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人事管理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者在管理方法、管理重心、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上的差别,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和思路,希望给予行业借鉴。

【关键词】

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措施

一、传统人事管理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一)管理方法有区别

传统的人事管理稳定性比较高,通常员工如果被安排到一个工作岗位,就不会经常进行工作调动,也许在一个岗位待一辈子。但是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这种稳定的静态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在行业中的有效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不停地进行人才淘汰和选聘。这种动态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选拔所需要的人才,实现人才配置最佳化,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促进员工寻求自身不断发展,加强学习,也会刺激失业的员工进行自我充实,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以寻求再就业的机会。

(二)管理重心有区别

传统人事管理讲究人员调配和人员组织,因事择人。但是现代企业在选择任职者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任职者具备资格条件,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传统人事管理重事不重人,没有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人力资源没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破了以往管理的条文约束,对人才进行充分重视,将人看成一种在激烈竞争中发展、生存并且时刻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独特资源,不再将人当作被控制和管理的工具,进行控制和监督,而是给人创造和提供工作条件,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主观能动性,避免了权利的滥用和人才的浪费,更加爱护和珍惜人力资源,充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管理模式有区别

传统人事管理基本是按照领导的决策进行事务处理和组织分配,属于被动型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战略环节,所以其具备主动的特点,是一种策略型的现代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的目标是激发员工活力,提高工作绩效,因此,对员工进行资源管理也围绕这两个目标开展,其具备以下几点特征:第一,要建立严谨的培训体系。企业要做好员工的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以及职前学习,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第二,建立相应的激励体系。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采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等相应措施,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让员工感到幸福感,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四)管理理念有区别

因为企业对人才进行投资也要合计到生产成本中,因此,一些企业通过减少对人才的投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专业学者提出,人力资源是当前市场最重要的资本资源,对人才进行投资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越加重视,其被视为新时期最珍贵的资源,企业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任职者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国家更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列为工商专业的重要课程。

二、向人力资源转变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对人力资源重视程度

在新时期下,知识成为了企业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驾驭者,人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一定要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重视。

(二)加强培训工作

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重要手段是培训和教育。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系统和计划的安排,对培训的时间、经费、参与人员、教材、教师、方法以及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第二,建立激励制度,培训工作要同员工的岗位调动、晋级、提升以及考核充分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第三,对培训进行总结和评估,要对培训的价值和效果,进行专业的、有效的总结和评估,提高培训质量。

(三)建立企业文化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以及资金的竞争,同时还包括企业文化的竞争。人力资源部门一定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制定企业各项制度,培养员工自觉地维护企业政策的气氛和习惯,解决员工实际困难,给予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成就感,增强企业战斗力。

(四)增强管理团队建设

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管理团队的素质建设。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具备培训的能力。同时,企业还要通过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三、结语

管理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管理理念,加强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以及重视人力培训,全面实现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彻底转变,以充分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梁红阳 单位:南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崔伟伟.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