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形式的创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形式的创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形式的创建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管理采用的是在各专业的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分治模式,每种专业的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培训、教案编写、检查评估等工作都由教指委统一协调安排1。目前已经开设的专业均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置方案,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以此为蓝本,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方向对培养流程加以规划。我们通过对省内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上海、广东等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经过分析,认为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基本培养指向是锻炼研究生的专业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沿袭的是“重学轻术”的学术本位取向,对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取向的重视程度不高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虽然在教育体制上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进行概念上的区分,但在具体管理和培养实践中还没有充分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规律,在培养过程中较多地移植了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由于学生自身在职业背景和实践条件方面存在较强的优势,往往对实践教学的依赖程度相对偏低,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则以校内资源为依托,培养单位在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及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进行规划时,往往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蓝本,并未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需求,制订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案,造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质化。

(二)实践教学与职业需求相脱节

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实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专业学位的实践教学必须以职业取向为根本出发点,这一核心教育理念必须贯穿于培养的各个环节,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专业学位教育缺乏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规划与构想,课程讲授只局限于理论的介绍与思路的讲解,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过程存在理论课程占据主体,课程实用性被无形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而治之,二者各自为政等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优秀的生源、良好的培养条件和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缺一不可。目前,大多数的专业学位教职委在专业设置方案中对“双导师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学校安排理论造诣较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论文选题等等,同时还应安排一名校外的实践导师,协助校内导师指导论文,在研究生实践期间给予必要的辅导。理论上说,这一制度能够密切师生之间和校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但在操作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工作指向是进行教学和科研,所谓的“丰富实践经验”只是虚化的描述性词汇,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大多数院校无法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中去,专业学位导师往往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而校外导师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只是形式上的辅助,并没有实质上的指导意义。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化构建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该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彼此相互制约的结合体,要构建科学合理、特征鲜明、运行良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对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既要从宏观上树立实践教学的理念,也要关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此外更要依靠完善的评价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明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是培养具备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环节。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必须树立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摒弃长期以来重学轻术的传统教育思想,变课程教学主体化为向实践求真知,变教师主体化为学生自主创新,变成绩主体化为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设计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循环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二)构建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时间教学模块,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首先通过理论课程学习模块,让研究生对本专业的理论体系形成深入理解与认识,初步具备参与实际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明确在实际生产、管理和服务中的理论指导的目标和意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基地教学、专题报告和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块,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在实践教学阶段,需要将学校与教学实践基地等不同载体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融合和优化。

(三)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与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的通识教育具有本质差别,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一方面更注重于培养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创新性培养,是具有职业导向性和针对性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知识储备、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注重于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参加实际生产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提升研究生的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际工作中,既要面对本专业领域,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出复合型特点,在教学内容要体现特色,设置实训性、设计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开展案例教学、仿真教学、模拟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四)建立专业学位实践基地

教学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培养力量,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依托校内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科研条件,具有一定科研项目支撑的研究所、实验室,开展校内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本形式,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将实践基地在管理实践、生产实践以及科研实践的典型案例进行融合到研究生教学培养环节。

(五)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政府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及社会要保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投入,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和超前化的投入保障机制,深化专业学位教学改革和实践基地建设,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政府行政管理以及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监督指导职能,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和管理。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加强与行业和企业联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学改革、加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一整套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能够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过程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刘明杰 李楠楠 单位:辽宁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