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社会实践分析(3篇)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传统文化研究

1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基,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根本教育内容,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充分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群众,易于被群众所接受的优势,才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同时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政治素养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有效载体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单靠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到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熏陶和感受,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思想上的升华。

2.1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受益者。社会实践是他们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人生阅历,获得切身体验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规划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走访调查、志愿服务、红色之旅等方式,不断进行亲身实践,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更多地体会社会发生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他们知行统一,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我国传统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内容,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一系列奋斗、爱国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是传统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最佳渠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它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认同,有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3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来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包括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使中华民族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个大学生主动性强又高度生活化的渠道。

3.1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教育,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供理论基础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课程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要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挖掘传统文化深层的现实意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相融合,使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开阔了思路,能够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科学的理论中得到启迪,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2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供理论基础、提供良好环境

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实践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的高度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实践,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用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宣传和践行,既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又要用生活中的先进典型来影响他们,有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3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统筹规划,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来统筹规划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特定的时间节点来开展系统的设计和部署。对活动的主题,活动内容,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合理规划。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各项的实践活动当中。要对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对学生思想进行引领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创造适合于大学生亲身体验的场景,及时进行启发引导,形成思想共鸣,帮助大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作者:宫建伟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也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和多样性。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大型活动的志愿者、中外学生暑期集训营、红色旅游文化教育、献爱心服务活动、机关单位志愿者、企业实习生、体育文化宣传及贫困山区支教等。例如,2014年7月31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文化体育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萌的带领下,来到渭南陕西信达男篮俱乐部参观和学习。中午同学们跟着俱乐部经理走进信达集团,参观了信达广场和信达营销中心。晚上现场参与了2015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信达男篮主场活动,通过这次亲身的参与,实践队员对企业的运营及职业体育赛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此多的活动当然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解决青年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认识。如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问题。当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选择自主创业,不再满足于包分配。导致择业方式改变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另一方面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在校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城乡和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在与不同人的交流中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心声,从现实的例子中受到教育,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有助于对问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出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而且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专业知识,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一方面使得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另一方面也使得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参与大型社会活动,对于社会实践队必然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同时也是实践队员能力提高的机遇。目前各个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学校相关部门指导外,大部分由学生自己组织和领导,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认识自我、改正自我以及完善自我,且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面对困难时,能及时反应、冷静思考对策,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每一位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基本能力要求。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获得的能力将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

三、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与丰富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这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个人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作用显著。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作者:穆枭枭 杨萌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式发展

一、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一)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的特征。

根据“产业聚集理论”,产业带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由产业、从业人员、资源、信息、物流等集聚而成的带状区域产业经济系统。环大学产业带是指为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结合,由某一个或某些学科优势自发或由某种组织通过相关机构、政府、学校等,围绕大学形成的产业集聚地;它能够从大学周边整体和整个行业系统规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及临近区间的竞争与合作,体现了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的职能。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主要是以人的智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其知识创新驱动对“软件”投入优先,对“硬件”投入少;并且以大学龙头产业为引领,不断集聚和配套服务企业,通过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了融合共生关系;在产业带区域内主要以大批中小企业为主,对市、区、校、企各方联动的需求旺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优势明显、技术创新力强、技术含量高,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活跃程度高。“产业聚集”模型指出:在市场细分的前提下,聚合在一起的中小企业可以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规模经济。产业聚集既能对系统内部的中小企业进行优胜劣汰,同时吸纳各项创新成果实现自我升级和完善。因此,环大学产业的聚集发展,能够发挥大学周边及学校的资源共享效应,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增长、企业间的有效合作,要求企业个体做“强”、提高产业带整体竞争能力。环大学产业带通过互动校内外的人员、信息和知识,对接校外市场需求和校内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展空间、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大学周边产业实践基地快速发展,促进学校参与实践并收获成果。

