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不是真空,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粗俗的社会生活及不正之风,让许多家庭、学生审美观发生了紊乱,学校教育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侵蚀、抵触。所以学校教育要及时拨乱反正,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从身边小事着眼,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广泛歌颂、宣传正能量,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都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许许多多的小事汇聚起来,成为社会主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热潮,成为人心所向。学校更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引导、教育,小事做多了就是大事,好事做多了就是好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田。   二、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是学生面前活生生的镜子,教育过程就是“灵魂”塑造“灵魂”、“人格”培育“人格”的过程,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无疑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典范,所以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修身立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谨言慎行,树立自己在学生、家长、社会中高尚的人格魅力,使诚信、友善、爱国、敬业、公正等核心价值在教师身上得到体现,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精湛的教学素养引领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入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学者提炼、论证的精品,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材料,所以教师应当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课堂作为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之中,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培育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合校园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如学雷锋活动月的演讲故事会、歌咏比赛,“三八”节献给妈妈的歌,学校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读书报告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都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途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所有的教育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就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多变的社会中,每天都会上演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美丑善恶,对真善美要引领学生学习、歌颂,如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老敬亲、大公无私等,对假恶丑要引导学生大力鞭挞,引以为戒,如自私自利、制假售假、徇情枉法、违法乱纪等。通过校园、家庭、社会中发生的事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是标尺,规范着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是航标,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是灯塔,照亮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只有把它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田,精心浇灌,才能让它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孟宪东 王元萍 单位: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中心小学

阅读全文

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友善的内涵及其思想渊源   友善首先是指个人的德性,其内涵是指人们之间希望对方良好的一种交互的善意,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交互的友好感情。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公民道德、一种核心价值观,友善是指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全体公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局面。友善作为一种价值观,不管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它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友善的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跟友善最接近的是儒家的“仁”或“仁爱”。子曰“:仁者,人也”,又曰:“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是作为人的本质、根本,主张“爱人”是一种人之为人的道德义务,以“爱人”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和谐性。其仁爱观虽然认为“亲亲为大”,但除了对宗族、血缘关系的人们实践仁爱外,还要进一步关照整个天下,故孔子曰:“泛爱众”。《(论语•学而》,)“泛爱众”中的“爱”已然跳出了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和约束,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感情表达。而“泛”和“众”则表明了仁爱的对象是没有亲疏、地位、身份、财富等的分别,不管士、农、工、商中的任一种,由于生命的同源性,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互关怀、相亲相爱。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泛爱众”的基础上更提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提法打破血缘、宗族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藩篱,使天下成为一家,世人和谐共处。孟子与孔子持相同的观点,他继孔子之后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尽管仁爱是有差序之分的,如其提出“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但孟子将“仁”推己及人,由人及物,提倡仁者之爱应在满足血缘亲情之后,将爱心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向外推,乃至物。能够提出这样一种关照他人甚至生态的仁爱思想,这在当时等级严明的封建社会里实属一种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对于儒家的“仁”,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近代的康有为则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也曾经提出过与友善相关的思想。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更是描写了乌托邦人和谐友爱的生活:“乌托邦人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彼此相处,官长不傲慢,不令人望而生畏。老百姓称官长为父,官长也会确实竭尽全力尽好父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西方文化里也蕴藏着丰富的友善思想资源。苏格拉底、柏拉图、西塞罗等都讨论过友爱思想,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其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专辟两章论述友爱问题。对于何谓友爱,他认为,从性质上来说“它就是某种德性,或者是赋有德性的事物;或者说是对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对于友爱的价值他也作了讨论。他把友爱分为三类,分别是因有用的友爱、因快乐的友爱和因德性即善的友爱。相对应地,因有用的友爱带给朋友双方助益,友爱对彼此都产生好处;因快乐的友爱则使彼此都愉悦、快乐;虽然上述两种友爱都是偶性的,容易因环境和情况的改变而散伙,但它们也有相当的价值,或给人们带来用处,或带来快乐。而善的友爱的价值跟前面两种类别的友爱相比,则具有更大的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外在的善中,朋友正是最大的善。”这一评价道出了善的友爱的最大价值。按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一章所论述的观点:幸福是最高善,是灵魂的合于完满德性的现实活动。完善的幸福是沉思。幸福还需要外在的善,诸如中等财富、健康身体、朋友等等。从上述观点可以推断出,善的友爱不但是一个人的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组成幸福的外在善中的最大的善。可见,是否拥有善的友爱是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上述是友爱对于个人的价值,友爱对于社会整体的价值,亚里士多德则另有阐述。他认为,“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同样被看成是调节城邦内各种关系的另一种重要德性———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视友爱。”由其论述可见,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友爱,友爱不但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城邦的基础,是联系城邦的重要纽带,对于调节城邦与公民之间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它比法律更有效。   二、友善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   (一)友善价值观是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武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越需要社会整合。友善价值观对于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搞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维系及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精神支柱和纽带。第一,友善价值观有助于化解社会转型期各阶层严重分化带来的矛盾及危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我国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管理模式已难寻踪迹,单位人正在转变为社会人,单一的人正在变为多面的人。