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个人品德建设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为思想指针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个人品德的认知并不陌生。在传统社会中,个人品德表现为个人在家庭中对待家人或者个人独处时所呈现出的涵养美德,因此,传统社会的个人品德被称为私德。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生产规模小,社会分工及协作程度低,生产力的低水平使得社会个体在抗拒生存威胁取得自身发展时,必须采用集体协作的方式,因此,中华文化对集体主义有着特殊的情结,个人也必须将自己的奋斗与家族乃至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儒家经典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先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中,致知和修身是个人品德养成的核心内容。随着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个人品德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社会中在血缘关系和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形成了以市场为机制、以个人为主体的经济关系,把人与人之间从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从属关系转变为自由平等的竞争关系。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它通过设定公平的竞争模式使行为主体达到一种自动优化。然而,这种被市场经济“催生”的个人在适应现代生活秩序的同时,却也在另一层面遇到了麻烦:对个体的过分张扬,个性的多样化以及激烈的竞争机制很容易在事实上形成物性化的人的关系,体现在道德价值层面就是利己意识、功利意识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取向。人们开始从重义转为重利,从集体主义至上转为个人主义优先,由此导致的社会后果就是社会公德的匮乏、职业道德的缺失、家庭美德的退化、整个社会个人品德的全面失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面对现实的个体,启用中华文化在每个人身上的遗传基因,使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进而与整个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自觉寻求核心价值体系,主动认同社会价值目标,成为每个人品德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体现,它所内涵的精神取向和价值引导,能够自觉主动地提升道德主体的精神自觉,从而塑造出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个人品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品德建设的指导效用有三:第一,指出个人品德建设的方向。个人品德建设需要主体有内在的主导价值观的支撑,需要主体对特定核心价值理念有普遍性的认同感。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以理想的、应然的尺度对当下现实世界的实践批判和理论提升,也是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理想建构和价值追求;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伦理追求,也具有促进和引领人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完善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规定了个人品德的建设路径,以每一个人的向善带来整个社会的向善。第二,强化先进性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使社会个体的价值需求和自由发展与时代要求、社会要求相契合。具有先进性个人品德的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有着强大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影响。主动积极地向道德模范学习,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建设个人品德的同一要求。第三,改变不良性个人品德。个人品德之所以要建设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社会个体之间存在不良的道德现象。改变不良性个人品德,使其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是建设个人品德的目标所在。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个人品德建设才会更合目的性,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不断得到细化和深化,才能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个体品格。
二、个人品德建设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入现实,走进人民群众的世俗生活实践当中,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使来自于群众实践的理论重新回到实践,进而转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就在于它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进而被人们自觉遵守并奉行;就在于它能够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而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让它成为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现实危机的一种主动又自觉的回应。首先,回应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论全球化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发展机遇,全球化的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资产阶级价值体系及其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随着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加深,资本主义在价值体系层面带给社会主义更多的是挑战,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两者必然在不断发展中各自增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大众传媒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借助经济渗透输出其文化产品,利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文化扩张,这些造成了国人对西方价值观念由逐渐接受到慢慢认同,而对社会主义主体文化价值观念则转为一定程度的冷漠和麻木。其次,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相应地,就造就了不同的利益主体。与此同时,社会中就形成了多种文化思潮、多元价值和多种信仰并存的格局。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体系,传统的道德认知越来越多地被质疑、被否定,而一些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体系正在抢占人们有限的道德空间,致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面对社会伦理失范和个体道德危机,理性的人们开始反思:如何走出这样的迷茫和困惑?如何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如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行为选择?在这样的冷峻现实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亲自感知、领悟进而认同、践行这一价值理念,对国民的个人品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每一个个体的头脑中,为每一个个体的道德选择提供一个价值尺度和解释标准。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出现了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的偏差,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把人民群众看做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忽略了个体的价值诉求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无法调动社会个体的参与性。没有主体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只能被高高供养在理论的圣坛上,远离个体的现实世界,更难以融入个体内在精神世界之中。个人品德是社会整体道德的基础所在,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是养成公德心、责任感和荣辱观的前提。个人品德建设强调的主体效能,着重点在于行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纳、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最终通过个体的道德实践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成果如何,最终要通过每一个个体的道德自律水平和由此构成的整体综合效应表现出来。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有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和认同,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个人品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个人品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共同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整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个人品德建设相结合的策略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个人品德建设都是系统工程,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可以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一)理论教育的深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化理论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个人品德建设的基础。深化对个人品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个人品德建设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少年和一般群众。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是引路者,他们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效应。由于党员干部大都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对于他们可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学习,可采用理论说教的方式,通过报告、讲座等形式展开教育。知识分子是传播者,他们具有渊博的知识,应当鼓励他们进行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得以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于知识分子可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使其坚实的理论功底与多彩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可采用共同讨论的方式,通过论坛、沙龙等形式展开。青少年是传承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于他们要侧重于爱国主义和荣辱观方面的教育,在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也要发挥其自主教育的积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一般群众是承载者,他们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个人品德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的教育可侧重于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运用生动的模范实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采用疏导、讨论的方式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
