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后备军的主要阵地,始终致力于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融合,不仅是推动高校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需要。为此,本文从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探讨在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前言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存在延续的重要命脉,更是学校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种新兴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作为新工科创新创业领域的领头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积极倡导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特质,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具体而言,它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和专注,认真的态度与革新的精神,其最高境界为‘道技合一’”。[1]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导下,人们对待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尤其对年轻人能够起到无所畏惧、敢于迎难而上、勇攀险峰的激励作用和价值引导。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不仅在于它具有给人以启示和启迪的精神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它具有作用于对象物的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其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就是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的作用或者力量。
三、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革命以后,可以说都是科技的迅猛的时代,处处彰显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轨迹。因此,人们对高校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日新月异早已司空见惯,其也跃然成为一个学院专业王牌,恰有众星捧月之势。但是,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块似乎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譬如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爱好普遍不高、意识薄弱,“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其二,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以目前我国如火如荼的“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为例,每年都会如期举行,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而且目的性极强——仅仅是为了获得比赛名次而临时组建起来的团队。项目一旦结束后,整个创新创业激情的也就自然消逝了。其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与学生的需求极不匹配。更多时候是由专职辅导员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这一角色,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具有系统性,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其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很多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着只图数量不图质量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精准识别度不高,出现很多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不高的项目。
(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且存在认识偏见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一种求安稳的心态,对课表以外的知识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想一劳永逸的稳中求福,缺乏坚定的毅力和勇气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故而,他们在创新创业上也就易滋生偏见和误区,视创新创业的成果简单粗暴的认为物质财富的丰富,而忽视创新价值和创业实现。值得深思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和“人云亦云”,穷奇所想的模仿和照搬照抄能力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创新思维发散,更加禁锢了原本就孱弱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所谓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设计只是停留在实事物的本质上,或是降维的模仿和低劣的抄袭,创新创业意识形态流于表面、不切实际。问卷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对于创新创业的概念十分模糊;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为个人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和就业前景认知不清,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和三分钟热度投入学业和创业中,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化程度高低关键在于创新创业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度。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励帮扶机制并不完善。特别是在新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陷入了僵局,即常常只停留在口头上或集中在某段时间上做出反应。积极性不强、动力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研发,故常常出现南辕北辙现象。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联合模式,无法第一时间关联到受众群体,且易受到来自企业的恶性的调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当前比赛气息浓厚的大环境里,大学生创新创业零散的集中在某个环节中,而其他时间节点几乎为空白。最后,国家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缺少一套严格的选材标准,衡量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更多的是凭借现实经验和主观判断。
(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
纵观华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一直都离不开教师们矢志不渝的贡献。即便是到了新时代的今天也依旧如此,自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遗憾的是现实太过于骨感,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特别是高校里(专门培养人才的阵地),专业导师队伍基本上由辅导员队伍构成,表面看似让管理学生的教师手把手的培养自己的学生,实质上效果恰恰适得其反,没能真正发挥出高校科学育人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正应了这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呈现固定周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这就是当前高校里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怪病”体现。
(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
不管是从科技兴国战略上还是从卓越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创新创业的精准度决定着他们发展的最终程度。当然其中最具有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但是,由于此行业一直深受人们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必可避免的导致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加之政府和社会各界又没有确定出一种精准识别范式,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譬如在宏观方面,当前国内高校中的创新创业精准识别体系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有的甚至出现片段化、矛盾化,出现明显的社会矛盾现象。在微观上表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强,有明显的顿挫感现象,缺乏工匠精神的专注和匠心。究其缘由必然是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导致的“梗阻”现象。
四、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和社会亟需大量高精端的人才,尤其是技术性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在专业建设上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号召,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均高于其他学科的常规水平[2],故而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与时展相结合,使双创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强化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里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可通过开设专业课堂、第二课堂、图书馆与校园媒体广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善于挖掘并传承我国悠久的工匠精神民族基因,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发挥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卓越才能。此外,还高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名人创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达到以案励人、以案育人的目的。譬如聚美优品的陈欧、美团网的王兴、新东方的俞敏洪等,通过宣传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家事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深他们的创业意向,进而带动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真正的发挥出实际效用。
(二)优化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计算机这门专业性强、时代性浓的学科,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亲切感。为此,我们应该优化陈旧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断开创出新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如依托“奖、学、助、贷、勤”等资助体系,对学生进行有“获得感”的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创新创业带来的“实惠感”和“高效能”,打破传统“口头褒奖”的虚无感和乏味感。使得学生能够愿意主动地担任某一项目的主持和协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潜力。建立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传统的简单联合。针对有实效性和价值性的创新项目,启动“区块链”发展模式,使得人才和创新项目能够第一时间走向市场,产生最大化效益并获得永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举,更也可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无限机会,利用整合社会上所有的优势资源,只需要在培养节点上,遵循固定的“算法”即可实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三)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创业师资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育人的园丁们,他们工作的重心自然而然是校园里的学生们,学生们的成长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自身自带的能量。一语概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3]。为此,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第一,定期举办课堂教学创新比赛,将日常教学和管理生动的在线于比赛中,促进教师理念由“以教为中心”逐步转到“以学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坚持每年举办“读书节”,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和“学习校园”,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立志、正德、养心、增智,升华境界。第三,为创业导师提供出国访学和深入国内外大型企业学习的机会,更多可能的接触到世界上先进创新理念和创业典型。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创新创业素质能力,为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做好服务[4]。
(四)建立并健全精准识别创新创业体系
国家领导人强调:“扶真贫,真扶贫”,强调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同理,在高校,我们也要建立并健全精准识别创新创业体系。首先,政府部门采取正确的正确的方法和程序,精准识别创新创业项目和制订详细帮扶措施。其次,社会各界在政府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具有创新创业资质或潜力的项目,采取积极有效地鼓励性政策,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登记[5],并及时掌握立项的进展状况,以便更好的响应政府的“精准政策”。最后,高校应开设一些市场紧需特色专业,加大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如大学生涯规划与设计、创业教育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精准识别相融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也可为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五、结语
言而总之,在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创新创业中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众多。为此,在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应当统筹各方力量,使其拧成一股绳,解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希望能实现对人才的更好培养。
参考文献
[1]娜,李昌锋,张亚.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辅导员视角下的实践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3):123-124.
[2]柯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6):22-23.
[3]李雅琼.简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3):98-100.
[4]张雅光.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6(03):47-49.
[5]杨钰娟.广西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扶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02):92-94.
作者:樊远兵 夏雨朦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