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友善的内涵及其思想渊源 友善首先是指个人的德性,其内涵是指人们之间希望对方良好的一种交互的善意,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交互的友好感情。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公民道德、一种核心价值观,友善是指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全体公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局面。友善作为一种价值观,不管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它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友善的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跟友善最接近的是儒家的“仁”或“仁爱”。子曰“:仁者,人也”,又曰:“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是作为人的本质、根本,主张“爱人”是一种人之为人的道德义务,以“爱人”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和谐性。其仁爱观虽然认为“亲亲为大”,但除了对宗族、血缘关系的人们实践仁爱外,还要进一步关照整个天下,故孔子曰:“泛爱众”。《(论语•学而》,)“泛爱众”中的“爱”已然跳出了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和约束,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感情表达。而“泛”和“众”则表明了仁爱的对象是没有亲疏、地位、身份、财富等的分别,不管士、农、工、商中的任一种,由于生命的同源性,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互关怀、相亲相爱。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泛爱众”的基础上更提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提法打破血缘、宗族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藩篱,使天下成为一家,世人和谐共处。孟子与孔子持相同的观点,他继孔子之后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尽管仁爱是有差序之分的,如其提出“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但孟子将“仁”推己及人,由人及物,提倡仁者之爱应在满足血缘亲情之后,将爱心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向外推,乃至物。能够提出这样一种关照他人甚至生态的仁爱思想,这在当时等级严明的封建社会里实属一种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对于儒家的“仁”,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近代的康有为则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也曾经提出过与友善相关的思想。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更是描写了乌托邦人和谐友爱的生活:“乌托邦人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彼此相处,官长不傲慢,不令人望而生畏。老百姓称官长为父,官长也会确实竭尽全力尽好父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西方文化里也蕴藏着丰富的友善思想资源。苏格拉底、柏拉图、西塞罗等都讨论过友爱思想,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其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专辟两章论述友爱问题。对于何谓友爱,他认为,从性质上来说“它就是某种德性,或者是赋有德性的事物;或者说是对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对于友爱的价值他也作了讨论。他把友爱分为三类,分别是因有用的友爱、因快乐的友爱和因德性即善的友爱。相对应地,因有用的友爱带给朋友双方助益,友爱对彼此都产生好处;因快乐的友爱则使彼此都愉悦、快乐;虽然上述两种友爱都是偶性的,容易因环境和情况的改变而散伙,但它们也有相当的价值,或给人们带来用处,或带来快乐。而善的友爱的价值跟前面两种类别的友爱相比,则具有更大的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外在的善中,朋友正是最大的善。”这一评价道出了善的友爱的最大价值。按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一章所论述的观点:幸福是最高善,是灵魂的合于完满德性的现实活动。完善的幸福是沉思。幸福还需要外在的善,诸如中等财富、健康身体、朋友等等。从上述观点可以推断出,善的友爱不但是一个人的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组成幸福的外在善中的最大的善。可见,是否拥有善的友爱是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上述是友爱对于个人的价值,友爱对于社会整体的价值,亚里士多德则另有阐述。他认为,“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同样被看成是调节城邦内各种关系的另一种重要德性———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视友爱。”由其论述可见,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友爱,友爱不但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城邦的基础,是联系城邦的重要纽带,对于调节城邦与公民之间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它比法律更有效。 二、友善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 (一)友善价值观是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武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越需要社会整合。友善价值观对于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搞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维系及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精神支柱和纽带。第一,友善价值观有助于化解社会转型期各阶层严重分化带来的矛盾及危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我国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管理模式已难寻踪迹,单位人正在转变为社会人,单一的人正在变为多面的人。身份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甚至所有制之间的社会流动空前加快。传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概念,正在发生分化,新的职业、身份、阶层在不断生成。在这些变化中,阶层分化及贫富分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最大。由于改革初期就实行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少部分人和少部分地区在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下率先富裕起来了,并且跟我国的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地区呈现出较大差距,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社会阶层迅速分化。这样的社会结构极容易产生不稳定,本世纪头十年频现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社会贫富矛盾集中爆发的体现。对于这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应该理性分析,这些矛盾并非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由于利益格局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等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是,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群体性事件频发是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到激烈程度的一种极端表现,虽然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但其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扩散性较强,对经济社会产生连锁性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应该从制度上保障全体人民地位、竞争机会的平等,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保护全体人民的合法权益,更要在社会阶层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平等友爱、和睦相处、融洽和谐、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环境。