身份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甚至所有制之间的社会流动空前加快。传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概念,正在发生分化,新的职业、身份、阶层在不断生成。在这些变化中,阶层分化及贫富分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最大。由于改革初期就实行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少部分人和少部分地区在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下率先富裕起来了,并且跟我国的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地区呈现出较大差距,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社会阶层迅速分化。这样的社会结构极容易产生不稳定,本世纪头十年频现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社会贫富矛盾集中爆发的体现。对于这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应该理性分析,这些矛盾并非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由于利益格局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等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是,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群体性事件频发是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到激烈程度的一种极端表现,虽然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但其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扩散性较强,对经济社会产生连锁性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应该从制度上保障全体人民地位、竞争机会的平等,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保护全体人民的合法权益,更要在社会阶层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平等友爱、和睦相处、融洽和谐、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环境。友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就凸现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   友善价值观可以引导先富起来的人思考自己富裕起来除了个人努力工作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社会上政策的倾斜,国家的帮助、其他人(包括贫穷人群)的合作与协助等等客观原因。因此,作为富裕人群更要比其他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财富合理回馈社会,帮助身边或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例如,参与社会上各种慈善活动或者赈灾活动,适当地捐助自己的财物。这样一种奉献爱心的活动,不但帮助了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而且让主动捐助的富裕人群在这些慈善活动中涤荡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情感。有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虽然身为幸运的宠儿,但却做不成好事,那有何益处呢?而对朋友的馈赠则是最大的、最为人所称道的好事。”同时,友善价值观也可以引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或贫穷的人群,让他们理解国家的政策,消除对社会及富人的误解。首先,友善宣传可以让人们理解让少部分人、少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样一种政策只是暂时性的措施,目的是让这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和地区对其他人和地区有一个示范作用和放射性的带动作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鼓励和保护有序竞争,承认合理的差别,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又必须发扬团结友善的精神,做到扶贫济困,先富帮后富,逐渐缩小差别,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次,友善宣传可以让人们消除对先富裕起来的人群和地区的误解。例如,通过对事业成功的富人的事迹的宣传,让人们理解先富裕起来的人们虽然有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和其他人的协助和帮忙,但实际上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换来的,并非对社会和其他人巧取豪夺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调整心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有机会像他们一样争取事业上的成功。再次,通过对富裕人群慈善捐助等活动的宣传,让贫困人群感受到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得到社会其中包括富裕人群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友爱和温情,让社会不同的阶层达到互相的理解,从而化解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矛盾及危机。   第二,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将加快政府向友善型政府转变的步伐,促使政府心系黎民百姓,深刻认识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党的十八大把友善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一举措必然加快政府向友善型政府的转变,促使政府倾听民众的心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想民、为民、帮民、助民为己任,提高其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能力。如探索新的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分析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发展变化,充分把握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分化与组合的条件、原因以及他们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努力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信访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套反应灵敏、指挥得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积极研究和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规律特点,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善于处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复杂棘手问题,综合运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力量,加强与群众的思想沟通与对话,化解群众的思想包袱。第三,友善价值观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凝聚全社会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巩固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而友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友善是一种能量,一旦成为一种行为,就会激励其他人。而友善价值观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对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它凝聚人们的意志,统一社会成员的信念。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这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是否有凝聚力和共融性是否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友善价值观的广泛宣传将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培育人们团结友善的观念,建立和形成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友善价值观温暖现代人的心灵,化解现代伦理危机,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所谓的“伦理共同体”,在康德看来,它是一种超越我们人类的理解,存留在我们心中的一种信仰。“我们还是可以说,为了成为宗教的道德基础特别是成为一种公共宗教的道德基础,这一奥秘只有在被公开地讲授、并被当作一个崭新的宗教时代的象征时,才会被启示出来。”同时,康德把伦理共同体称之为我们人类的“特殊义务”,即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道德义务,其特殊性就在于尽管每一个人都只服从于自己的私人义务,却会偶然地一致趋向一种共同的善。学者陆树程则认为当代伦理共同体是“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交往共同体中,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通过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真诚合作所形成的成员之间及成员与共同体之间的在伦理和精神上整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它的关键在于从道德上表达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和组织上高度整合的状态。”在笔者看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就是为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社会中每一成员心中共同追求的善,共同追求的道德准则。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冲突甚至怨恨骤起,导致现代伦理共同体的建构困难重重。在经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近几年,国人的道德水平却表现出跟经济发展方向相反的状况,这种状况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曝光的从黑心棉、红心蛋、毒大米、三聚氰胺牛奶和奶粉、猪肉精事件,数不胜数;工厂企业的排放物对大气污染程度让我们无处可逃。从表面上看,他们的非道德甚至非法行为都是利益的驱动,但单用经济利益的理由不足以解释他们种种为利益而疯狂的表现,透视利益动机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道德沦丧行为的爆发受着极深的怨恨心态的支配。如果说当年“”期间国人“某些早已积蓄的怨恨从政党意识形态的动员找到了宣泄的时机”,那么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个人或组织追逐利益的机制或许就是人们宣泄怨恨的出口,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的颠覆只是怨恨发泄后的结果。   