(二)文化理念的渗透
任何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内化,都需要以文化为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是我国主导文化的核心,但由于社会个体的知识水平程度的差异以及主导文化自身的一些原因,社会个体直接主动接受主导文化的程度有限,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个人品德建设,一要植根于大众文化土壤之中,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更要鼓励和发展大众文化,让人民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融入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不断更新细化文化产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文化产品中得到生动、具体、鲜明的传达,体现出其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心智特征,充满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三是要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文化在推动核心价值观社会化中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适合我国国情、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大胆借鉴,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同时,要避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机械套用、强制执行,坚决杜绝庸俗文化、落后文化充斥市场,坚持弘扬主旋律。此外,新媒体的出现及普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个人品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可以利用新兴媒体的多样性,用音频、视频代替传统的文字传播,用诸如“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用一种隐性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个人品德所蕴涵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输送给社会成员,使民众在一种“非强制”的氛围中自觉认同。
(三)道德榜样的示范
道德榜样不仅是先进个人品德的代表者,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这对于倡导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反映时代主流,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而自觉遵守和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向道德榜样学习,是建设个人品德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双重要求。人们通过这些生动而又具体的形象,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比起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个人品德建设相结合,还要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加以关注。我国有着“以吏为师”的传统,党员干部的品德修养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对普通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党政干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组织者,理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示范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生动的诠释和形象的演绎,发挥其“言传重于身教”的道德示范效应和典型辐射作用。然而,现实中有部分领导干部,个体行为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丧失了共产党员在道德上的纯洁性,削弱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以及对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党员干部更要认真学习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的导向作用,不断提高道德境界,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好示范。
(四)实践行为的养成
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个人品德建设相结合,必须立足实践,融入人们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倡导民众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个体道德外化于行。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养成习惯,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其实是一个由内化转为外化的过程。由于个体本身不可避免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实践行为习惯。“道德习惯展现着道德个性,不同的习惯不仅把人区别为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人,也把道德平庸者和道德高尚者区分开来。道德习惯是每个人之所以成为独特的道德个体的区别特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规范引导个人品德建设,以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归根到底需要每一个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为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个人品德的要求与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融合起来,使社会个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使之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为人处世、修身立德。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个人品德的要求内化于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中,将抽象深奥、艰深晦涩的学术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个人品德的表达方式与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相一致。
(五)法规制度的完善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思想价值观念内化为人的内心信念和实践方式,不仅需要思想教育、文化熏陶、榜样示范、实践养成,还需要借助制度的支持,必须依据制度强有力的约束力加以保障。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制度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制度巩固与发展的价值支持,而制度创新又是推动思想观念普及、孕育、生成的机制与土壤,但这并非是无谓的逻辑循环。事实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践的进路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到今天,其为社会主义中国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存在着体制的不完善,尤其是确保不同利益主体实现不同利益诉求的体制不完善。这种不完善直接导致不同利益主体引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映射到文化道德领域,就是价值体系的混乱和个体道德的缺失。面对这些问题,首先就要重建社会的道德秩序,在全社会中倡导一种向善的导向。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仅靠思想教育这种软约束已经捉襟见肘,必须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以及严格地执行来整合和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保护公民正当的合法的利益,惩处违规乱纪行为。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思想理论教育,让人们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加强人们心中的道德防线;另一方面,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重新界定人们心中的道德底线,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全面提升全社会的个人品德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如果说理论教育的目的是推进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个人品德的认知理解,文化熏陶和榜样示范是为了使二者被大众所认同内化,那么实践养成和制度制定就是一个外化的过程。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还是个人品德的建设,都经过这样一个“认知理解———认同内化———实践外化”的过程。
作者:孙彤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