学生自由独立思考,教师适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第四,发挥“两课”的主渠道功能,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积极探索,丰富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在教学中联系时事政治热点,对政策精神进行客观讲解,启发学生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并注重上升到理论高度。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紧密结合,努力使教学贴近实际、生动而富于吸引力。第五,要注重培育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发生在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高校要结合当地实际,邀请优秀校友、当地知名人士、先进人物、学者做专题讲座,以生动的事迹感染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广大教师要有立德树人意识,以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炼和总结,广大教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和深入工作,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润学生的精神成长。

三、总结

总之,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及价值观多元化的大视域下,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重大。

作者:李一吉 白志琴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志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引导[J].法制与经济,2010(4):67-68.

[2]张开晃.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2-83.

[3]董敏秋,周德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与引导矫正[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51-52.

[4]邹广文,吴荣荃.新价值尺度的确立与现代人文精神重建[J].东岳论丛,1996(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