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改革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为各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人事管理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信息技术。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了阐释,进而分析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充分认识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实现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制定相应制度政策,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策略,从而使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逐渐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化人事管理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改革途径
引言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很多学校在人事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部分学校的相关技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事管理技术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分析人事管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对人事管理策略进行调整,是当前高等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人事管理能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但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一)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人事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人士自愿的共享,能够对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学校应用人事管理的信息能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配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能够立足全局,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的协同。
(二)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能够减少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繁琐的步骤,能够对高职院校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并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快速统计出准确的数据,使人事管理工作发生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人事管理信息的准确度得到提高。
(三)使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得各方面的信息更好地融合,使不同的信息平台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能够对数据与资料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加工,使得相关信息得到最大化的应用,许多高职院校逐渐实现了人事管理信息化,但进程较为缓慢,对于信息的处理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资源的提取与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定位认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的人事管理缺少足够的认识,很多学校只注重信息化设备的引进,却没有使得这些设备发挥出成效。很多院校意识到了人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并没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充分的了解,在人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盲目性,并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人事管理工作的目标,没有能够对人事数据和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导致人事信息的多头建立,信息共享难以实现,直接降低人事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二)职能分散导致人力成本增加。很多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处出现各部门职能混乱的现象,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也被称为信息孤岛。高职院校有着众多的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应该各司其职,进行科学的分工与配合,但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过少,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各部门有着自己所负责板块的对应的数据库,缺乏信息交流和共享,不仅造成了人力、设备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信息无法进行对应的现象。各部门的人事管理系统之间未能进行整合关联,从而使得信息的准确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三)缺乏有效规范管理。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发展时间并不长,而信息化手段的建设在近几年才逐渐应用广泛,高职院校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人事管理的技术,仍然应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使得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变得十分缓慢。高职院校缺乏对人事管理工作的规范管理,使得人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误差,影响了整体的人事管理工作。使得人事管理信息更新速度太慢,也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水平的降低。部分院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使得不同工作人员做着相同的工作,一部分工作岗位有空缺,对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阻碍。
(四)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水平不足。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事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部分的工作,管理工作已经延伸至校园的任何工作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整理,院校的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实际发展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这就对人事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很多管理部门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人事管理知识,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也不熟练,影响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整体进度,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人才能管理的不足导致一部分院校的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跟不上,对于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做的不及时,影响了院系的整体发展。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策略
(一)充分认识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扩大范围的同时,还要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就停留在表面上关于信息的记录,还会偶尔出现错记、漏记的现象,影响整体的人事管理工作。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信息的快速更新,高职院校要充分地认识到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内涵,并制定详细的、科学的人事管理计划,对相关人事信息和数据进行深度的加工与处理,拓展人事管理的范围在充分认识到人事管理的内涵之后,就要结合信息化的背景对其进行建设,信息化的人事管理要与学生与高校的发展相照应,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人事管理系统,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职业院校的人事管理活动进行更全面的更新。
(二)实现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高职院校的人事信息在变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复,使得人事管理工作变得繁琐,这样的情况促使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转型,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急需朝向信息化发展,才能逐渐地提升人事管理工作的准确性。高职院校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人事管理平台,学生与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平台的建设过程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服务学生为主,能够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逐渐形成资源的共享。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能够以强化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为基础,服务于广大师生,一部分信息经过加工能够产生新的价值,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部门应打破传统人事管理的桎梏,改善信息孤岛的现象,建立一站式的办事平台,病史各个信息交流平台的信息互通,实现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发挥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效率。
(三)制定相应制度政策,进行规范化管理。高职院校的人事信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人事管理平台中的很多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要对信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信息的准确性。职业院校的人事信息与教师的职称评选与职务升迁有着一定的联系,一部分教师在人事管理中带有一定的私心,会使得人事管理信息被篡改,影响学校对教师的整体评价。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保证人事管理过程的规范化。首先,要在高职院校内部树立信息化观念,打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将手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操作。其次,形成固定的人事管理系统,帮助管理者高效的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并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信息化背景下的人事管理工作将管理方式变得程序化,减少了管理者的工作量,使得人事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准确性也逐渐提高。
(四)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学校需要对人事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提升综合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人事管理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管理部门,也应该深入到学校的各个班级中,学校应定期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使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体会到人事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对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进行操作,使学校的所有员工形成一个固定的体系,体系中的人事管理应层层递进,校长能够对教师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之间也能够彼此了解与请教,教师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生信息,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缺少相应的人事管理专业人才,担任人事管理的教师通常都是在其他岗位借调的,对于计算机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并不熟练。很多学校对于人事管理十分不重视,也忽略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职业院校应适当聘请专业的人事管理人员进入学校,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技术进行改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便捷而高效,能够全面提高人事部门的办事能力。
四、结语
将信息技术融合在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中,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使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着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定位认识不足、职能分散导致人力成本增加、缺乏有效规范管理、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水平不足的问题。通过充分认识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实现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制定相应制度政策,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等手段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提升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魏霞,金凌虹,陈建林,潘林超.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与系统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2):208-210.
[2]杜刚.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与效率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0):227-229.
[3]邹菲菲.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9):7-9.
[4]赖初荣,杨东梅,齐家阳,任杰.加强高校人事管理打造人事信息化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7-29.
[5]李轶群.加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打造现代师资管理数字平台[J].教育信息化,2005(7):15-17.
作者:邱翠琳 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