舍勒曾提出一个社会学上的重要命题:“在这一社会中,人人都有‘权利’与别人相比,然而‘事实上又不能相比’。即使撇开个人的品格和经历不谈,这种社会结构也必然会积聚强烈的怨恨。”舍勒提出的这个命题切中了我国现在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的要害,他仿佛在二百多年就预见了我国社会变迁所引起的人们的心理体验,当然,这也是现代性带来的普遍问题。回顾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在改革之初采用的是倾斜政策,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暂时牺牲了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利益,虽然后来逐渐提出来全面、均衡发展的理念,但在业已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中,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实际上成了弱势群体,社会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各阶层在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导致社会迅速分化、分裂,人与人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区域之间原初的亲和、脉脉温情被现代化迅速撕裂。这跟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诉求相去甚远,撇开国人是否以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为其共同信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曾经带给国人“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和消灭剥削、社会公平正义的希望并曾支撑着他们为之奋斗,但现实情况却越来越表现为法律上表明每个公民拥有权利和实际上他们能行使的权利出现极大差异,“人人都有‘权利’与别人相比,然而‘事实上又不能相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不但挫败了人们浪漫的理想预期,强烈的现实差距更把弱势者逼入无法生存的境地,“经济改革又强化了次级制度结构中的经济不平等引发的怨恨”社会矛盾及怨恨的积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气质,其爆发投射到伦理层面,后果是对传统伦理的破坏和颠覆,造成现代伦理的困境,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都缺乏公正地评价他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心理状态和能力,相互怨恨,相互指责,整个社会陷入诚信危机、道德危机,而且,这种危机成为常态。就如舍勒的一个基本观点“:心态(体验结构)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因此,如何化解民众之间的怨恨并把其转化为友善的情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关键。而友善价值观改变现代人的怨恨气质,化解现代伦理危机,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友善价值观的大力宣扬将激发友善的巨大能量,培育人们的友善意识和友善的能力,改变现代人的怨恨气质。友善价值观向人们传达了友善的能量,使矛盾双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对方,宽容对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化敌为友,从而促使矛盾更容易得到解决。友善可以使个体更能感受到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将个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圆满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友善就像纽带和润滑剂,使人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体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友善价值观的渗透使人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处处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形成互敬互让、气氛友好的合作氛围,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们只有相互帮助,友好、平等相处,才能保全个体的利益,同时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相反,怨恨腐蚀人的心灵,破坏人际关系,使可能的合作成为不可能。人在怨恨的情绪下可能做出道德败坏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还会压制个人的潜能和发展,使其无法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友善价值观引导我们抛弃怨恨,化敌为友,培养友善意识,学习友善能力,传达友善观念,践行友善行为,使友善成为指导、评价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一种善恶标准,一种规范性和导向性的道德力量。   其次,友善价值观温暖人的心灵,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人利欲熏心,弄虚作假,尔虞我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造成道德冷漠症;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因此,友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将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友爱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友善价值观引导人们用正确的方法去观察社会,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培养人们用宽容、友好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友善价值观指导人们创建学习型社会,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从而形成民主、平等、友善的社会环境,促使人们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友善价值观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里,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要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一切自然物的权利。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因此,人类不应凌驾于大自然之上,而应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社会局面。综上所述,友善作为个人的德性是个人取得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社会公共的价值观它是凝聚全社会的重要纽带:它既是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武器,也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我们须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全方位的友善宣扬和教育,促进友善型社会的形成。   作者:王翠华 单位:广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阅读全文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是积极健康的、向上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将其指导自身的实践;但是应该看到还是有一小部分的青少年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而在内在思想观念和外在行为特征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给他们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小的不利。因此,加强对儿童思想引导与矫正,使其形成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已经刻不容缓。概括来说,当前我国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偏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少青少年儿童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态度摇摆不定,而对西方的那种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则显得心驰神往。当前不少青少年儿童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中的巨大的历史性作用和现实作用;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外来思想的广泛流传,他们却对西方自由主义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如此,出现了青少年儿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心存疑虑严重动摇,思想严重不坚定,而盲目崇拜西方的那种自由主义思潮的问题。不少青少年儿童缺乏对我国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的民族精神不注意继承,熟视无睹,没有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对国家大事等漠不关心,同时也缺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学校中和生活中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不少青少年儿童也缺乏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透彻理解和遵守。由于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他们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严重违反道德行为规范,不时出现损害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随意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辍学放纵自己、有的甚至已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等,不仅给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还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有效加强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主流观念的引导与培育,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青少年背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窥探   应该看到,当前造成我国不少青少年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外部原因共同合力的结果,总结来看,这些主客观原因主要有:   (一)来自家庭的不良的影响。