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作用

一、打破束缚,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是以书本、网络、校园活动为媒介,结合老师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开展,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场地也基本局限在校内。且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不同,学生无法及时参与与此相关的实践活动,由此造成学生的认知水平仅局限于从教师、书本和网络等方面获取的静态理论。长期单一又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渐渐对相关内容丧失兴趣。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手机等媒介,致使他们对国家有些政策产生不正确的认识。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打破了当今这种尴尬的局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了无数思想沉睡的大学生,打开了大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一扇门,引导他们去关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发展。通过亲身接触,大学生切身体验到社会的五彩斑斓与错综复杂,在无形中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避免了很多偏激的思想与行为。与此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励他们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为高校教育工作整体进步锦上添花。

二、走出校园,展现当今高校青年学生新风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给当代大学生很多负面评价,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急功近利、蝇营狗苟的一代,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许大学生身上具有一些不好的品质和行为,但绝不可一概而论。当代大学生主体依旧是新时代的主人,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很多人把大学比喻成象牙塔,大学生则生活在个人世界里,甚至会变得自私、无为,只懂得享受。因为大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校园里,与外界接触得少之又少,这也就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十分片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无疑为大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融入农村,通过支教、义诊、捐赠物品、表演节目、劳作、调研等形式服务农村,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向社会证明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的一代,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展现当今高校青年学生的新风貌。

三、转战农村,提高大学生自身发展新境界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基层青年人才培养,重点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继续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工作。不仅要实现城乡之间教育的公平发展,还要借助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的平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曾经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平台主要是农村,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了解乡情、民情、国情,引导他们紧跟国家和政府的步伐,关注民生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通过服务和奉献提高了自身素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对自身的价值也进行新的思考。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地方毕业生就业出现很多困难,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正是广大学生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对农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毕业之后愿意把满腔热血洒在广大的农村土地,为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这使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结语

大学生们要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意义深远。

作者:张立娜 万冰艳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