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理性思考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之一。首先,通过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拓宽师生社会视野,也能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的有机结合。其次,通过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前景、行业发展的了解,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自觉学习意识,有利于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塑造。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部分高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专业特点,未能为学生搭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同社会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平台。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主要有“三下乡”、社会调研、参观考察、生产劳动和志愿服务等,内容宽泛但大多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据统计,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社会认知类实践比重高达68.1%,专业认知类实践只占19.7%,专业研究类实践仅占4.0%,2/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认识了解社会有帮助,但仅有23.7%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加深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归结起来,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脱节,地位被“虚化”

目前,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开展。但从实际效果看,社会实践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是学生工作、团学组织的教育内容,与专业教学关系不大。部分高校并未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例、计划安排及考核方式,还停留在活动组织开展的低层次上。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还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而由于脱离了专业背景,多数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发挥专业特长,缺乏服务社会的能力,因而实践单位对接受社会实践学生热情度不高,普遍存在应付敷衍的现象。

(二)实践课题与专业对口少,内容过于空泛

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方面加大了改革创新,但从全局来看,组织形式单一,仍然以学校集体组织为主,分散开展为辅,利用寒暑期开展社会实践,内容也以参观、社会调研和科技文化服务为主,与自身专业结合度不高,且时间较短,大学生收获体会不明显,群众受益覆盖面窄。其原因在于高校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专业集中,优势互补,智力资源充足的特点,缺乏纵向发展的改革创新,专业特点与群众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群众难以得到实惠。(三)实践过程缺乏专业指导,效果差强人意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是高校学工系统、团学组织负责落实,其人力有限,且大多数政工干部缺乏专业背景,无法对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成效评估,更无法从专业角度指导活动规划设计。加之,缺少相应激励与考核评价制度,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选题华而不实,内容专业度低,实践过程“走过场”,实践效果差强人意,群众满意度不高,学生收获体会少,起不到提高学生专业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路径选择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出发,依据学生专业、年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一)构建社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通体系

首先,高校应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而从学生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不同专业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其次,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制定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学生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其次,对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创办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设立创新学分加以鼓励。第三,高校要统一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如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打造、科研基金及配套措施等,切实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引领学生职业能力成长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旨在通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持续发展,逐步成长为地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因此,社会实践要从学生专业、年级特点出发,努力与课堂教学、与所学专业、与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方向的渗透,引导学生由参观调查访问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开展科学咨询、技术服务、市场调研等形式,逐步使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专业化,不断提高社会实践层次与水平,才能实现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的“双赢”。

1.实践教育“专业化”,充分发挥专业实践主阵地作用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旨在通过专业化的人才教育培养,向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专业化、具备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感的大学生始终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这仅依靠校内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融入到企业中,不仅可以习得更多的可操作性的技能知识,熟练其职业技能,还可以学以致用,尝试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提高其职业素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专业、年级特点,将实践活动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对低年级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和学校,开展专业性社会调研、科技下乡、生产服务等学习性实践活动。对三、四年级学生加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特点和工作兴趣,深入市场、行业、企业一线开展实验、实习、实训,加深大学生对行业、企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职业素质养成,为大学生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社会实践“项目化”,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个人兴趣和社会热点,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实践项目选题、实践方案草拟、团队组建等,然后开展项目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实践成果,从而避免以往社会实践选题一刀切、行动盲目的弊病,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思考。整个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鼓励学生带着专业问题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分析回答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如营销类专业学生既可以在校内开展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实证调查,也可以就某一地区、人群的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食品类专业学生既可以就校内学生群体食品安全常识、权益保护等开展专题调研,也可以就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某一方面进行项目调研。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调研、访谈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赢得必要的社会和职业体验,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塑造。

(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理论前瞻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能使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活动过程的专业性和实效;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如将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选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的依据,核定工作量并采取各类奖励措施,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积极性。其次,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意识,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更好服务于高校办学宗旨。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任行业、企业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将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有机结合,更好地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道路发展。因此,依托专业背景开展社会实践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践与总结,使自己成为一个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有用之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前的专业实践,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各方面能够提前了解,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情况,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作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与开创性工作的准备。