例如不少青少年的家庭父母离异,使得这些青少年从小就缺少正常的父爱或者母爱,这对他们的行为观念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有就是家庭的关系结果被破坏,不少家庭的父母常年存在着吵架、冷淡等情况,这使得青少年往往通过从外界来寻找“温暖”等情况,这就极容易对这些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还有的青少年从小就生活在一种不正确的思想环境当中,有的父母思想观点不正确,散布对社会的不满言论,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还有的家长素质不高、满口脏话、缺乏修养、对子女的日常教育不够,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处处维护孩子,重养轻教,满足孩子任何的物质需要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不少家长重视学生的考试和成绩而轻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孩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还要学习各种所谓的“必备技能”使得不少青少年背上了沉重的学习抱负,久而久之对学习的热情减退甚至仇视学习,千方百计逃离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当等等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得他们背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的缺陷。当前不少学校在教育青少年的思想方面重视不够,不重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在各种升学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之下单纯重视学生的成绩,某些教师对青少年儿童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脱节没有形成合力,还有少数教师缺乏必要的师德和正确的教育观念,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的考虑,因此直接给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三)来自社会上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以及来自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对青少年的教唆,以及学生小集体中存在的不良思想等都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这种青少年群体对他们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影响,据调查,许多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开始正式从这些小集体中开始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观念,一起逃学打架,一起吃喝玩乐等等,这些是造成青少年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原因。   (四)来自青少年内部的心理原因:由于青少年儿童正处在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样一个转变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形成,因此可塑性极大,极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不强,分辨能力差因此抗侵蚀的能力不高,因为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同时在这一时期,他们既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同时又乐于加入一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小集体当中,因此一旦他们加入到了那些消极型的集体当中后就会受到这个集体成员所带来的各种的不良影响,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因而明辨是非的能力差,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往往自以为是,重感情容易激动,喜欢讲所谓的“义气”这样就容易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三、相关对策分析   基于针对我国青少年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特征,必须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转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正确的道路上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触角,让青少年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使得正途。   (一)从家庭来看,家长应该正确对待青少年子女,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多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夫妻之间和睦相处,为青少年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家长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青少年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他们的思想品德进行正面的教育,言传身教,对待孩子应该爱与严相结合,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品德一视同仁,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注意对青少年子女的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适当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努力为青少年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注意培养师生之间的那种深厚的感情,消除青少年学生对学习的疑虑心理和对立的情绪,加强对他们的鼓励和正面的教育,更多地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同时对他们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的特点进行灵活多样的教育,同时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要注意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他们,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集体当中去,利用集体的道德规范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从社会的这个大环境来看,整个社会都要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关部门要对社会上那些传播不良信息和思想言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惩处,对各种散步不良思想言论的图书、影视作品进行查处,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从青少年个人来看,青少年儿童要不断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我意识和思想水平,自觉学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并在平时的实际行动中努力贯彻,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接受那些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决抵制那些腐朽思想,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从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感,在实践中努力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审视自我。   (五)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形成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合力,建立起有关的长效联络机制,定期交流,针对青少年思想中出现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合力解决,努力共同来促进青少年的日常行为都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总结总之,针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整个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积极重视起来,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青少年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作者:张会军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全文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每一个‘精神健全’的人,都必然对自己的存在和生活进行意义的设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仅要关注农民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以信仰为核心的精神世界,这关乎农民的身心和谐与幸福体验。一个有科学信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稳定的价值观,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有自主与自信,并不断激发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科学信仰“可以再造农民的福利”,在农民衣食无忧,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农民本位价值观,让农民获得生活的意义,高于生活的幸福是十分重要的。”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生活的内在质量,充实农村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农民的生活具有尊严和意义,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的实现   任何制度的施行都必须有相应的价值系统与之相适应并且作为制度的强力支撑,即价值观念系统必须要对制度的合法性作出充分的解释和说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其有效实施不但要制定完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而且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内在和谐的对策体系的价值和理论说明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的观念说明系统,从它的规律性、合法性、目的性角度对新农村政策进行了充分有效的说明。