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与中国古代“践行”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有着深厚的渊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国家情怀;有利于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塑造优良品质;有利于培养创新合作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自1997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活动拉开帷幕以来,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越来越被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各大学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体验民情,提升自我。近年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日益突出,尤其在塑造大学生个人品质方面发挥着明显作用。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进一步剖析社会实践在塑造大学生个人品质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丰富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关于“社会实践”的定义,各学者均有独到的讲解,在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中也有论述。其中较为系统的是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它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阐述如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以及“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1]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分支,与课堂教学实践相对应,它主要指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以团队或者个人形式自觉主动开展一系列社会活动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群体与国家社会的黏合度,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实现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古代“践行”思想
我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学习和教育从来与“行”和“践”都是紧密相连的。古代诸多文人的思想中都蕴藏着“践行”的理念:孔子曾带领门徒周游列国,领略各国的风土人情,考察不同的政治制度,亲身体验和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荀子曾强调“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实践,实践了,也就掌握了知识的精髓;韩婴认为“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朱熹在《礼记•中庸》中提到,做学问的最高层次是实践,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王守仁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中也处处蕴含着“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践行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促进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一切客观事物的最初认知都是来源于实践活动。实践通过影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造人的思维,优化人的身体素质,促使人类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人类社会的前进实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类总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中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知,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这两者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可以说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唯一途径。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主要局限于课堂书本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处于感性的认识阶段,在改造社会、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接触新鲜事物,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获取最新知识和认知未知世界的来源。
(三)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被马克思在诸多著作中论述过,也频繁出现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谈到了教育对生产劳动的社会意义以及两者存在的紧密关系:“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2]我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有关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论述。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提到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改革开放后,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在社会劳动中学到真本领。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以来,在各大重要会议中多次谈到立德树人,他认为,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离不开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新时代的大学教育,更要坚持不懈贯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开展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国家情怀
一是国家由远而近。“国家”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是神圣而遥远的,他们热爱祖国,但是对国家的认识却又很模糊。在目睹企业生产流水线、实地考察城市和农村的建设实况后,学生才明白,原来国家就在自己身边,他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国家发展的脉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也认清国家在前进中的不足,大大增加自己肩负建设国家的那份使命感。二是人民由虚而实。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深入国家各个领域,接触各行各业的群众,“人民”,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如今在他们心目中是那么的现实、具体、鲜活。三是重新认识干部形象。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基层干部,有的干部顶着烈日联系贫困户,有的为了扶贫工作经常1个月才回一次家,有的为了整理扶贫材料忘记吃饭……大学生认识到,更多的基层干部都是在踏踏实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四是使命由空而实。炎炎夏日,奔跑在田间地头,行走在大街小巷,汗水和眼泪加深了他们对责任和理想的感悟,双脚的疲惫告诉他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依靠双手去创造美好的家园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塑造优良品质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厚,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象牙塔里,身上难免有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抗压能力弱等毛病。参加社会实践,暂时脱离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他们重走红色革命圣地,缅怀先烈,了解烈士们的艰苦奋斗岁月;他们慰问贫困户,为贫困人民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所落泪;他们为了完成社会实践,在希望小学打地铺,自己动手煮饭……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感动和艰辛使他们明白什么是艰苦,什么才叫奋斗。这些实践中学到的锲而不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不断指导和激励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教育经历。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平台开展,具有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启迪创新思维的作用。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人脉圈子组建团队,队友一般来自多个年级和不同专业,然后一起讨论撰写实践方案,最后共同完成实践。在实践团队里面,学生要与不同年级、专业、性格的队友打交道,统筹兼顾、沟通协调能力无形中得到锻炼,他们会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实践方案的拟写必须充分考虑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实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活动的具体日程如何安排更加合理?等问题,不断的思考、讨论比起在课堂上填鸭式的做练习题更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新问题的解决又不断促进学生的应变能力。因此,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培养合作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作者:廖小霞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