作者:王文峰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及其动力构成的环境分析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连接纽带和利益诉求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依靠市场经济建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连接纽带并没有完善,社会各主体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这种松散状态表现为社会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社会主体自身的利益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度并不完全一致。如大学生社会实践直接与大学生群体、高等院校和政府教育部门的利益诉求相关,他们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最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他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利益诉求具有选择性,即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选择行为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自我利益考量。这就使得诸如企业这样的主体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不尽相同,部分社会主体全面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不足,而只是选择性地参与其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社会主体、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由利益诉求带来的资源配置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创造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需要明确动力结构以及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合理进行制度设计来实现主体间利益的相互满足和动力的传导,激发社会各主体的动力,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持久健康地运行。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各主体参与社会活动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利益诉求的载体不尽一致。正是由于这种利益诉求的不一致,社会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才能相互交叉进而形成需求和资源交换网,才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市场经济下得以运行。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动力结构。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主体的动力分析

绝大多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都有明确的目的,或为体验生活,或为检验知识,或为服务社会,或为提高竞争能力[2],这是他们的社会需求,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源。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组织机构,推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社会、提升育人效果、获得政府认可和社会认可的需求是他们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源。企业、社会团体寄希望于通过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来挖掘优秀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良好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其职能的载体,实现组织职能是政府教育部门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的体现,也是他们的动力源。这些由社会主体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产生的动力称为原生性动力。除此之外,由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发生动力传导,可进一步形成次生性动力。社会转型期间,政府依旧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行政权力、资金、项目审批、社会考评等。社会主体有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愿望,希望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资源配置机会。比如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扩大职场人脉;高等院校希望通过较高质量的组织活动获得主管部门更高的认可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寄希望于通过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支持政府的行动。原生性动力和次生性动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体的动力,一起作用于社会主体的行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主体的动力方向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整个活动的方向性目标,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都应为这个目标开展行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检验知识、丰富经历,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高等院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是培养学生的手段,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载体。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择优选拔人才服务于企业发展。但由于各社会主体的动力源并不完全一致,次生性动力的功利属性决定了社会各主体的动力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单个社会主体的利益与整体社会的利益取向之间存在差异,甚至会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这就需要整合不同社会主体的动力方向,将各个社会主体的动力源汇于一致的方向,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主体的动力转化为社会行动的分析

社会行动是社会动力的直接表达。社会主体在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将自身的各种动力转化为社会行动,根据自身的资源或职能范围,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满足其他社会主体的需要。大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动力转化为输出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社会团体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高等院校需要将自身的动力转化为输出组织资源,满足大学生群体获得优质的社会实践机会和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效果。政府教育部门将实现部门职能的动力转化为输出权力,整合、配置和优化社会资源,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以及满足企业获得优秀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社会团体将动力转化为输出职业岗位,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岗位的需要以及满足政府教育部门调动资源的需要。

三、C市通过制度设计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

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机制正常运行,需要处理好动力结构内部的关系,即激发社会各主体的动力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处理好各主体需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互补,建构完整的动力链;整合各主体的动力方向,保持社会各主体的动力方向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需求的一致性;落实对社会各主体的需求,激励不同社会主体由需求向行动的转变。C市近年来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强化了制度性安排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优化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更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总结C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制度安排上完成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机制的支持构架。

(一)完成动力源的开发

动力源的开发也就是对人们内在需求的开发,人们的需要越强烈,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涉的社会主体多,社会需求也多,客观上要求不同社会主体在需求上有差异且互为补充,只有形成完整的需求链,才能完整地开发社会各主体的动力。C市出台了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文件,要求涉及的社会参与主体包括优秀大学生、市级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一方面能满足大学生对优质社会实践岗位的需求,也能满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组织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从制度设计上能激发大学生群体和事业单位等参与其中的动力;另一方面,双方的需求互补,再加上高等院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作为组织职能部门的参与,从大学生到高等院校,从高等院校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企事业单位,整个需求链构建完整,动力源得到高质有效的开发。

