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基层就业社会实践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是已在基层就业学生和基层就业单位的样本选取。本组问卷随机选取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不同学校层次和专业,共发放问卷429份,收回有效问卷429份。调查样本的分布特征为,男生为53.1%,女生为46.9%;来自于985高校的15.1%,211高校的15.4%,普通本科院校的54.3%,二级学院的6.1%,高职高专的9.1%;研究生及以上的有5.6%,本科有72.3%,专科有22.1%;从基层就业类型看,参与三支一扶计划的为5.6%,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为3.5%,参与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为8.9%,参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为13.3%,参与选调生计划的为3.5%,其他基层就业类型的为65.2%。二是单位样本选取,基层就业单位调查问卷共发放231份,收回有效问卷231份按照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的差异进行取样。三是在校大学生的样本选取。本组问卷随机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不同年级和专业,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样本分布于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三方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所需职业素养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是在基层就业大学生所认可的职业素养。调查显示,已经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认为在基层就业最需要的前5项职业素养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意识、吃苦耐劳和环境适应力,最不看重的是创新精神和领导力。二是基层就业单位认可的职业素养。基层就业用人单位最希望来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具备的前5项职业素养为吃苦耐劳、自主学习力、团队精神、环境适应力和心态调节能力,最不看重的是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三是在校大学生认可的职业素养。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认为去基层就业最需要的前5项职业素养为吃苦耐劳、奉献精神、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环境适应力,最不需要的是自主学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对已经基层就业大学生、基层就业单位和在校大学生三方面数据的比较,我们发现不论是已经基层就业大学生、基层就业单位还是在校大学生,都认为在基层就业需要大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环境适应力。但用人单位和已经在基层就业大学生所看重的自主学习力却是在校大学生最不看重的,这说明了在校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的实际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更多是从自己感觉和经验的角度去给予的评判。而单位和学生个体对于职业素养的认可侧重点也不太一样,单位更多的是希望来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能认清工作环境和调节工作心态,能安心在基层单位工作。就业的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才是他们在入职后所需要首先面对和处理的,他们更想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
2.在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不强,对基层就业形式了解不足。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意愿调查问卷中相关项目的分析,我们发现只有45.7%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52.2%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剩下2.1%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于选择去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们认为积累基层锻炼经验、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和自己喜爱基层就业是排名前三的理由。对于不选择去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们选择排名前三的理由依次是基层工作条件差、担心大学所学知识难以得到运用以及家人反对和离家较远。其中专业知识难以得到运用与实际基层就业情况比较吻合,这点从上文中已经在基层就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素养排序可见得到应证。对于基层就业形式,在校大学生最了解的三种形式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选调生。对于其他形式则了解的比较少,说明国家、政府和学校对基层就业的各种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对于选择去基层就业的预计工作时长,43.5%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到两年,41.3%的大学生选择了两到三年,这意味着假如真正去基层就业,84.8%的大学生都有工作至少两年的心理预期,表明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时常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高校可以依托各种社会实践形式去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意愿调查问卷中相关项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妨碍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城市化倾向、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导向问题以及学科专业设置偏离基层需要。对于最适合在校大学生进行基层服务的社会实践形式,37.8%的学生选择了到山区支教,31.3%的学生选择了社区志愿服务,23.9%的学生选择了到企业基层岗位实习,4.2%的学生选择了勤工俭学,剩下2.8%的学生则认为社会实践形式应该因专业而议,很难有统一的形式。对于学校帮助毕业生胜任基层就业岗位需要加强的方面,大学生们选择比例最高的三项依次为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基层就业政策宣传。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社会实践是有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基层就业现状并且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价值观,高校所要做的是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丰富社会实践形式,从而引导在校大学生提早培养去基层就业的意识和所需职业素养。
三、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社会实践培养模式的探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基层社会实践的认识。
高校加强基层就业意识教育是当务之急。而提高学生参与基层社会实践的认识是引导学生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前提。一是通过政策宣讲、会议动员,引导、教育学生明确基层社会实践的意义;二是组织典型事迹、先进榜样等报告会、座谈会,现身说法,让大学生了解基层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深切了解大学生到基层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旧媒体,宣传基层社会实践的意义,点赞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2.教学与学工协同创建一套完整的基层就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贯彻团中央精神,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基层社会认知能力。其一,开展以寒暑假为主体组织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包括: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组织的三下乡、四进社区、红色之旅参观学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其二,开展以实习基地、社团协会为载体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如结合专业开展调查研究,院企座谈会、校友访谈会、“影子工程“”生涯访谈”等。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与丰富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和内容,有重点地提高大学生专业驾驭能力。其一,通过增加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时数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数达到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学时数的25%。同时,根据各专业、各课程的特点,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争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50%以上。其二,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三,发挥学院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此外,理工科院校可以尽量扩大野外实习课程专业设置范围,多学科、多专业增加野外实习计划。最后,高校与社会、行业联手,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行业领域内的专业设计竞赛、操作技能大赛等各类型竞赛活动。行业领域内设计竞赛、操作技能大赛能使学生更好地接触专业前沿,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3.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落实、基层单位配合、家长支持的良性互动机制。
形成基层就业社会实践模式长效运行机制,必须通过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家长几方面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政府应对接受实践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政策扶持,确保基层社会实践长期性、连贯性;学校要高度重视,组织落实,克服社会实践的形式化、简单化;基层单位要建章立制,规范大学生实践管理,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力度,实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一贯性。家长应克服溺爱、袒护心理,鼓励孩子到艰苦地方,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助力孩子早日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作者:肖胜春 赖婧 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