友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就凸现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 友善价值观可以引导先富起来的人思考自己富裕起来除了个人努力工作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社会上政策的倾斜,国家的帮助、其他人(包括贫穷人群)的合作与协助等等客观原因。因此,作为富裕人群更要比其他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财富合理回馈社会,帮助身边或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例如,参与社会上各种慈善活动或者赈灾活动,适当地捐助自己的财物。这样一种奉献爱心的活动,不但帮助了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而且让主动捐助的富裕人群在这些慈善活动中涤荡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情感。有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虽然身为幸运的宠儿,但却做不成好事,那有何益处呢?而对朋友的馈赠则是最大的、最为人所称道的好事。”同时,友善价值观也可以引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或贫穷的人群,让他们理解国家的政策,消除对社会及富人的误解。首先,友善宣传可以让人们理解让少部分人、少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样一种政策只是暂时性的措施,目的是让这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和地区对其他人和地区有一个示范作用和放射性的带动作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鼓励和保护有序竞争,承认合理的差别,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又必须发扬团结友善的精神,做到扶贫济困,先富帮后富,逐渐缩小差别,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次,友善宣传可以让人们消除对先富裕起来的人群和地区的误解。例如,通过对事业成功的富人的事迹的宣传,让人们理解先富裕起来的人们虽然有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和其他人的协助和帮忙,但实际上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换来的,并非对社会和其他人巧取豪夺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调整心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有机会像他们一样争取事业上的成功。再次,通过对富裕人群慈善捐助等活动的宣传,让贫困人群感受到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得到社会其中包括富裕人群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友爱和温情,让社会不同的阶层达到互相的理解,从而化解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矛盾及危机。 第二,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将加快政府向友善型政府转变的步伐,促使政府心系黎民百姓,深刻认识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党的十八大把友善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一举措必然加快政府向友善型政府的转变,促使政府倾听民众的心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想民、为民、帮民、助民为己任,提高其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能力。如探索新的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分析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发展变化,充分把握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分化与组合的条件、原因以及他们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努力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信访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套反应灵敏、指挥得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积极研究和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规律特点,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善于处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复杂棘手问题,综合运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力量,加强与群众的思想沟通与对话,化解群众的思想包袱。第三,友善价值观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凝聚全社会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巩固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而友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友善是一种能量,一旦成为一种行为,就会激励其他人。而友善价值观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对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它凝聚人们的意志,统一社会成员的信念。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这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是否有凝聚力和共融性是否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友善价值观的广泛宣传将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培育人们团结友善的观念,建立和形成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友善价值观温暖现代人的心灵,化解现代伦理危机,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所谓的“伦理共同体”,在康德看来,它是一种超越我们人类的理解,存留在我们心中的一种信仰。“我们还是可以说,为了成为宗教的道德基础特别是成为一种公共宗教的道德基础,这一奥秘只有在被公开地讲授、并被当作一个崭新的宗教时代的象征时,才会被启示出来。”同时,康德把伦理共同体称之为我们人类的“特殊义务”,即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道德义务,其特殊性就在于尽管每一个人都只服从于自己的私人义务,却会偶然地一致趋向一种共同的善。学者陆树程则认为当代伦理共同体是“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交往共同体中,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通过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真诚合作所形成的成员之间及成员与共同体之间的在伦理和精神上整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它的关键在于从道德上表达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和组织上高度整合的状态。”在笔者看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就是为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社会中每一成员心中共同追求的善,共同追求的道德准则。