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和统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需求,这对解决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推动大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十八大报告中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及总结。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为学生自觉价值追求,它对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它对倡导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的民主、自由和谐的倡导具有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基于社会层面而言,平等、自由、公平、法制是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期盼。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自由、平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公平与法制。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改革处于深化和改革攻坚时期,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破解发展的难题,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当前,市场主体下积极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历史悠久,自由、平等是传统民族精神的诉求,而改革创新背景下的公平、法制理念是时代精神的探寻和求索。基于民众而言,应当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等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提炼和总结,它具体阐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伟大的“中国梦”寄予了人民群众最普遍的愿望,因此,“中国梦”实现最核心的价值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大学生因生活阅历少,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广大社会青年学生的支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大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更加明确坚定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给更多的人树立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引领文化,实现多元化发展,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如今,高校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融入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科学观,并且还是指导正确价值取向的现实需求。基于自身发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自身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需求。新世纪的今天,我国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多种文化交织碰撞在一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高尚文化与低俗文化,等等,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冲击。虽然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1.功利性
当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是在满足物质水平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将个人财富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具有较明显的功利性特征,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忽视或是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如此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建立在互敬互利的基础上,而是以利益为前提,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及功利性。
2.多元性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道路,它对追求怎样的人生目标和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单一的价值观被多元化的、多元性的价值观所取代,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过于功利化,以致对价值观的认同过于弱化,出现多元化特征。
3.模糊性
当今活跃在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他们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不同,从没有经受过生活之苦,在家里比较受宠,而且极富有个性,思维较为活跃。他们思考问题常常从个人角度出发。虽然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能够接受主流意识社会形态的认同,但是崇洋媚外的思想较为严重,总觉得资本主义要比社会主义好,并且对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持有怀疑态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大学生根本不了解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出现了无所适从和茫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1.弘扬社会主旋律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诉求,是党的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今,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围绕“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发挥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思想教育,为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好理论基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丰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外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应当积极发挥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及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宣传教育,让学生自身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进而才能呼吁构建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尊重个体差异
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应当积极处理好社会趋向的多元性及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因每个学生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及思想状况不同,教师应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做好兼容并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环节和层次中,积极提升思想政治的教育性,增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合力。此外,在“践行”与“认知”的协调中,将价值观核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因此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3.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
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因生活阅历有限,从众心理较为明显。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容易受到网络、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各种言论的影响。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学生需求,加强对信息平台的建设,控制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传播主流社会理念和主流价值观,让大学生意识到何为正确、何为真实,进而消除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
4.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软实力,近年来已经被提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校园文化不仅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还有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的作用,高校应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积极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平台,有层次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吸引不同学生群体参与,提升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5.健全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离不开制度支持,制度是一种具体的载体,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是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还是完整的信息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需要有整体的思路,还需要有具体的举措与健全的管理机制。基于此,高校中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制度,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建设机制;建立相匹配的制度,将各项工作可视化、具体化,以求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规范;利用资源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如:校园广播、校园局域网、校园论坛等,以校园为依托,建立较为完善的推广机制,并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积极发挥规范性的作用。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中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最为基础,它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化观念和基本的价值尺度。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下,世界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教育改革进行不断深化,还需要不断对教育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积极建立和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作者:陈云玲 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文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探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1):67-69.
[2]李丽,唐琳,刘冬芳,孟维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4,(29):226-228.
[3]陈赟,苑社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创新[J].科技风,2014,(16):38-39.
[4]房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75-77.
[5]蒋晓敏,李芳.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265-266.
[6]杜飞进.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略论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13,(1):4-19.
[7]张卫.社会转型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