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教育

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教育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总目标是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从社会主义革命事情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的发展,要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2.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理想信念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体的理想信念正确与否决定了整个社会秩序能否良性运行。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理想信念在我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高层次,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国家、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二是社会大众层面的共同理想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个人的理想信念。每个个体只有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国家社会的共同理想里,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价值,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建设者。

3.爱国主义教育

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不一样。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时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代相结合,要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使之成为每个大学生追求理想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等,同时还要结合时展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主权问题、国家意识形态问题和国家文化发展问题的教育。大学生只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才能不断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

4.个人品德教育

大学是人的道德培养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这里转换为新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处于相对自主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大部分的时间与同龄人接触,在生活上、学习上、学生工作中都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在面临诱惑时需要独立做出价值判断。事实证明,大学生很多关注于社会道德,但对于个人行为方面却有所松懈。大学生的品德包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就是要对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进行传承教育,特别是那些经过历史锤炼的,为社会所赞赏传颂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是大学生在具备高知识、高技能水平的同时,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就是要积极弘扬真善美,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督促和鼓励学生逐步适应独自生活和工作所面临的彷徨,用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使之成为诚信、正义、乐观、坚毅、善良、宽容有责任心的人。

5.学习与创新教育

学学生在校时期的首要任务。大学的学习是一件需要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事情,大学时期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也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是更看重学生是否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与未来的职业顺利接轨。也正是因为大学学习的自主性特点,在大学生广泛涉猎各方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因此,怎样去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方面。《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是思维的创新,还是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对于还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不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创新,创新是需要建立在较为全面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的,用开放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创造能力。因此,学习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是大学生实用时展所必备的素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1.坚持有效的正面教育

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要的正面教育是成功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因为任何价值观念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自觉产生的,正面教育就是要发挥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力。第一,注重政治理论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属于必修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高校的教育者,必须以身示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教育和带动广大大学生。第二,要注重通识课程的教育。通识课程一般是指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知识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教会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品德、健全人格,是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补充。第三,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其他主干课程的融合。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在所以课程特别是主干课程中也隐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利用主干课程,加强核心价值观与主干课程的融合,通过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开展全面的网络教育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全媒体环境中。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不可一日无网络,从看新闻到查找信息,从看天气到人际交流,从聊天到娱乐消遣,网络空间已经打破了大学生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格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开展多种探索和尝试,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把学生引导到我们的阵地当中,避免大学生受到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占领网络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开展的网络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实效性,以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3.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熏陶氛围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念又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载体和有效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氛围,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中接受熏陶,力求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陶冶思想的和谐氛围,给予他们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融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必须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征,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我国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和践行。

作者:郑志雯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