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人性化管理讨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残疾大学生人性化管理讨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残疾大学生人性化管理讨论

摘要:

特教院校通过“认可”“真诚”“移情”等方式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产生自治意识,使他们得到关爱和满足,引导他们实现自尊、自强、自立,并获得充分发展。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特教院校;人性化管理

在网络发达、信息丰富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以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式呈现。较为突出的优点是对公共信息接收迅速,认知理解速度快,自强意识、成才意识、维权意识、主体意识较强,但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如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主义、不敢吃苦、不愿吃亏、缺少奉献精神等。特教院校残疾大学生思想、心理发展方面不仅有现代大学生的共性,也有很大的特殊性。其特殊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政治意识淡薄;心理健康处在较低水平,易产生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因此,特教院校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残疾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特殊教育高等院校,笔者所在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以人性化管理为切入点,深入学生内心,能够有效帮助残疾学生实现自尊、自强、自立,为其今后立足社会打好基础。

一、人性化学生管理的提出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的管理模式,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具有注重平等和尊重、根据人的特点特性进行差异化管理的特点。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管理模式不同,人性化管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相互为实现“和谐校园”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合作者。大学生都已过了青春期初期,生理差异小,但心理差异较大,尤其是特教院校的残疾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残疾类别的不同,他们的心理发展差别很大,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迥然不同。因此,在开展残疾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仔细分析学生心理,研究把握不同特点和方法,主要从“认可”“真诚”“移情”三方面着手,即信任和认可残疾大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以诚相待,从残疾学生的角度去揣摩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世界认知和看法。

二、人性化学生管理的实践

(一)让学生充分参与管理,“认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充分授权,让学生参与管理。思想政治老师定期召集学生和学生干部进行座谈,鼓励学生充分参与管理,商讨学生工作事宜。将之定位为“座谈”的目的是表明教师和学生基本处于平等的位置,是一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学生和学生干部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过于拘束,教师也能直接搜集到来自学生群体的观点。这既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如针对某一问题思想或行为,如果学生干部观点妥当、能承担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干部处理,事后进行肯定和点评,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威信;不便由学生解决的,或者学生处理会影响同学团结的事情,教师出面帮助处理。

(二)通过激励制度,“认可”学生的行为自治能力

人性化管理追求依靠师生间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情”和“意”等内在力量进行无形制约,以激励为动力来实现“无为而治”的境界,是既有要求又有尊重和信任的管理方式。学校专门制订了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学生日常表现管理办法》,在新生始业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允许学生对其中的规定提出异议并进行修订,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人性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生将规范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并主动进行自我约束,主要通过奖励学生的良好自我约束能力来实现。奖励积分每月公布,学期末分数计入综合考评德育分数,使平时表现与学生综合考评直接挂钩。比如上课一周无缺勤可加1分,未做到不加分;好人好事或卫生评比先进的,酌情给予相关学生和学生干部加分奖励;同时增设进步奖,该月班级进步最大的两名学生可加1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上进的动力。在试行过程中发现有遗漏的考评项目,在征求班级意见后可以添加进去。这样,学生会逐渐注意自己的行为,使学风学貌得到较大改善。

(三)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得到关爱和满足

开展人性化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迫切需要情感交流,而残疾学生心理相对自卑自闭,家庭困难比较多,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了解学生困难,要注意与学生坦诚相待,这样学生也能坦诚地告诉老师自己的困难,使困难及时得到解决。笔者所在学院政治辅导员和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负责为学生提供管理与服务,平时也十分关爱学生。如冷空气到来时向学生群发短信通知提醒添加衣服,流感来袭时提醒学生提前准备或服用板蓝根等进行预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真诚”的人性化关怀。当学生出现特殊心理问题时,心理老师会主动约谈学生,进行预防与干预,化解学生情绪障碍。

(四)通过“真诚”的谈话教育,改善违纪学生的自我意识

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学生违纪违规问题,如不按时返校就寝、卫生做不到位等行为违规,或思想、心理上的偏差,进行“三次”谈话交流,即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学生处老师依次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与违纪学生的谈话交流做到耐心、爱心、信心、恒心,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肯定学生的优点,剖析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深切认识到老师良苦用心,从而真正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并主动将正确的思想、行为内化。如针对学生沉迷网络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教师在谈话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列举问题的利与弊,让学生针对弊端自己提出改进方案并具体实施,最终学生共同发起了“不要沉迷网络”的倡议,不仅自己改正了,也用自己的事例教育其他同学。

(五)通过“移情”了解学生需求,帮助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要,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开展各种适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活动。笔者所在学院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了盲人阅览室、聋人舞蹈室、肢残人康复室;组建聋人舞蹈团、跆拳道社,盲人合唱队、诗社,肢残人文学社、书画社等,并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全校性的各类文艺、体育比赛;另外,还组建了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组织聋人理发、盲人推拿志愿服务小组到居民区、广场等为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服务。引导学生从自身素质和个性特点出发,依据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进行整合与分析,发挥自我,展示个性,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自信心,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一些重度残疾学生即使不能直接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也能通过啦啦队,为同学加油助威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自身的价值,从而走出孤独、自卑的阴影。

实践证明,人性化的管理能有效解决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行为规范方面不自觉、不配合等问题,增强管理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

作者:邱淑女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