在内容体系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作为灵魂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精髓的时代精神和作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和“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全契合,也说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另外,由于中国国情的巨大差异,国家层面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只能是宏观的,而具体到各地落实的各项政策会千差万别,如何使上级统揽全局的大政方针与当地的具体政策形成合力,也需要共同的核心价值来统领,以保证各级政府政策措施的正确贯彻落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凝聚智慧力量   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广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凝聚了社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此外“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有一种特殊的激励性因素、信仰性因素和政治引导性因素,正是通过这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赋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合理性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农民的价值观念、科学素质、精神风貌是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把中央政策内化为农民的价值观念,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可以整合农村社会多元价值,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激发热情凝聚力量,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使农民群众坚持崇高理想,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信念,发扬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事业。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打造凸显文化内涵和彰显地方特色的和谐文化,是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实践性,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鼓舞人,就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荣辱观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并认真抓实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新形势下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作者:黄莺 王坤阳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廊坊师范学院

阅读全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群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普通民众难以有效掌握,党的十八大从价值理念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基本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为国家、社会、个人指明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内容简明扼要,更容易被群众所理解、所记住。   (二)有利于凝魂聚气五千年的文明养育了我们的中国魂,在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下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格局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这就迫切需要一个主流价值观整合当今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积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它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心声,有助于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的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思想动力。   (三)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在看到物质文明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看到了思想道德出现了“滑坡”的现象,一些人可以为了自己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社会公共利益,缺乏社会正义感的现象总是让人感到无比失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时提出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定了一个标杆、标准,违背这些准则将受到相应的批判,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督促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   (四)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无非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的渗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的分化,特别是对我们当今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大肆渲染,鼓吹他们的价值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有助于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巩固我们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媒介,例如通过诗歌、散文、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的方式,用生动、鲜活、通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科学内涵讲清楚、说明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给群众。务必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以此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实践。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制度时、在进行体制改革时,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雷锋精神,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共同做好素质教育。我们要切实把教育放在兴国战略的高度,而不是仅仅放在口头上、文件上、纸面上,切实投入,切实关注教育,尤其要关注幼儿教育。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宣扬民族优秀美德、优秀文化、优秀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增进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同时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好宣传主渠道的作用。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和生活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机关、学校还是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无论是生产经营领域还是社会服务领域,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要清醒认识在自己工作部门、工作岗位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各部门、各行业要大力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风评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核深深融入各单位、各行业、各部门,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之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中,融入城乡居民自治中,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建立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激励机制,完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全社会范围内各个部门、各个团体、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结合各自职能,建立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社会行为规范,使之成为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行动指南,对于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惩戒。用制度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某个集团、政党、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公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养,靠的就是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只有每个公民都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按照价值观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汇聚成共同的思想基础,从而引领社会风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因此有必要要求个人要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并转化为行为规范,在生活中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在公共场合不做违背价值观的事情;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在人际交往中诚实守信等等。只有个人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己及人,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股风气。   (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措施,要协调好党政各部门,同时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派、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合力。加强同知识界、教育界的联系,发挥知识分子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此来改善整个社会风气,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安立伟 单位: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帮助大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展现良好风貌。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是构建社会主义体系的根本保障。大学校园中不但要听到“风声雨声读书声”,还要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态度与良好的校园氛围。这才是大学真正要凸显出来的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有些大学生难以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转而考研以延缓就业,这反映出大学生思想上的一些问题,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帮助其走出思想困境。

