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提升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升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路径

[摘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传承与创新社会精神、国家精神的重要阵地。探究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既能使工匠精神得到传承与创新,更重要的是能丰富人才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确保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1引言

1.1工匠精神。自2016年到2018年,“工匠精神”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但至今没有对“工匠精神”这一词语给出一个权威的概念与定义。李宏伟与别应龙认为:工匠精神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尊师重教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1]百度对工匠精神进行了如下解释: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能力与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专注、敬业、精益与创新四个方面。

1.2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意识、习惯和道德等的总称。职业素养是从业人员在职场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职场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业人员在职场活动中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表现,它对从业人员能否在职场立足与胜任,进而取得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简单说就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的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和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理念、方法和途径三个方面入手,使工匠精神和提升应用技术人才职业素养有机结合,以期培养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中,把大学生培育为真正的“职业人”。

2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在中国知网等网络上进行检索,对国内外关于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主题词“工匠精神”,检索到文献13,346篇,其中关于教育类的889篇,占文献总数6.66%。以“职业素养”为主题词,检索到文献共15,581篇,其中关于教育类的共2218篇,占文献总数14.23%。以“工匠精神”并含“职业素养”为主题词,共检索到文献963篇,其中关于教育类的文献目前没有检索到,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

2.1国内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内容,各位学者各有侧重。徐红勤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的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坚韧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等。[2]工匠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精神,需传承与弘扬。张迪总结我国工匠精神的发展:孕育阶段—注重简约朴素、切磋琢磨;产生阶段———以德为先、德艺兼修;发展阶段—心传体知、师徒相承;传承阶段—开放包容、勇于创新。[3]齐善鸿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有力的精神力量,在人格塑造和道德提升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利用工匠精神来培育、打造未来民族精神与性格,并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使工匠精神发扬光大。[4]

2.2国内有关职业素养的研究。林巧认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使学生形成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她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划分:个人的品德、情感态度、综合的文化素质和自主能力等。[5]李宇红等主要研究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的特征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综合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找到适合我国职业素养教育方式改革的合理方法和科学策略。[6]

2.3国外有关职业素养的研究。英国著名的现代学徒制首先特别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使这种职业素养具有可迁移性,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澳大利亚TAFE学院模式的职业教育,针对不同的行业有各自专属培训包,培训包不但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从业人员从事该职业时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准则和规范、还有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等。[7]

3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路径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职业人,无论是哪种行业,不但要熟练的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这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已经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同。各国也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借鉴不同国家不同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对我国不断加快提升现代职业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当今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发扬要结合时代背景,需要不同部门、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潘墨涛认为:首先要从政府角度考虑和研究,引领大家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学习等。从企业角度研究,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就要选择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去引领。[8]黄君录认为要从学校方面去研究和思考,把工匠精神适时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达到知行合一来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9]

4基于工匠精神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路径

4.1大一开始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4.1.1从大一开始注重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都要担负起指导刚入学的大一学生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使大学生客观的认识评价自我,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特长、性格特点等,然后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未来从事工作的一个大体方向、能够形成的技术能力、还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等,来初步规划设计大体的职业方向。使大学生对于职业有所规划,使自己有目标有理想,能够有意识地向着这个方向去学习、去努力。4.1.2学校要配备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学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要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在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大学生深入全面的分析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征等,全方位的了解认识以至跟踪掌握其行业的发展现状、科学的评估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具体工作岗位中职业人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职业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行业对职业人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等。通过在专业职业规划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未来的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职业角色,在内心真正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4.1.3开设培养职业素养的课程。学校要把培育职业素养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制定针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大纲,明确规定具体的评价模式,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方法。配备的教材要契合当今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一般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符合其专业的、未来所要从事的具体行业的职业素养。一定要从行业具体岗位对技术人才的真正需求出发,确定有实际意义的培育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4.2专业课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育。在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更多的是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加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2.1在专业课教学中强化职业素养的培育专业课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追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弘扬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培养未来的职业人为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培养职业素养。例如在课堂中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沟通交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培养和锻炼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要尽量以职业人的标准去严格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以期未来在就业中尽快融入职业角色。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然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要服饰得体、举止文明、与人沟通要礼貌用语、尊重他人、遵守课堂纪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未来职业人需要具备的良好的素养。适时的按照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规范和准则来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把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准职业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4.2.2在课堂中适时模拟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场景。在专业课堂教学中,适合的在课堂中创设模拟真实的与专业相关的职场情景,加强学生对职场的体验和思考。不断增强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认识,使学生不断的对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行对比反思,使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具体的角色扮演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4.3注重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习实训过程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最好的路径。这个过程中的培养方式最直接、效果最有效。4.3.1学校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视。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行业对职业人的要求,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到公司企业等单位实习的机会。4.3.2学校在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前,要进行职业素养培训。在学生进入实习岗位之前,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规范等的培训。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培养职业素养的学习周,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产安全教育、企业的规章制度等,正确引导学生的实习认识和态度。要使学生尽快适应实习岗位,使学生担负起实习期间的职责,如何在实习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明确认识到在实习期间的良好表现,能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和青睐。4.3.3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职业素养考评。学校要制定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和实习单位沟通,需要实习单位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些都计入学生评价档案中。激发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视,也能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也能为将来毕业后的招聘过程中,为自身所具有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提供依据。

4.4加强和完善对职业素养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习实训中的表现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是在学校在课堂中完成的。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校内及课堂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时时的督促学生有意识、自觉的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谈话沟通,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等的综合评价。以了解学生自身的职业行为习惯等。对于评价的主体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共同组织完成。对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公司和企业的培训师傅、人力资源部门、还可以参考同学生们对其的评价等。这样才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给出其客观的评价。

5结论

在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保持各环节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使工匠精神在职业素养的塑造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具备职业规划能力。开设普及职业规范、宣传职业道德、推广工匠精神的特色课程。打造提升职业素养的特色专业化课程体系。注重在实习实训中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完善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职业素养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10]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8:54-59.

[2]徐红勤.论工匠精神及其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11:19-21.

[3]张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5-48.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05:5-9.

[5]林巧.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探讨[J].学理论,2010,03:140-141.

[6]李宇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全国流通经济,2010,22:93-97.

[7]李国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8]潘墨涛.政府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匠人精神”塑造[J].理论探索,2015,06:82-85.

[9]黄君录.“工匠精神”的现代性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93-96.

[10]刘福红,等.基础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13):221-222.

作者:刘福红 于淼 丁艳 李秋玉 张丽萍 王一婷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