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

【摘要】中小学是每个学生对价值观深刻认知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教育的积极融入,不仅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在教育中培养和坚持以德树人观念的重要体现。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知识与行为、过程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和拓展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的地位,打破价值观的教育误区,成为了推动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教育;教育误区;创新途径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导向的“中国梦”成为了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积极践行和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导向,引导和推进以“三爱”为重要目标的核心价值观根基内容,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意义。但通过相关人员的多方走访和调查发现,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和进行优化创新的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教育完美融合的最佳方案。

一、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现状

1.核心价值观在践行的过程中知识与行为的缺位化

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和一统,共同促进人类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中,普遍对学生记忆的价值比较重视,在实践塑造和行为养成上往往却忽视了,这就造成了中小学生在学价值观的过程中缺少对价值观要素以及情感的态度的表达,大大的背离了核心价值观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初衷。如在对某中小学校的走访中发现,诸多的在校生都能够熟记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二十四字方针,但面对如何具体对这二十四字方针进行亲身实践时,很多学生却有着十分茫然的表现,甚至是出现了对邪恶和友善的判断意识的不够清晰,侧面的反应了两个问题:首先,学生在对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不能做出理性层面的选择和认同,其次,对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价值指向不能够明确清楚的辨别。这种表面化的学习将教育中的“知和行”之间形成了断层,不能够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价值观的意识和提升价值观的时间能力。

2.核心价值观在与基础教育融合中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

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开方式一般以“黑板教育”为主,简单来说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通过直观文字传达和集体诵读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要求和目标,更体现不出教育的细节和层次,这种教育手法上的简化和空洞的说教,脱离了教育的本质,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节。如在对核心价值观中“爱国”这一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思考时,要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具体的爱国行为相融合,也可以通过课上的分组讨论,来促进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唤醒学生对爱国这一理解的潜在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中发挥的意义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中的具体创新新途径

与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同,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如果仍然以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做基础,不利于教育的深层次改革,更难以达到教育知性化的目的。因此,想要更好的走出现阶段的困境,需要在教育路径上发展新的教育途径。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上的内化处理

情感上的内化处理,有效的促进集体或者是个人在情感上的交流与学习,更有助于在个人价值观构建的过程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年轻的画家帮助老年爱好者进行绘画的学习过程中,这种互帮互助的画面,让学生所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加的生动和立体,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祖国大家庭的和谐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情感上的处理及变化交流是学校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首先,要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组织机制,净化教育细节,可以在校园内外的明显位置做良好的宣传,可采用宣传栏和电子滚动屏幕为基本的展示宣传载体,并定期开展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果的展示,可通过竞赛和报告等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能力。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做出系统感知

国家的根本与个人的立身之本,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深入融合,首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融入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刻的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与此同时,国家的发展更加里不来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共同协作体。也从多角度的为社会和个人提供了更好的人文环境。因此,要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学生的基础教育做到和谐和统一,让学生明白,良好的生活和幸福感是来自人们对于真善美永恒不变的追求,继而鼓励学生将二十四字方针牢记心中的同时,从内涵上深刻的领悟其意义。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出行为体验

高认知和高参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中小学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简单来说,高认知是指学生对价值观传授过程中的深度理解;高参与则代表着每个学生在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有着公平的机会。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体验,可以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曾参与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想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积极向善的精神,小学生阶段可以举办以“爱心屋”为主题的活动,只要学生用心做了善事,就可以得到小红旗或者是红五星的奖励。中学生阶段,则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等相关的活动,将“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活动,作为评价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通过对生活中的诸多典型的生活实例做出通俗易懂的讲述,启发和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想观念到行为实践逐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行动能力,增强学生多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行为体验。

4.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感

价值认同一般是指个体在对事物所传递的情感做出深化感知的过程中,转变为对自我行为意识的指令。这也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参与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将核心价值观有层次、有计划的渗透和贯彻中小学学生的各个方面,才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学生在教学设计上,也可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树立和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和理想。让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感官意识中,更可以适当的丰富教学的活动,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的核心地位。为学生凝聚爱家更爱国的大情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教育是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本。因此,需要将其注入新一代的年轻的血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观这一社会发展的基石从课程上的理解,转变为实践为本的创新途径,完善和丰富教育体系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困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田养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创新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7,(01):63.

[2]洪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25.

[3]李孔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45.

作者:金敬文 姜松梅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初级中学 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龙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