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是典型的多学科(文、理、工、医)交叉融合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天津职业大学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结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探究出一种“四体系持续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基于成果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课程体系,以及3个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教学成效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多元合作新体系,期望对其他类似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成果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

1引言

新一轮经济革命和产业革命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高素质人才做支撑,需要高校面向未来新趋势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具有双创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新型工程界人才[1],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2]。反观工程教育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促进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3-5]。自2017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理念上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更进一步推动了交叉融合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天津职业大学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涵盖文、理、工、医四个学科,培养具有较宽的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眼科学和视光学等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视光仪器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评估测量、营销管理等能力,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为满足新经济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基于成果导向,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2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行业认证作为模块化课程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虽然明确,但随着视光高端设备的不断涌现,面对目前新经济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工作岗位职责的变化,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适应新经济形式发展的生机,因此,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原有专业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办学能力。

2.1课程体系急待合理化,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横跨文、理、工、医四个学科,以宽基础来适应岗位需求,但整体课程的跨学科交叉融合性较差,基础课和核心技能课前后衔接性较差,医学基础课程缺乏,专业学生在学技能课时存在眼科知识缺乏、仪器操作难理解的现象,而在学习基础课程时又缺乏一定的岗位认知,理解不了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用途;各门课程在内容上缺乏与现代岗位工作内容的适应性,产业结构升级导致高端先进进口设备不断增多、更新换代快,这就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也需要随之升级,讲解的重点与难点需要随之调整;整个课程体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难以科学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毕业生跨学科整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要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服务好国家战略,就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新路径,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急待完善,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原有的学生培养质量评价形式较单一,缺乏全面性,注重期末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科学素养的评价,忽视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评价,注重课程与学校评价,忽视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评价;整体缺乏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2.3师资队伍跨学科素质能力急待提升,弥补教育缺口

文、理、工、医在学科分类上本身就属于不同的大类,专业课教师基本毕业于理工科或医科,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视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维护开展,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要横跨多个学科,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懂眼科学基础知识,又要会眼屈光检查,又要懂仪器设备相关理工科知识,因此,这种跨学科交叉领域专业课教师比较缺乏。随着产业升级,很多设备由手工操作变为全自动化,教师的知识领域就要随之不断进行拓宽,急待探索出一套多学科交叉领域教师建设体系,以提升教学能力,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在当前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基于成果导向的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天津职业大学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改革路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为适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对本专业复合型新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出一种“四体系持续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体系”包括基于成果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课程体系,以及3个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教学成效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多元合作新体系。

3.1基于成果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打破原有基于学科模块化设计的课程体系,分解课程内容,对多学科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满足了新经济形式下社会发展对新型工科人才的需求。

3.1.1通识课

原有通识课包括思修课、公共基础课,新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课和素养课。其中,素养课包括社会人文类,科学、人工智能类,艺术修养类,劳动素质类四类,学生可于2~5学期,按照每个类别选择1门的原则,每学期选择一两门,获得相应学分。通过丰富通识课学习内容,极大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1.2专业基础课

将基础课分为两类,非交叉基础课和交叉基础课。非交叉基础课作用是为学生在知识架构上横向打牢多学科宽基础,在课程内容上均比较独立,不涉及后续核心课中的医疗设备知识,例如眼科学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基础等,此类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交叉基础课不仅要为学生打牢学科基础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均与后续核心课中的医疗设备紧密联系,例如应用光学、微控系统等,此类在第二、三学期完成,实现跨学科课程前后顺畅衔接,帮助学生搭建扎实的多学科基础知识架构。

3.1.3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技能课在授课内容上均涉及光、机、电、算、视光,均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课程,在前序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在第三、四、五学期完成。特色核心技能课面向新产业工作岗位,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发,充分整合资源,引入最新行业、企业标准,着力为企业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技术技能卓越人才。

3.2教学成效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结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秉承可持续改进原则,形成了三级循环教学成效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3.2.1第一级循环:课程循环评价机制

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设定教学成效循环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根据测验、作业、课堂、实验实训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效的比对,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

3.2.2第二级循环:核心能力循环评价机制

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核心能力考核,通过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方式来检核,直接评价方式包括核心能力实操技能考核、毕业答辩考核;间接评价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核心能力考核成效的比对,完善课程体系和改进毕业生毕业实践环节。

3.2.3第三级循环:毕业生培养质量循环评价机制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座谈或访谈,同时引入麦可思社会第三方评价,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不断监测与整改反馈,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保证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3.3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以“精通本领域、懂学科交叉、双向可交流”为目标,积极对教师进行交叉领域知识培养,提升教师素质,形成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弥补交叉融合领域教育缺口。为专业教师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包括学期间的跨学科听课任务、暑期间的进修提升和交流、定期企业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拓宽了交叉领域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教学案例,提升了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教研、科研与服务能力,实现了教师由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型。同时,专兼结合,积极吸收优秀毕业校友和企业一线优秀工程师来校进行特色核心技能课典型项目的讲授,其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视光学和仪器学等交叉领域知识讲解透彻,实操演示强,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4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多元合作新体系

与医疗设备生产型、销售型国内知名企业以及使用单位建立多元合作关系,形成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多元合作新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特色教材以及特色实训指导书,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工程师与专业教师可进行双向交流,一线优秀工程师来校授课,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内容充分接轨;企业在学校建立工作室,学生可去企业参观学习,提供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机会,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跨专业师生共同开展创新科研项目,深入校企产学研合作,学生深度参与,拓展学生素质提升渠道,提高学生交叉领域创新创业能力。

4结语

天津职业大学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视光行业,对接视光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技术支持及销售等环节,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探究,形成了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四体系持续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探索,此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社会行业满意度在不断提升。未来,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更多多学科交叉领域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马涛,何仁龙.高等工程教育:迎接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从工业界诉求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5(3):56-59.

[4]孙真荣.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7-29.

[5]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跨越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44-50.

作者:陶会荣 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