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心得,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传统“机械记忆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教育目标体系中的价值逐渐降低,也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政治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呈现。本文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科育人价值出发,对高中思政课程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路径进行了思考:教师要关注课程核心观念,确定活动目标;活动过程要指向活动目标,能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合理设置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以评促学育德。
1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对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提出新要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计算机对于数据处理的智能化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快捷,随着社会分工转化,传统的“机械记忆知识”的劳动价值减弱,新型人才的定义也在改变。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挑战,OECD进行了“核心素养框架探究”,并根据“DeSeCo”项目给出的核心素养最终报告《KeyCompentenciesforaSuccessfulLifeandaWell-FunctioningSociety》(指向成功生活和健全社会的核心素养),定义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拓展了核心素养框架。[1]我国林崇德教授带领团队探索核心素养框架,指导各学科的新课程编制,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其中高中思政学科基于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理念,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呈现,这意味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社会实践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知识的情境性要求教学活动中知识教授的情境化,知识的情境化有两种主要途径:通过语言这一符号和模仿的动作给单薄的知识以生活化的情境;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知识以真实的社会情境。而语言描述在体验性上远不如实践经历,所以,社会实践活动在使知识情境化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应该追溯到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成长”理论,在杜威看来,儿童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主动创造性,学习就是在活动中实现经验的内化。维果茨基认为,能力在内化之前首先是在人际情境中出现的,更有学者认为现今学校教学,有时甚至忽略了“发展是在社会中实现的”这一现实。[4]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社会需要儿童掌握的是能够应对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情境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借助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
2.1社会实践活动呈现生活实际情境,具有真实性
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培养水平之所以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大部分是因为传统学校教学活动脱离真实生活,学生没有获得“真实的学习”。“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5]意识是物质在头脑中的反映,人不能够想象出从未接触过的东西。青少年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期,与成人不同的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6]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通过对真实的问题情境的思考和探寻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实情景,提供抽象逻辑思维的感性经验基础,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提供典型案例,能提高学生的事件概括和言语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关注学科相关现实和社会问题,提高公共参与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2为抽象知识提供情境支撑,是学科知识的巩固、拓展、深化
开展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拓展视野,并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深化对某一个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指出,知识不能被强制灌输,学生是作为主动选择知识的主体存在的。现代学校教育以知识自身的逻辑来划分学科,知识之间壁垒分明,没有相互联系,学科知识本身是从具体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情境性特征。教师想使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情境性支撑,实现知识结构与生活情境的结合。人的头脑中的一切知识,都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因素的影响下自主构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搭建脚手架,提供学生建构主体知识、技能与情感的经验基础。
2.3在实践中践行道德行为,培养稳定的道德行为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7]德育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回到道德教育本质的问题上去思索。道德是什么?怎么教?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头脑清楚地开展道德教育工作。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说:“知识就像技能,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学会。”现代道德问题存在的矛盾是,人们有时明知道德准则,却不践行;而做出了高尚的行为,其背后是因为有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支撑。[8]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中难点在于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高尚的道德行为是需要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作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没有脱离实践就产生的认识。由此,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要实现学生品德的内化,对学生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须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道德行为自觉践行的行为模式。
3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设计路径
3.1教师要关注课程核心观念,确定活动目标
布鲁纳提出,教学就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抓住学科中的核心概念,与学生认知心理发展阶段特征相互配合,帮助学生将核心概念与相关知识相互关联。高中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也应遵循这种关联逻辑,要求教师整体把握高中思政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呈现、学业评价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占据比较多的课堂时间、社会资源,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应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审慎地谋篇布局,深入理解高中思政课程理念,理清课程思路,掌握教学重难点,设计社会实践活动。
3.2活动过程要指向活动目标,能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实际活动操作中,高中思政课教师应具有目标意识,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逻辑明确、简单易懂,降低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的难度。让学生具有目标感,能够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效率。活动前教师应将目标告知学生,并提供给学生可能需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目标查找资料、寻求可能的社会帮助、学习制定调查计划,形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元认知计划、监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既能避免学生无法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深入思考和学习,又能在活动中教授学习方法策略,达成育人的目标。
3.3合理设置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以评促学育德
评价具有反馈与激励的功能,恰当运用评价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并不能完全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测试出来,高中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培养的素养更多需要教师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式,设置学生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目标(不论是测验性表现、论文性表现还是展示性表现),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效。这种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通过学生行为表现判断其知识与品德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笔测验的不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支持,给出活动后的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并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原则,升华主题或者情感,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观念点。
作者:朱志芸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