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比较,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发挥互联网分享、互动、体验的优势,使虚拟学习共同体与现场实践相互支持,实现大学生和社会实践基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虚拟学习共同体;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
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要求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因此,社会实践也成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之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仍然有着很大的探讨空间。
一、高校社会实践的困惑
在实践内容上,存在着大学生的知识建构与社会实践基地需求信息不一致的冲突。良好的社会实践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社会的有效配合。但事实上,学生与社会实践基地处于物理空间互相隔离的状态。在实践前,并未能和实践对象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和资料分析,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在实践目的上,存在着功利性与公益性的价值冲突。据调查[2],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服务社会则排名靠后。从社会实践的现实看,跟踪反馈体系的缺乏和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学生更在意学校对他们的评价以及实践对他们能力的提升作用。这与我们要通过社会实践达到了解社会,以理性和感性结合的方式去感知普通民众,愿意尽自己的善意和能力去帮助他们、服务他们的公益性价值有很大的差距。在保障机制上,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社会实践要正常进行,需要时间、人员、财力等一系列的保障供给。显然,现有高校的供给很难满足需求。供给与需求矛盾的存在,决定了社会实践系统开展、长期坚持的少,一次性完成的多。社会问题的切实解决,需要制定持续化的目标,需要更多的常态化服务,而一次性完成的“不能高估这种实践的社会效益”[3]。
二、模式的建构
构建社会实践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目的是在共同的愿景下,使各参与主体在网络云空间平台上,共同遵守一定的约定,借助互联网分享、互动、体验的优势,使虚拟学习共同体和现场社会实践相互支持。虚拟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由这样一些模块组成:支撑平台;用户管理模块;学习共同体资源管理模块;交流工具和管理、激励功能等。
三、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以医学院校为例,剖析虚拟学习共同体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1.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者在云空间平台中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参与主体包括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大学生和实践基地居民。2.虚拟学习共同体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1)主题选择与持续性目标。社会实践首先需要确立实践主题,之后围绕主题分析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寻求解决方案。在社会实践中,主题的确立不能脱离当地民众的需求,而应与当地居民沟通联系,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中。如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联合当地医生开展对居民健康营养状况的医学和社会学因素调查;健康营养知识的宣传,最终完成居民的健康促进。虚拟学习共同体内将网络互动和现场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网络互动既可以成为现场实践的前期准备,又可以成为现场实践的延续。网络的便捷性相当程度上可以解决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时间短、经费少等硬伤。(2)分工协作,资源创建、共享。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有序运行有赖于清晰明确的分工。管理团队首先对大学生和居民进行分组,各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所要承担的资源的上传和学习任务。如临床专业的同学主持急救知识模块。这些资源以视频、图文等各种形式展示,方便居民的学习。当地医生也可以分享社区的典型病例,与在校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在学习分工与协作交流中,完成资源的创建与共享。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库,记录社会实践所达成的成果,以及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每一次实践的终点,成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且在更高层次上进行。(3)知识建构和文化建设。无论是在虚拟的学习共同体中,还是在现场的社会实践中,学习者的学习都是从孤立走向协作,知识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创建和互动传递。对医学生来说,在应用的情境中掌握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有助于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使其在体察专业责任的同时体察社会责任。各成员间平等、尊重、交互、协作、创新、共享,共同体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确立。3.激励和反思。根据虚拟学习共同体和现场实践的共同表现,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个体情感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也注重取得的实际成效;既考察当下取得的成绩,也考量长远的影响。
四、虚拟学习共同体在高校社会实践中的成效和意义
“共同体”研究的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教育学家博耶尔于1995年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报告,提出并具体阐释了“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4]。按照博耶尔的解释,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高校社会实践是整合、开放、动态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学生参加,亦是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道德素质,同时也是满足公众的发展需求。处于不同空间的共同体成员,打破时空阻隔,在一个经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教师、专家等)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借助多种交互、协作、分享的软件工具建构学习型团体[5]。1.资源的共享性。共享性体现在对网络平台的共同使用、学习资源的共同拥有以及同伴之间显性和隐性知识、学习经验、情感态度等的共同交流分享[5-6]。包括两个方面:(1)社区资源与高校的共享。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进行资料收集,虚拟空间内学生和当地民众彼此之间还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访谈,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弥补身体不在场所带来的非现实感。(2)高校资源与社区的共享。就为社会提供服务而言,高校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对于受助者的不足和缺失给予帮助[7],而是挖掘受助者自身资源,摆脱依赖,提升素质。在虚拟共同体,高校利用知识优势,指导当地民众学习。2.网络的便捷性。实现了泛在学习,无论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探究性学习,还是社区居民的学习,只要有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在双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与社会实践基地群体得到共同提升。3.文化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一种情感归属性。共同体内,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丰富性、差异性和影响力,共同创造精神家园。高校作为具有极高地位和声望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引领功能,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来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8]。
[参考文献]
[1]陈林.高等院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126-132.
[2]周彩姣,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74-79.
[3]刘长海,罗怡.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5(3):20-22.
[4]李洪修,张晓娟.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65-70.
[5]陈美华,陈祥雨.浅谈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J].中国大学教学,2015(2):70-73.
[6]邢泽宇,郎益夫.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55-58.
[7]张海英.现代化大学社会责任探析[J].中国发展观察,2014(6):32-34.
作者:范莉莉 单位:杭州医学院人文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