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冲突甚至怨恨骤起,导致现代伦理共同体的建构困难重重。在经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近几年,国人的道德水平却表现出跟经济发展方向相反的状况,这种状况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曝光的从黑心棉、红心蛋、毒大米、三聚氰胺牛奶和奶粉、猪肉精事件,数不胜数;工厂企业的排放物对大气污染程度让我们无处可逃。从表面上看,他们的非道德甚至非法行为都是利益的驱动,但单用经济利益的理由不足以解释他们种种为利益而疯狂的表现,透视利益动机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道德沦丧行为的爆发受着极深的怨恨心态的支配。如果说当年“”期间国人“某些早已积蓄的怨恨从政党意识形态的动员找到了宣泄的时机”,那么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个人或组织追逐利益的机制或许就是人们宣泄怨恨的出口,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的颠覆只是怨恨发泄后的结果。 舍勒曾提出一个社会学上的重要命题:“在这一社会中,人人都有‘权利’与别人相比,然而‘事实上又不能相比’。即使撇开个人的品格和经历不谈,这种社会结构也必然会积聚强烈的怨恨。”舍勒提出的这个命题切中了我国现在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的要害,他仿佛在二百多年就预见了我国社会变迁所引起的人们的心理体验,当然,这也是现代性带来的普遍问题。回顾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在改革之初采用的是倾斜政策,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暂时牺牲了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利益,虽然后来逐渐提出来全面、均衡发展的理念,但在业已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中,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实际上成了弱势群体,社会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各阶层在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导致社会迅速分化、分裂,人与人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区域之间原初的亲和、脉脉温情被现代化迅速撕裂。这跟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诉求相去甚远,撇开国人是否以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为其共同信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曾经带给国人“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和消灭剥削、社会公平正义的希望并曾支撑着他们为之奋斗,但现实情况却越来越表现为法律上表明每个公民拥有权利和实际上他们能行使的权利出现极大差异,“人人都有‘权利’与别人相比,然而‘事实上又不能相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不但挫败了人们浪漫的理想预期,强烈的现实差距更把弱势者逼入无法生存的境地,“经济改革又强化了次级制度结构中的经济不平等引发的怨恨”社会矛盾及怨恨的积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气质,其爆发投射到伦理层面,后果是对传统伦理的破坏和颠覆,造成现代伦理的困境,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都缺乏公正地评价他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心理状态和能力,相互怨恨,相互指责,整个社会陷入诚信危机、道德危机,而且,这种危机成为常态。就如舍勒的一个基本观点“:心态(体验结构)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因此,如何化解民众之间的怨恨并把其转化为友善的情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关键。而友善价值观改变现代人的怨恨气质,化解现代伦理危机,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友善价值观的大力宣扬将激发友善的巨大能量,培育人们的友善意识和友善的能力,改变现代人的怨恨气质。友善价值观向人们传达了友善的能量,使矛盾双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对方,宽容对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化敌为友,从而促使矛盾更容易得到解决。友善可以使个体更能感受到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将个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圆满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友善就像纽带和润滑剂,使人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体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友善价值观的渗透使人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处处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形成互敬互让、气氛友好的合作氛围,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们只有相互帮助,友好、平等相处,才能保全个体的利益,同时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相反,怨恨腐蚀人的心灵,破坏人际关系,使可能的合作成为不可能。人在怨恨的情绪下可能做出道德败坏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还会压制个人的潜能和发展,使其无法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友善价值观引导我们抛弃怨恨,化敌为友,培养友善意识,学习友善能力,传达友善观念,践行友善行为,使友善成为指导、评价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一种善恶标准,一种规范性和导向性的道德力量。 其次,友善价值观温暖人的心灵,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人利欲熏心,弄虚作假,尔虞我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造成道德冷漠症;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因此,友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将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友爱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友善价值观引导人们用正确的方法去观察社会,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培养人们用宽容、友好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友善价值观指导人们创建学习型社会,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从而形成民主、平等、友善的社会环境,促使人们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友善价值观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里,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要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一切自然物的权利。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因此,人类不应凌驾于大自然之上,而应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社会局面。综上所述,友善作为个人的德性是个人取得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社会公共的价值观它是凝聚全社会的重要纽带:它既是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武器,也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我们须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全方位的友善宣扬和教育,促进友善型社会的形成。 作者:王翠华 单位:广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