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与专业社会实践育人分离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政课与专业社会实践育人分离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政课与专业社会实践育人分离现状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由于学科的专业距离,在育人工作中多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况。因此,必须同向同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效应,实现二者教学元素和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融入专业社会实践,是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社会实践的“项目立项精准化、项目策划程序化、项目实施专业化、项目总结平台化”模式能够确保项目各阶段育人目标实现的同时,从整体上提升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社会实践;协同育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P376)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P378)当前,从整体来看,一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还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一方面思政课在孤军奋战,另一方面,专业课或茫然不知从何做起,或不以为然,没有更好发挥好专业课立德树人的功能。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要在师资、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手段上互相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合力。思政课教师全过程参与专业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和专业课融合发展,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本文试图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社会实践育人分离现状出发,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专业社会实践的积极效用,并尝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融入专业社会实践的协同育人模式。

一、思政课与专业社会实践育人分离现状及困境

思政课与专业课分属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实践中二者在教学内容、方式和师资上很少或基本上不存在交集。思政课的专业方向与学生专业实际距离较大,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还有待增强。同时,专业课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立德树人作用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1.思政课与专业教育相协同前行还有待提升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广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达成这一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P378)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学科距离和教学方法的原因,思政课教学内容还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较少。同时,高校普遍且长期存在着有限的师资与庞大的学生群体之间的矛盾,客观上造成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深入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有时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实际和困惑,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增进感情,实现思想引领的重要途径。思政课现有的实践形式主要有课外阅读、观看视频、参观、考察等。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主要作为观众而非实践主体参与其中,缺乏真正的实践及其体验。少数学校和教师探索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但却因零散、缺乏组织性而效果不甚理想。更有甚者,部分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课内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师资不足、安全考虑、时间难以统一、经费落实困难等,其中核心问题是社会实践基地的缺乏。现有思政课实践基地多是博物馆、纪念馆等,与专业社会实践基地没有形成共享共用。理论上的隔离、情感上的疏离和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思政课教学急需拓展教学空间特别是社会实践空间,以打破孤立而行甚至孤掌难鸣的境地。

2.专业课社会实践中思政课教师缺位而育人作用发挥不足

相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而言,专业课社会实践一般有较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专门的实践经费和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总体来看,由于缺乏思政课教师的参与,专业课社会实践育人作用具有片面性、非自觉性和不可持续性等特点。片面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P12)简而言之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此,高校的各类课程都应该以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共同提升为教学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在部分专业课教师中存在一种模糊的认识,似乎专业课程只需要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即可,价值情感目标是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政课的专有工作。这种误读直接造成专业教师在课堂授课和社会实践两个环节对价值情感教育的忽视,表现出育人作用的片面性。非自觉性。自觉性是一种基于对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把握而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自主自愿地追求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包括认知和行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性行为,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内化和外化的过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对社会实践具体的育人目标、内容、规律等有充分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筹划并付诸实施。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备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谙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师相对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就不能更好地充分挖掘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元素,不能系统准确凝练出社会实践的具体价值目标、价值内涵和实现途径,缺乏育人自觉的认知前提。相应地,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参与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有正确清醒的认知,也体现出非自觉性特征。不可持续性。专业社会实践育人的非自觉性直接导致育人效果的不可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化和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育人效果的持续性建立在认知和行动的多次循环往复、辩证运动的基础上。由于缺乏明确的自觉,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诸如实事求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科学发展等价值情感体验具有感性、偶发性、短时性、模糊性等特点,没有上升为稳定的理性认识,对未来行为的指导作用极为有限,从而表现出不可持续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社会实践的积极效用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造成的育人困境彰显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社会实践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必由之路。

1.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思政课融入专业课社会实践最为直接和显性的效用就是能够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如前所述,师资、经费、实践基地等的严重不足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虚化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社会实践,能够在基本不增加师资和经费情况下,将专业课社会实践基地同时转化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任务,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计划地独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实现“一次社会实践,两个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对于专业课社会实践而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参与也弥补了理论指导不足的问题。

2.有利于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融合

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仅仅指专业课与思政课并行不悖,更重要的是二者的融合发展,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社会实践,有利于实现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全方位融合。一是师资的融合。社会实践中,通过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规律等的交流,开展深入合作,思政课教师成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也成为拥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专业课教师;二是教学内容的融合。通过提炼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元素,并与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对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设计,实现思政课实践中融入专业特色,专业课实践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三是教学过程的融合。社会实践的不同阶段承载着思政课和专业课双重的教学任务,并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最终共同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四是教学效果的融合。实践教学的推进过程同时也是教学效果不断实现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融合性决定了教学效果的融合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实现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同时在价值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3.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P378)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和有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融入专业课社会实践,广阔社会都成为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大课堂。同时,专业课社会实践由于有了思政课教师的参与,弥补了理论支撑不足的缺陷,有利于解决专业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片面性、非自觉性和不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升专业课育人实效,从而极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深化了思想引领的作用。

4.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提升育人效果

在社会实践中,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实现三方的共同成长,从整体上深化育人效果。一般而言,思政课教师由于缺乏其他专业课知识,难以联系其他专业课实际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参与专业课社会实践,主动学习专业课知识,了解相关专业领域重要的人、事、物等,扩充了视野,充实了教学资源。由于近距离接触学生,思政课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和思想困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对于专业教师而言,社会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升育人能力。对学生而言,通过与教师进行即时深入的思想交流甚至碰撞,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同时,学生在与老师的朝夕相处中,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易于从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教诲。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社会实践的协同育人模式

社会实践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策划、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等四个阶段。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融入专业社会实践也涵盖上述四个阶段,通过构建项目立项精准化、项目策划程序化、项目实施专业化、项目总结平台化的模式实现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精准化。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对象、项目目标和项目内容,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等。这一阶段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社会宏观背景、项目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项目对应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等充分把握,进而精准确定本项目的整体价值目标,以及后续各阶段中的具体价值目标,实现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目标的精准化。项目策划程序化。项目的策划是对立项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涉及项目成员组成、项目的分工和职责等。项目策划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本阶段要严格遵循相应的程序,坚持民主原则、公平原则,体现科学精神和契约精神等,指导教师要适时指导和帮助学生遵循相关原则和精神,在策划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实施专业化。项目实施过程是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体现了专业知识的专业化特征,同时,本阶段也是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合作精神、甚至利他或奉献精神等的关键阶段。思政课教师要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充分挖掘本阶段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定期召开分享和阶段性总结等活动,让学生谈体会,树典型,找问题,将各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为。项目总结平台化。项目总结是进一步梳理、明确育人过程和结果,强化育人作用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知识、能力和价值情感三方面的体会与收获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的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糊的、自发的、感性的认识逐渐走向清晰、自觉和理性,理想和信念得到进一步确证,并使之成为自己今后行为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对之进行理论指导,同时,为其提供交流宣传的平台。比如,组织校内的公开展示,成立优秀典型宣讲团,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等。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同向同行,需要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从机制体制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突破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封闭与孤立,这是一个长期的甚至艰难的过程。可喜的是,若干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已经和正在进行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发展的初步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开展了“大思政”“课程思政”等相关工作。完整理解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必须坚持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双向融合,即进行融合专业特色的“思政课程”建设和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和“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汪琼枝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