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话语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话语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话语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大学生话语变迁提高了核心价值观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拓展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空间,促进了传播的话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话语传播应提高大学生话语的监督能力和自律意识;构建多维话语系统;增强核心价值观传播者的话语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话语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一、大学生话语变迁表现特点

大学生话语变迁是指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的话语观点和表达方式发生变化。大学生思维活跃、心态开放,又出生在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的话语变迁体现了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以及他们独特的心理状态。

(一)求新求奇

大学生话语变迁中新和奇表现为大学生话语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他们敢于表达个人意见,追求标新立异。他们的话语中带有明显的个人独特风格,又渴望引领话语潮流。诸如大学生创造的新词,就是大学生话语新和奇的典型代表。

(二)求简求快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其思想、行为和语言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在这种特征影响下,他们的话语中多采用谐音、缩略等手段压缩话语,以数字、字母和符号来传情达意,如他们用“然并卵”表示“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简洁明了表达一些事物看上去很复杂高端,却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带有无奈、调侃之情。

二、大学生话语变迁对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意义与挑战

(一)对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是利用各种话语载体,围绕“三个倡导”话语内容进行话语表述,达到促进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引入大学生话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了解大学生话语在内容和形式上求新求奇、求简求快趋势,洞察其背后自主意识凸显的价值理念,能提高传播受众地位,拓展传播空间,创新传播话语模式。1.提高核心价值观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大学生。必须突出受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受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2]。大学生话语变迁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变化,凸显他们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充分认识大学生话语变迁,尊重话语群体的典型特征和个性差异,注重在传播中利用大学生话语方式进行两者互动,即还原了受众的主体性地位,又更加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2.拓展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当前大学生是上网主力军,同时是制造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话语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为源源不断的流行语及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形成的“微话语”。网络流行语、微话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话语载体,改变传统媒介作为传播主流价值观话语的主战场地位,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空间和形式,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占位发声的影响力,增强了核心价值观传播效应。3.创新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模式。大学生话语中不乏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话语表述,拉近了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亲切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大学生话语中的流行词汇、生活词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词汇和精神进行解释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理”变成“微话语”,“抽象理念”变为“生活话语”,并通过QQ、微信、微电影、微博、易班等大学生喜爱的载体将这部分话语流行开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柔性话语模式,不仅促进了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创新,还增强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二)给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挑战

话语失范是指话语主体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因不符合语言规范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失误[3]。大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自己独特的话语表达,彰显大学生群体求新求变、追求个性的特点,但某些滑稽、多变、古怪、失序、混搭、碎片的话语组词方式,抛弃了传统语言的逻辑性和语法性,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主客体带来交流的障碍,对政治文化的话语体系产生解构作用。其次,大学生话语中既有体现他们关注时代变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有描绘他们在高校生活无所事事、消极颓废、自怨自艾、调侃讽刺的状态,甚至有为了追求点击率,在话语表达上开放度很大,出现庸俗媚俗的现象。这些消极、粗鄙、低俗的话语表达,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挑战,也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阻力。

三、大学生话语变迁背景下加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对策

研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大学生话语变迁的关系,是为了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

(一)尊重受众地位,提高话语监督能力和自律意识

高校在充分尊重传播受众主体地位,肯定其差异性和互动性的同时,需要对大学生话语进行适当的引导、限制,并及时发现他们中不良的、带有攻击性的话语,遏制其流行蔓延。此外,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话语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雅、低俗、侮辱词语,净化校园语言环境,建设校园话语“绿水青山”。可发起以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为主体的系列活动,如通过开展“如何使用网络新词”等问题的讨论,提高大学生的话语敏感性,构建高雅文明的话语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传播。

(二)丰富传播方式,构建多维话语系统

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语言认知习惯和话语模式创造富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优秀文化作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欣赏校园文化的同时体会并感悟价值观。其次,高校可以开发和建设符合大学生话语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课程,利用文本课程、数字课程等课程形式,扩大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的途径和载体。最后,高校可以树立话语典范,加强传播效果,如在高校中举办“学习两会新词”、“年度新词知多少”等讲座或知识竞赛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政治话语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三)加强传播阵地建设,增强传播者的话语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能力是指用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述思想政治教育话题,并在高校范围内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能力。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传播者首先要转变传播话语理念,认清核心价值观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遵循传播的规律,注重媒介的选择、受众的需要和层次,使得传播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中,价值观传播者要遵循大学生语言认知方式和认同规律,采用大学生喜欢的贴近生活、形象生动、讲究情怀的语言风格,将核心价值观理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传播。最后,核心价值观传播者要顺应大学生话语变迁的时代规律,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积极学习和掌握新词汇,主动关注大学生日常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话语,缩小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代际和话语鸿沟,成为善于运用大学生话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的主导者。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2]王海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传播论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1):69-75.

[3]肖薇薇,陈文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认同的话语赋能[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1):39-46.

作者:江丽丽 单位:厦门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