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民工社会管理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农民工社会管理不仅关乎到农民工自身权益,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也可有效反映出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效,故十分有必要强化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作质量。基于此,对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探讨,针对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推进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管理;突出问题;政策建议
1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农民工进城务工虽然有助于帮助城市发展建设,但和城市居民群众难以避免会产生一些利益矛盾与冲突。高效的农民工社会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引导农民工和城市群众利益和谐发展,保证农民工和城市群众权益均衡,消除农民工城市务工的阻碍和隔阂,缓解农民工和城市管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协调、梳理农民工和城市其他层级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
2.1农民工流动性大,难以有效掌握人口信息
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这是导致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作难的一项重要问题,特别是对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学历更高,自身价值观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明显变化,产生了更高的职业追求。这种背景下,新一代农民工会出现更快速、更复杂的流动性,他们会在各城市的各个行业流动。基于此,新时期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必须紧跟变化,充分考虑到流动性大的问题。但受到户籍制度、农民工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经验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快速流动的同时,很多农民工无法有效实现户籍随人走,这就导致农民工的流出及流入所在地的政府部门难以及时把握农民工的人口信息。政府开展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配置资源等工作都需要以明确人口信息为前提,可见当前流动性较大、人口信息无法实时掌握等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工作。
2.2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的问题
开展农民工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目标的实现效果仍有待提升。在就业方面,当前农民工的知识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职业期望高,但实际就业效果来看,农民工的薪酬低、劳动强度大、环境差,无法达到农民工的就业预期,这也是造成当前农民工流动性大的一项重要因素[1]。在生活方面,如职业病多发、农民工的子女无法获取公平的教育资源、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等都有待提升。农民工人群属于弱势群体,在权益受到损害时,如欠薪、劳动纠纷等,目前政府方面没有为他们构建一个完善的维权渠道。为改变这一现状,如仅通过政府部门是不够的,因为农民工群体数量众多、遍布各个行业,政府部门所能顾及的方面有限,同时农民工自身的法律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除了政府设置的相关维权渠道外,还呼吁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到农民工的维权工作中。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组织,在帮助农民工维护权益这方面仍显不足,这也正是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突出问题。
2.3缺乏有效的农民工社会矛盾及利益冲突调解机制
大量的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他们获得的权益、利益分配低于城市居民时,就会出现剥离感,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居住、子女教育压力更大,因此当出现矛盾时,没有完善的调节机制、解决渠道。此种情况下,很多农民工会求助亲友。借助乡族关系往往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还会激化矛盾,带来社会风险。缺乏完善的农民工社会矛盾及利益冲突调解机制,不仅不利于保障农民工权益,同时也是危害社会安定的突出性问题。
2.4农民工难以完全融入城市,存在隔阂
造成农民工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无法获取公平的正当利益外,还有一定程度的因素是来自农民工自身。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加上交通方便、教育普及、信息通畅,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这种趋同使城市居民对于农村同胞的歧视也越来越小。但一些农民工却不积极融入社会,不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无法享受社区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不重视维护自身权益,所以这种城乡隔阂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农民工自身,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加强对农民工的引导工作,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实现自我发展,但从现状来看,这方面的工作显然还不够。
3改进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3.1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工社会管理提供基础
当前,农民工流动性大,导致政府部门难以有效掌握农民工的人口信息。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改善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当前的网络信息技术具备实现这一管理效果的基础,可引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及时反馈流入及流出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同时,可以构建负责人口流动信息管理的专职部门,并强化各部门的信息交互,及时掌握人口流动信息。为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建议追减剥离以往倾向于城市户口身份的福利功能,改为城乡居民共享,实现服务均等化。
3.2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机制
新时期的农民工思想活跃,对于利益有更多诉求,他们外出务工不仅是为了保障生存,同时也有较强烈的发展期望,并尝试融入到城市中[2]。此种情况下,政府部门要也紧跟时展,及时转变思想,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积极制定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如减少城乡用工制度的差异,并对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帮助他们的子女解决教育问题,并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可以培育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使其成为政府和农民工之间的枢纽,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机构,从而更好地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保障。
3.3引导农民工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中
很多农民工没有将身份有效融入到城市中,缺少和社区之间的联系,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应当开展引导工作,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公平对待原则,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政府可通过加强宣传、带头牵线等方式帮助农民工加入到社区圈子,从而消除隔阂,提高农民工的话语权,实现自我发展。
3.4构建并完善矛盾化解与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
政府部门需要关注农民工的利益诉求,长期以来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有限,容易累积成集体怨恨,甚至引发阶级冲突。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构建通畅、有效的农民工诉求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农民工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及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处理,引导农民采取更为理性的合法途径来化解矛盾冲突。此外,应当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改善医保、社保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对于在城市中工作相对稳定的农民工,可纳入到城镇养老、医疗保险体系中。制定补偿机制,对于存在困难的农民工给予救济,使农民工群体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公平、温暖、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团结稳定。
参考文献:
[1]耿风.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J].农业经济,2018(7):72-73.
[2]郑军.我国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综述[J].长江论坛,2017(6):75-82.
作者:刘天雪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