(二)实现动力合力最大化

文件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强与工农大众的感情,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制度设计上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也明确了各个社会主体参与其中的行动方向。比如,大学生到农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现状,切身感受民生疾苦,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既可以运用知识技能服务“三农”,也能增进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感情,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企业和农村接受大学生实习和锻炼,也很好地支持了大学生的社会学习过程,实现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再教育和再培养。在整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制度性的顶层设计很好地整合了参与其中的社会主体的动力方向,目标具有一致性,实现了动力合力的最大化。

(三)完成动力转化和动力分配

动力转化主要是将人的处于潜在形态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这需要人们对需求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动力分配环节不仅可以将动力分配给其他社会运行环节,还可以将动力分配到各个社会主体中去。动力分配能为动力转化提供评估的信息和条件,二者相互关联。C市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调动各项资源,给予了政策措施和财力保障。如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区县党委、政府负责选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供树苗和工具,组织当地群众与大学生一起种树。这在资源调动上支持了大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便利了大学生服务社会,促进了大学生将服务社会的动力转化为行动。同时,C市还充分考虑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难,在资金和考评方面采取了良好措施,调动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将他们的动力转化为了现实的行动。在C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设计和实施中,社会各主体的利益和需求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社会动力在各个社会主体身上都得到激发,实现了动力的优化分配。

(四)实现动力的积累、培育和再生产

反馈环节指整个动力机制输出的结果对动力机制运作产生影响的过程。将整个动力机制的过程,如动力源开发是否适度?动力转化环节和分配环节是否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反馈环节作用于动力机制的优化,通过反馈环节,还可以将输出结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辐射更多人群,将动力贮存到更多社会主体中,实现动力的积累、培育和再生产。文件要求大学生将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报告进行总结和升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将优秀研究报告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反馈的目的在于发现活动中动力机制的不足、总结经验,及时优化机制,同时完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奖励,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社会动力的积累、培育和再生产。

作者:颜其松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第三篇

1、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农村风貌

在农机合作社进行参观活动时,合作社配备了大型先进拖拉机、收获机、植保机械、深松整地机械、气吸式播种机、秸秆打捆机,灭茬机等;马铃薯合作社配备了大中型拖拉机、耕整地机械、马铃薯播种机、中耕机、喷药机、打秧机、挖掘机、收获机和运输车等;保护性耕作合作社配备了适合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的农机具。建立农机合作社有许多益处,一是可以解放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多渠道致富增收。二是通过大型农业机械的耕种收割,可以避免耕地土壤板结、保水保墒能力差、作物产量不高、抗灾能力弱的问题。为农民解决了以前少量土地产量低的问题。保护了生态,促进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社区普法,法律走进人家

近年来,有极少数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因此造成一些农民认为:法律条文讲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法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套,学法无用,由于这种有法难依、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积极性。并且当前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由于其范围广、人员多,文化层次差异大、组织程度低,始终是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志愿者们对农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普及关于土地法及婚姻法的宣传,关于土地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对于婚姻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解释包括婚前财产,结婚年龄,婚后财产。并对适婚年龄的青年进行了广大的普及和具体事例的展示,有了很好的效果。

3、特色活动:环境质量检测

在检测活动之前我们知道:空气质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小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秸秆焚烧等。农村的发展、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当我们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之中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迁移到在新农村建设中,乡下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周围环境最大化不受其影响是我国发展中应重视的问题。所以在此次三下乡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与之相关的特色活动,及对农村环境相关项目的检测。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帮助本专业的大学生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流程,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全面能力素质,还能弥补在农村环境检测方面的不足,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农村的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检测项目如下:

1)在河道,田地等地进行对重金属的检测。收集土地样本,准确检测所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

2)在居民生活地进行空气质量检测,通过与村民的合作调查检测出生活空气质量。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们认为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这次检测活动让我们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的增长势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我们的河道,湖泊。因此,对农村水源的监测工作也势必成了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对水样各指标加以分析实验,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对于农村来说,正确意识到环境污染。同时,增强人们保护环境,优化农村环境的意识。暑期社会实践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让我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力所能及的为社会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们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但是我们珍惜活动中度过的时光,在其中努力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那云浩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