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问题与路径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服务—学习是美国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其主要依据教育目标与社区需求统一的原则;知识传递与技能、价值传导同步的原则;反思性原则;互惠性原则等。通过服务—学习的特点反观我国高校当前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则体现出教育目标不强、实践过程协调力差、实践成果多但成效并不显著等问题。通过对于美国服务—学习方式的探究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我国高校当前社会实践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高校
当前我国高校在组织的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活动形式越来越新颖,但随即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比美国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模式,分析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探索美国服务—学习模式对于我国高校改进社会实践机制的现实性。
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概览
美国的服务—学习源于1961年由美国总统建立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和平队(ThePeaceCorps),意在通过派遣受过训练的志愿者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改善贫困现状,促进世界和平[1]。1967年RobertSigmon和WilliamRamsey在南区教育委员会(SouthRegionEducationBoard)的报告中,为了便于描述当地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实际需要的活动而采用了service-learning(服务—学习)一词。自此,美国拉开了关于服务—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序幕,至今仍然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肯德尔(Kendall)就曾指出,有关服务—学习的定义从文献上可以找到147种。1990年,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服务—学习交流中心”(NationalService-LearningClearinghouse,NSLC),意在为服务—学习提供各种信息和指南,是美国全境内最全面的服务—学习资料库。其官方指出,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融合社区服务活动、课程学习与结构化反思,丰富参与者的学习体验,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并促进社区发展[2]。
(二)服务—学习遵循的原则。服务—学习一直沿用至今并在全美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因为其在推广过程中始终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目标与社区需求统一原则。第二,知识传递与技能、价值传导同步原则。第三,反思性原则。通过服务—学习内涵的厘定可以看出,服务—学习与我国当前高校普遍进行的社会实践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其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时间,以对服务经验进行结构化反思[3]。第四,互惠性原则。
二、以服务—学习视角审视我国高校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虽然人类社会对这三大职能的认识有先后之分,但在本质上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组成高等教育整体运作的基本元素。现今,随着高校对科研和教学的逐步完善,高校必须强调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实践的联系,以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4]。
(一)实践设计“政出多门”,教育目标不强。当前我国高校各级各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五花八门,新生往往对于各类活动眼花缭乱。当前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政出多门”,虽然活动组织有声有色,但是有些活动和教育的目的性不强,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参与其中的同学而言仅仅是为了参与而参与,而且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功利化色彩:如为了奖学金的评定、为了入党的考察等等。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没有切实的以社会多方的需要为出发点。
(二)社会实践的协同力不强。当前,无论是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的社会实践,还是培育大学生品性的社会实践都涉及高校与对接单位、社区等进行对接。表现为高校社会实践中协同力不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高校与校外对接组织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导致活动随意性较大。在服务—学习各个项目中,无论项目服务的时间长短,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考核标准等一系列项目制度支撑,高校中负责服务—学习的中心在项目设置、实施、评估、激励多方面都会进行有机协调和监督。其次,课堂设置与社会实践匹配度差。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不同于其他的志愿团体和一般的组织,其可以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智库优势。
(三)社会实践成果多但成效并不显著。我国高校各类实践活动,对于活动的总结往往只是由活动中的负责人、负责老师来撰写,撰写的质量和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而国内高校社会实践的真正参与者很少进行反思和总结,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自身从价值冲突到价值趋同的过程。
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具体改善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统一规划、管理、协调。在对广大高校在校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划时,可以借鉴美国服务—学习设计的思路:首先,为避免“政出多门”的问题,将学校各类学生实践进行调整和整合,统一负责学生各级各类社会实践;其次,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基于社会需求与学生专业学习的匹配度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第三,在社会实践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活动的结构化[5]。
(二)社会实践的制度化落实。在服务—学习模式运行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是“有章可循”,但在我国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制度化的规范,也就没有责权的划分。对于高校的社会实践要在制度上有所突破,推行第二课程成绩单、体育素质成绩纳入考核、校政企合作明晰标准等制度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实践与课程相对接。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是其自身所学知识与实践相对接的过程,而我国高校普遍比较注重知识的传递,轻视实践中所需技能的传递。对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价值取向而言,并没有有效发挥高校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智库优势[6]。因而,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应与课程设置相配套,有效探索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路径,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付出也有成长和收获。
(四)注重固化成果的基础上增强对于活动的反思。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设置的初衷和美国服务—学习模式的发起如出一辙,都是旨在通过各类实践平台的搭建,这一切不仅源于对于活动成果的固化,还要源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同学对于活动过程的客观、理性的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升华实践,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本文通过对服务—学习的教育模式的研究巩固增强教育目标、实践成果、协调能力,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实践的联系,不断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于洋 单位:济南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