2.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种引领体现出作为打造高素质人才精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坚持学生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思想特征的教育途径。一方面,要在学校中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模范,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培养高校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品质,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追求以人为本。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当今社会,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发展是由其个人品质所决定的。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品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同志曾提出“培养高素质知识性人才,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社会意识淡薄,难以成为优秀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真才实学,不懈奋斗,提高个人素质,成为高素质人才。

阅读全文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关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关系,目前我国有众多理论分析。有的观点是把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或者把意识形态称作“高端价值观”。[7]这显然是在特定的政治层面上使用意识形态的含义。有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意识形态是以价值观为导向和核心的,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区别的本质在于其价值观的不同。”[8]有学者对二者作了区分:“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和国家的意志,价值观念代表社会共识;意识形态主要靠政权的力量加以维护和推行,强调宣传和灌输,价值观念认同中自觉自主成分为主。”[9]由于价值观更主要地决定于一个社会本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意识形态则更多为当时的社会形态所决定,所以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相对于意识形态来说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民族性。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也有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0]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其意识形态无疑应该是反映真实普遍利益的,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应当高度一致。与以往剥削阶级的价值观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价值主体;通过改造人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多种实践方式实现人类解放;以实现共产主义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原则。由此可以弄清楚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其一,价值观是指主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意义及其重要性的根本看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价值观念系统,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原则。其二,意识形态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并体现统治阶级思想的一整套精神观念的系统。广义的意识形态也可指思想、观念,但其本质在现代社会主要还是特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理念系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观念体系,体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举的旗帜和走的道路。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和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灵魂。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由于我国当下还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多重性质决定了社会利益的复杂性,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难以回避以下一些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究竟应该从哪个视角、站在什么层面去建构一套作为观念和意义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生存境遇出发对“人何以为人”进行探究的价值思想。这一价值思想的立足点就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劳动。我们知道,劳动对人和人类历史的生成和发展具有绝对的意义。人通过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并在与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人自身的价值。而在私有制生产条件下,人类劳动呈现出的却是对人的价值的贬低,造成人与人之间单一的交往关系以及多方面的不和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1]如何消除各种关系的异化,在劳动关系中真正实现人的价值,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致力破解的迷题。“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12]人类历史进入19世纪下半叶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复制,资本逻辑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其强势地位。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呈现虚伪性就是因为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在社会关系中根本无法真正地实现自由、民主、平等。马克思致力于阐明的是,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形态下,在人类劳动关系平等的层面上才能真正推进自由、民主、平等的深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揭示商品价值的来源,确立劳动价值论,旨在立足于历史上的广大劳动者的境遇,毫不留情地掀开长期以来被商品和货币遮蔽下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指明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一开始并不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相对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客观上无法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现实。“人们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本质上揭示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内生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范畴中,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现有的经济关系使得“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当代的社会价值观。马克思反对把人从“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4]我国物质生产关系的多样性、社会关系的多重性、利益矛盾的复杂性的现实存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面临现实的困境。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对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变革实质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哲学本身就是人类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反映了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就在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具有虚假性。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具有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就在于它本身具有的“自反性”使其跳出了以往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怪圈”。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阶级性”,指向“一般性”;摒弃“市民社会”,立足“人类社会”;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消解无产阶级本身超越“阶级性”,达到“一般性”。“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15]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旨在消灭一切阶级和剥思想理论研究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已经把人类解放的实现寄托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他指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在以往的人类历史中,任何一个阶级的解放只是换来新的剥削和奴役形式,而无产阶级的解放则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6]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解放全人类,要消灭阶级就必须先消灭自身。