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浅析

一、农村社会力量办学“任人以亲”在学校举办初期有其积极意义

便于管理者知人善任,还因是亲人朋友,办学者对于教职员工已有深入地了解,人尽其才,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办学经费拮据,也为了方便管理,社会力量办学一般都是尽可能简化机构设置,一人肩负多重职责是常有的事。因为大家都是“亲”“熟”关系,兼管代劳而较少怨言。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成功的范例。学校的教职工大多是开办者的亲戚朋友,特别是后勤管理岗位上由他们把关。学校在重重困境中突出重围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他们不计得失、齐心协力的奋斗。

二、农村社会力量办学“任人以亲”的消极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家庭对学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必然会对民办学校的用人标准和人事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各项职能机构逐步建立健全,部门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对人才的需求就越趋向于专业化。建校初期那批“亲人朋友”队伍作为“开校功臣”,因为是“功臣”,他们极容易成为居功自恃、盲目排外的元老保守派。不是所有“功臣”的业务素质都能赶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作为办学者又常因人情的羁绊而抡不起裁撤平庸之辈的大刀阔斧,新鲜血液不能补充到学校体内,由“亲人朋友”组成的元老们一起营造的封闭圈子成为学校开拓创新的锁链,进而成为学校科学管理和发展壮大进程中的绊脚石。

三、学校教育的发展呼唤现代化的人事管理

1.不论亲疏,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是农村民办中小学人事管理的必然选择。我们不能说“任人以亲”中的“亲”就一定都是庸碌之辈,也不能说所有的“亲”都符合教育教学岗位的要求。在既成现实的“任人以亲”的人事现状与学校日益壮大后的高、精、专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明显,如何才能统筹兼顾?任人唯贤才是唯一的出路。企业用人的方式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按需设岗”,如果学校创立之初的元老们符合学校发展所需岗位的要求,学校管理者“任人以亲”未尝不可,甚至还多了一份亲情的保障。如果元老们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学校管理者则应割舍亲情之念,大胆地裁冗举贤,不能胜任教学一线工作的尽量调整到后勤服务岗位。如在后勤服务岗位上仍不能尽职尽责的,应该给予优待并清退出学校。

2.加强管理,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有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薪酬包含了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或奖励、福利等多种形式的报酬。基本工资是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岗位性质、任职者的工作能力等因素来决定;奖金是对超额劳动或者高绩效工作的一种货币形式的补充性劳动报酬;福利相对于基本工资、奖金而言,具有全员性、稳定性、能够培养员工的归属感等优点。民办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提升、有薪假期、免费旅游等福利措施来提高教师对学校的依赖感、忠诚度,从而达到吸引、稳定人才的目的。民办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引进所需的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3.合理流动,完全实行教师职位聘任制

民办学校是办学者利用自有资金投资兴办,具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性,对学校教职工的管理应该推行完全的聘任制。校方与教师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聘任关系,双方在合同期满以后,如果对对方的管理或者工作不满意,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这种灵活的用人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潜力,学校可以淘汰一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学校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对民办学校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保证了学校管理中的政令畅通。民办学校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强化考核,使教师的报酬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总结

办学是一项公益事业,它既是个体的企业行为,也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伟大工程,学校管理者只有“任人以贤”,坚持不懈地与私情斗,与个人的功名之心斗,才能真正张开双臂,热忱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招纳任用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才,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彻底走出“任人以亲”的误区,把农村民办中小学教育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肖立有 宋斌 单位:贵州省盘县大山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