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实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我国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数十年来,互联网技术逐步融入实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建设与发展,同时提升高校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将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当前社会实践活动中新的运作模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实践;对策分析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高校大学生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改革社会实践的旧模式,创新适合当下互联网时展的社会实践新模式。互联网技术既可以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手段,也可以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一些问题,探索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方式,是当前高校相关机构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问题
1.互联网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随之逐步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但由于高校对互联网服务基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加之大学生对互联网技术服务基层单位的认识还不够,导致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1)志愿者网络意识不够高,创新能力缺乏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还未参与社会工作,对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知识不够了解,缺乏生产生活的相关经验和知识技术,同时,在积极开发互联网基层服务项目方面积极性不够高。高校社会实践组织部分需要广泛宣传,主动调动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志愿者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水平,以更加扎实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更好地帮扶社会基层的建设与发展。(2)互联网技术缺乏,校企合作存在困难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对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深,需要鼓励指导教师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发展。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和技术,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高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科研和实践项目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投入不够,活动开展困难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大学生的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组织工作主要由高校团学工作部门负责。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于团学活动经费,导致实践活动经费有限,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制约。而“互联网+”专项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较高水平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志愿者的知识技术培训、专家的引进、指导教师的培养、互联网设备的购置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才能推动互联网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互联网+”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分析
1.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基层宣传力度
高校需要加强志愿者的新媒体知识宣传,并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向基层宣传新媒体的社会辅助作用。高校团学活动部分通过网络方式、宣讲会、报告会、座谈会、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广大学生群体传授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帮扶功能,激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基本的互联网技术,并通过特定的形式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在宣传工作环节注重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让志愿者们切身体会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力量。在社会基层宣传环节,注重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实际帮扶作用,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在层单位开展宣讲活动,生动直观地展现新媒体技术的现实作用。还可以通过一些成功的社会实践案例,向基层单位进行进行介绍学习,进一步证实新媒体技术的真实作用。
2.选拔优秀志愿者,开展互联网创新实践培训
高校“互联网+”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志愿者,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意识与知识技术是决定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选拔志愿者后需要开展互联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针对不同的服务单位和需求,对志愿者团队进行专项培训。只有志愿者掌握了专业技术才能更好服务基层单位,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困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3.向基层输入互联网知识与技术
“互联网+”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实践走进基层企业,向社会基层输入互联网知识与技术,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基层宣传力度,增强基层民众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高校可以从大学生群体中选拔互联网基础扎实的学生,组建大学生“互联网”专项社会实践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社会帮扶活动。例如,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实践团队多次走进淮南市的农村企业,为农村企业开发APP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制作农产品宣传网站,开展校企合作,促进知识技术的更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志愿者的社会经验,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也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智力支持。
三、“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
1.开展基层互联网实践项目研究
高校可以鼓励指导教师、大学生积极申报社会实践类科研项目,将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以科研项目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国家政策支持是开展活动得到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同时将知识理论送到基层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例如,几年来,国家大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申报运作,提升了大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形成了优良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高校可以鼓励大学生申报互联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类项目,努力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
2.开展“互联网+”社会实践校企合作机制
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功能,需要人才、知识与技术的支持,高校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重要基地,但是紧靠高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还是有限的。高校应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相联系,做好交流合作工作,将先进企业的科技引进高校,让大学生走进企业,学习先进互联网技术,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校企联系既是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知识与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积累社会工作经验的重要方式。例如,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与多家软件培训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寒暑假时间输送大学生到培训机构开展计算机知识专项培训,与多家互联网公司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实现知识和人才的互惠互赢。
3.完善“互联网+”社会实践定点帮扶制度
高校定点扶贫是国家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高校师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有效方式。高校以贫困学校、贫困乡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对口帮扶单位,建立定点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输入互联网技术和必需设备开展社会帮扶活动,既能巩固大学生的互联网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又能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爱心奉献意识。根据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乡村企业对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特定需求,高校组建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定点帮扶单位开展校企合作或校农合作活动,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真正的运用到社会基层去,推动社会基层的建设与发展。总之,“互联网+”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培养一批思想意识较高、具备先进新媒体技术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是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永利,于海印,赵娟.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9):27-29.
[2]梁亚民.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4).
[3]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
作者:冷金兰 周谋昭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