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市民社会”,立足于“人类社会”探究人类解放。“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17]市民社会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马克思把犹太教精神,即实际需要和利己主义理解为市民社会的精神特质。“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市民社会完全从自身产生出政治国家,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金钱,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价值。”[18]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市民社会的成员,归结为利己的、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公民,归结为法人……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19]所以,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不是一般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也就是说对市民社会的解放,不是完备意义上的、彻底的人的解放。而只有人类解放才是真正的、现实的解放。通过摒弃“市民社会”,立足“人类社会”探究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再次突破以往所有哲学的局限性。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实质是消解“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独占一切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无产阶级则一无所有,其本身没有什么必须保护的东西,因而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阶级。无产阶级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摧毁压在自己头上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才能使自身获得解放。“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20]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实质上并不是一种“所有制”,而正是因为不为任何人“所有”,所以为每个人“所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维护任何一个掌握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从根本上消解成为统治阶级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消灭无产阶级本身、消灭私有制、摒弃“市民社会”而消灭哲学,解构了自身的同时使“哲学成为现实”。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对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必要而且意义深远重大。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培育出一套切实地发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践行中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至少应该清楚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必须呼应大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利益关系作为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真实基础。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理论研究者不能把自己视为“剧作者”去导演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而是要明白劳动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真正“剧中人”同时又是“剧作者”,只有切实体察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聆听他们的真实心声,了解他们的伟大梦想,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能合适地把握住现实性和超越性,而非只是在人民群众头顶上悬置些无限美好的价值理念。第二,必须立足中国当前所处历史阶段。“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2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逻辑在根本上指向的是现实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也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3]必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这个历史进程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国把这个阶段定为一百年左右是非常务实和科学的。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力地证明了这个阶段“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而且还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下的历史阶段,而不是好高骛远,企图超越于这个现存的最大实际。第三,必须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植根于现实、反映现实,又自觉地导向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思想体系,同样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它的实现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力量和智慧,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拼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中引领整个中华民族生出无限的勇气、创造出无穷的智慧,把梦想变为现实。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立足现实又怀揣理想,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绝不仅仅是纯观念、意义系统内的建设。“意识形态批判的核心问题是打破资本逻辑的支配、是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问题,绝不是纯粹观念世界的变革问题。”[24]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的主导理想信念,有其现实性和理想性两面。现实性由时代的整体的物质生产水平和各种关系决定,理想性则是在此基础上被赋予的指向性和超越性。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当然可以让“思辨欲望得到充分的自由”,但绝不能背转身不去看“粗暴的事实”。若脱离现实社会关系,那价值观建设的指向也不过是退回到了前马克思主义的水平——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   作者:孙舒景 吴倬 单位: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阅读全文

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社会责任感内涵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理上对社会的自觉认同、归属和在行为上对社会、对他人的伦理关怀、责任担当。社会并不是纯粹独立的无数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由无数个相对独立个人组合形成的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于社会整体,不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确立集体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勇于担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这样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也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精彩。

二、青少年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局势动荡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日新月异化等都极大地促进各国加速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在国内,我国正经历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给整个社会带来激烈凸显的社会矛盾和集中棘手的社会难题,这一切都给当代青少年提出了严峻挑战。时代呼唤英才,青年强则国强。

(一)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

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要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因此,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青少年总是要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历史使命不同于一般的个人情感和个人追求,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一个灵魂性精神准则。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自觉地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能够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能够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在追求这一崇高价值目标过程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改进完善自身,提高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成就事业的能力和素养。相反,不负责任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其人生往往庸碌无为,颓废不前,甚至最后还会落得个受人嫌恶、唾弃的下场。对于这一道理,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早就说过:“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

(二)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投身社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