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高职衔接下中职人才培养导向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许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对四川省中职毕业生去向、走访和调查部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导向和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工作岗位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应该结合当下发展状况,采用就业和升学双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职人才培育质量。
0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国制造2025文件的推进和实施,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因此面临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与使命。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导向,因此这部分的问题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宋威[1]、杨玉萍[2]针对当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提高,进而对基础素质课程语文、数学等方面的教育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张莱芝[3]通过对旅游行业进行分析,从人才适应社会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探讨。罗娜[4]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分析,以OBE为导向,提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田娜[5]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分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随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增大,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又面临中职生源普遍较差而难以实施的现实问题。因此,当今社会发展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四川省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分析,结合四川省经济现状以及人才需求特征,提出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人才培养要切合当地发展,弥补高素质技能型人口缺乏的现状,探索以就业和升学双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解决当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1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中高职衔接在人才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以四川省为例,2017年[6]中职毕业22.4万人,就业21.6万人,其中直接就业占总就业学生的70.9%,升学占总就业人数的29.1%;2018年[7]升学比例占就业学生的34.4%;2019年[8]为46.2%;由此可见,升学的比例已经逐年上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四川省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而中职教育的专业布局相对滞后,没有及时跟进,另一方面中职办学模式与创新不够,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健全。
2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导向面临的挑战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通过对四川省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去向以及当下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企业人才需求分析,目前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职业为导向,如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多为“培养能从事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维修和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发展基础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调查相关企业发现,很少有学生能从事电子产品整机调试等工作,通常是小型家用电器方面的维修,产品检验一般也是生产线外观方面瑕疵的检验。这是中职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导致了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2)综合素质欠缺。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目前普遍的课程都偏向技能操作,而忽略了文化基础课,在教学中一般也注重操作,忽略其中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诚然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模式培养下,学生能够更快无缝对接企业的工作,但随着产业升级,技术技能人才从低端密集型开始像高端综合型发展,以纯粹的技能为导向培养的学生,对于再学习的能力比较欠缺,直接去企业就业的,难以适应企业的升级转型,升学的难以适应更高一级学校的继续教育要求。3)课程体系可持续性差。目前职业教育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以“应用电子技术”为例,该课程体系均开设了“电工技术”“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等类似的课程,中高职之间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培养路径,存在重复的课程体系,却没有考虑到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4)职业证书无梯度性。目前中职、高职在职业技能证书方面,存在许多重复的现象,比如不少中高职院校同时设置电子设备装接工(中级)或无线电调试工(中级),使得中高职技能证书存在重复性,却没有层次性和延续性。
3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导向建议
对四川省部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分析,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导向要结合当下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现实情况入手,结合中高职衔接的背景,制定符合当下职业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1)应该调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梳理出专业面对的岗位群,理清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提升的路径和关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合理的优化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路径。2)要考虑到当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现状,以就业和升学双导向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适当增加人文基础类的课程,以提高学生再学习的能力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3)要抓住中高职衔接的背景,积极和高职院校进行对接,去除部分重复课程,或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不同而制定专业课程的先导课程体系。4)在职业技能证书方面,利用中高职衔接的背景下,深入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制定适合中职阶段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制度。
4结束语
如今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而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要适应时展。当下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导向不能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而是要以就业和升学为导向来制定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升学比例的提高,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更加注重基础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长效学习能力和应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再学习能力。以解决技能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升需求,实现中职学生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吴利平 高朝祥 文仁兴 徐茂钦 陈玲 单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