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路径

【摘要】文章分析了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的不足及其原因,探讨创新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的路径:立足多元主体,实现联动管理;加强价值观引导,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实现成果提升,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路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加课堂以外的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以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民族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面向民族地区,成果也将惠及民族地区。科学管理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健康、有序、深入、可持续地发展,将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的不足

民族院校的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其他高校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管理观念、管理形式和管理机制。但在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1、“民族特色”不够明显民族院校有着特殊的教育客体、特色的活动内容、特定的教育目标。民族院校教育应重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研究出既符合大学生普遍特点,又适应民族院校学生特殊情况的管理模式。目前,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与其他高校相似,管理的普遍性较明显,但还没有明显的特殊性,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也没有充分利用其优势。总体上说,社会实践管理未能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管理。2、与民族地区双向互动性不足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可以互通有无的,民族院校可以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民族地区也可以为民族院校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践的资源和环境。目前,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民族地区的双向互动性还不够。首先,民族地区给学校管理提供支持不足。缺少民族地区管理上的支持,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民族院校学生实践对民族地区的贡献不足,很多实践活动仅仅是浮在表面,对民族地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3、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不足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是民族院校重要的教育形式。只有将其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开展,才能真正实现其“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及服务民族地区的目的。目前,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机制还不够完善,长效性不足。部分院校只在寒暑假开展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对于民族地区的相关研究和发展未形成有效长期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影响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永续发展。

二、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不足的原因

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是由学校、民族地区以及学生等诸多因素导致的。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民族院校也是如此。第一,学校素质教育换汤不换药,开展实践活动功利性太强,仅仅以此作为学分的依据,导致学生对于实践活动不重视,仅仅满足于“挣学分”。第二,学校未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目标体系,未与教师业绩考评挂钩,使得教师不重视学生社会实践。[2]另外,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力度不够,也会影响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

2、民族地区支持力度不足

民族地区作为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地点,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社会实践的资源和环境。但民族地区通常是偏远落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处在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落后的经济、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民族地区无法给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物质支持;部分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当地支持学生社会实践造成了困难;民族地区人民落后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社会实践造成一定的影响。

3、学生缺少社会情怀

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项需要各方面配合的系统工程,学生自身的局限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使得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少社会情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功利心较强,有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学生重视个人收获,忽视了社会责任。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缺乏面向社会的眼光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以此种心态参加社会实践无法实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更不能实现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的宏大目标。

三、创新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的路径

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良好时机,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必不可少的课堂,也是民族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民族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学生实践管理,使学生社会实践更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立足多元主体,实现联动管理

任何一项学生社会实践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组成,核心的主体一般是学校、学生和社会。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针对民族地区,其核心主体一般为学校、学生和民族地区。在以往的学生社会实践中,忽视了多元主体的存在以及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导致学校积极性强,民族地区和学生的积极性弱。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社会实践主体多元化,考虑各方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寻求民族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有序发展。要改变以往学校为管理单一主体的现象,积极发挥民族地区的管理作用。利用家长、网络、媒体等多方资源,实现对学生实践的创新管理。寻求各方参与的结合点,实现联动式管理。

2、加强价值观引导,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学生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给管理带来直接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责任人,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建设者。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其认识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从思想上重视社会实践。学生树立起为民族地区服务的责任意识,能使社会实践的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现成果提升,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以往很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社会实践完成后没有将实践成果进行整理和提升,以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参考。学校必须在学生社会实践完成后实现实践成果的提升,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如学校可以将学生调研的成果进行分类汇总,经专业老师指导修改,形成较高水准的调研报告或论文,或争取省部级及国家课题的资助;或将调研成果集册出版,引起社会重视;或将调研成果及时反馈给民族地区政府,成为当地政府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管理机制是指,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过程中,能有效了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并能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管理模式和体制的总和。[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能实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完善实践—课堂教学体系。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实践与课堂紧密结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将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中,使老师和学生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其次,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必须加强与民族地区联系,坚持合作建设、共同受益的原则,调动民族地区的积极性,给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稳定的环境。同时,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更能通过社会实践助力民族地区发展。最后,学校与地方共同保证实践经费的投入。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以往的社会实践,学校是经费投入的主体。学校和民族地区应在能力范围内,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均提供经费支持,有效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任强,王嘉.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构建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3.

[2]王武宁,梅爱冰等.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6.

[3]俞松坤,王晓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

作者:祁琼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