(二)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的发展战略。

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战略,顾名思义就是指环大学产业带面对外部竞争环境,为求得不断发展在一定阶段内对未来总的思考和谋划,包括发展定位、发展状况评价、发展需求条件、未来发展目标、发展途径与保障措施的布局谋划。因此,科学准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对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的建设,促进大学周边经济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有着重要作用。制定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战略时,一是应坚持开放包容理念,发挥开放国家、社会和市场的优势,按照基本的市场规律和需求,准确定位和细分市场,以高新技术和智力服务型产业市场为导向,寻求自身特色,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的需要。二是要发挥环大学区位优势,以大学技术支持和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密集型、高层次人才为基础,以商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为补充,协调联动多部门、多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环大学产业带实践基地发展的战略规划

国内同济大学环大学产业带建设初具雏形,堪称环大学产业带规划建设的范本。同济大学结合学校周边区域、产业及教育发展实际,对环大学产业带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规划重点考虑了产业带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功能定位、SWOT分析、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环同济产业带发展战略坚持整合资源、凸显特色、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合理规划、科学引导、立足自身、对接上海的原则,产业目标是通过在四条环绕同济大学的街路上集聚发展,在上海市率先建成服务高地和知识创新高地;产业定位于设计、环保、信息软件、高端培训领域,进一步推进“知识经济圈”升级,重点发展设计产业,工程咨询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科技产业集群,预计2015年,知识经济圈将实现年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在综合分析环同济产业带优劣势时,我们发现环同济产业带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同济大学在我国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在建筑领域不断培养供给人才、生产积累成果、交流集散信息、溢出行业品牌效应;同时在国家、省市研发和技术推广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以及国家一些重大标志性工程研发和设计上具有丰富经验。在环同济产业带周边,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齐全,并有多家从事研发、教育、软件、咨询、文化传媒和设计的企事业单位。但对于小型设计企业、工作室来说租赁成本和财政税收负担较重,也具有一定竞争劣势。环同济产业带按照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模式,在空间布局上考虑核心、扩展和辐射,规划了包括良好的知识、人才和政策环境,产业带既筹划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又保护中小企业权益,包括扩张产、学、研合作承载空间、规范竞争,完善支撑服务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涵式”发展的三个实现路径

(一)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1.发挥地方政府的扶持、引导及政策服务作用。

环大学产业带具有人才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密集等特点,区域内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和智力输出型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同时,以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开展招商引资,引领龙头企业入驻,扶持产业带内新兴企业;逐步使产业带形成集聚效应。

2.加强学校优势学科、基础产业和周边产业对环大学产业带的支撑。

学校是周边产业得天独厚的研发中心、成果资源中心和品牌中心,是保证周边产业可持续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环大学产业带要发展就必须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使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迅速转化成产品,形成效益,让入驻的企业都尝到甜头。

3.加强学校人才对环大学产业带的支撑。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产业的发展更是以人才的发展为保障,因此,加强学校人才对环大学产业带支撑体系建设,对促进人才、科技、信息与产业带之间的融合有着重要作用。对新办企业和创业人员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创办科技型企业、技术入股、指导学生创业等,通过在产业带设立工作室、建立学生实训基地,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方式,让更多的师生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以培养大批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从而为产业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二)深化“产、学、研、用、投”协同。

1.突出学校产业在产业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校产业为引领主体

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扩散,准确把握协同发展核心问题,带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在小微产业发展过程中,注意衔接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差异化培育和发展。

2.由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出资搭建公司化协同平台。

成立战略与投资开发公司,负责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重大项目投资和融资,一方面便于统筹兼顾各个发展要素,便于协调管理;另一方面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为基地发展创造条件。

3.出台人才流动、金融、财税、仪器设备共享配套政策。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为基地“产、学、研、用、投”协同提供人财物保障。

(三)强化“内涵式培育”体制机制。

1.强化区校协同共管。

环大学产业带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学校与所属地方行政机构的密切协作、协同共管和会商联动,动态监测产业带经济指标和典型样本,为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积累数据信息,通过多方协作,不断自我改进,使经济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供需调节和风险评价。

科学的供需调节和风险评价机制,能够及时调整优化产业供给结构,监控产业战略环境,掌握战略方向和实施情况;评价所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能力和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贡献,从而调整资源配置,支持绩优企业,用经济手段引导和整合产业带各版块发展方向。

作者:白福玉 颜益民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