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技类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摸索出一套适应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主要表现为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系统化的产学研培养模式。当前大陆地区正处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攻艰期,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发展的先进经验,从高校和产业界人才无缝对接和流动性上着手,积极开发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和企业全方位、立体式整合,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台湾地区;科技大学;大陆地区;应用型大学
为了应对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后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2014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议》中重点强调了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开启了普通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之路。随着普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遇到了深层次的困难与挑战。早在几十年前,台湾地区就开始了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中隶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台湾科技类大学,在人力资源规划与高等教育结合度等问题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尝试梳理和总结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发展经验对大陆地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一、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
何谓“应用型大学”?这是学术界当前热议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应用型大学”应该偏重于职业教育。张鸣放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20世纪末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逐渐明晰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主要功能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知识、技术乃至于文化支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A2型教育——侧重于应用的本科教育相对应①。有学者认为“应用型大学”不能简单归于研究型大学或职业教育,它在教育中的定位应该是介于研究型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从而填补理论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潘懋元认为在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之间,还存在着大量专业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工农医师等本科与硕士生层次。这些中间类型的高等院校,既不能走学术研究型独木桥,也不应都办成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院校[1]。另外,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分类定位中,每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即教学、科研和服务,当前有的学校侧重体现教学,有的学校侧重体现科研,有的学校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由此产生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但服务教育型的学校却不多[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等教育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高水平地方院校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结合各地方特色,大量培养直接为地方服务的各种高端人才,用来弥补传统精英型高校教育和传统职业教育中的空白。关于应用型大学,笔者十分赞同潘懋元的观点,他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可培养专业研究生;第三、以教学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研究[3]。因此“应用型大学”是以服务地方为目的,结合地方发展特点培养兼具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本科人才。
二、大陆地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发展的现状
由于当前各界对于何谓“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存在着争议,导致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发展出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企业和学校无法协调发展
据上文分析,当前“应用型”大学的相关问题尚在讨论之中,无法给应用型大学明确的定位,导致各地方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企业和学校各唱各的调,无法协调发展。从政府层面来看,对于地方高校的转型虽然重视,但是指导意见不够;从企业来看,虽然需要学校的智力支持,但是持续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很多地方高校产学研平台搭建了很多,但是坚持下来的很少,很多产学研平台在后期的发展中,其实际功用是被虚化的;从学校来看,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还在影响着学校的转型,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当前高校中的教师和管理人才都十分缺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在企业和学校中发挥的动能有限,没有扮演好居中协调的工作,进而导致企业和学校间很难构建长期的发展平台。
(二)课程设计碎片化
传统课程设计一般是围绕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展开,该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教学和管理,但是随着地方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原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无法很好地培育出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其中主要体现为,应用型人才本身就是复合型人才,它需要各个相关领域的教师围绕着地方产业的发展,打造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当前针对教学管理,大部分学校是基于传统的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大部分学校仅限于本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设计课程,只能到最后部分兼顾地方需求。
(三)应用型教师缺乏
当前大部分的教师都是研究型的人才,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即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这些教师从专业理论水平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他们当中有很多教师并不具备企业的工作经验,从而导致了在教学中,理论强,案例弱。当前许多高校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让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进入到高校课堂,该种方式虽然部分缓解了高校应用教师缺乏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的来说,传统地方院校在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中,囿于传统的管理经验,师资队伍建设等,使得应用型转型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三、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发展的特点
经过长期的发展,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的双轨体系,其中技职教育已经贯通了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立交桥②。另外,台湾地区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行发展也很好地满足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和对不同层面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4]。整体来看,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呈现如下特点:
(一)形成完整的职业培育体系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分为两个既开放又相对独立的体系,一个是高教体系,另一个是高等技职体系,其中高等技职学校,已经形成了从五专(高职—二专)—二技—研究所或从高职—四技—研究所的运作系统。这个运作系统不是封闭的,它与高教体系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5]。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的建设发展属于高职教育的高阶阶段,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长期为相关领域提供专业的人才。
(二)课程设计贴合产业前沿和实务
相较于传统高等教育,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是为职场培育专门人才,因此,它的科系设置是以职场工作为核心,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其中,课程设计是基于职场工作的需求和挂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能力,使学习者得以衔接所学,成为各级各类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因此,在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学生除了学习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模块课程[6]。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紧密相关。一般而言,每个专业设置3个或3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选择相关模块进行学习;其次还需要在模块课程设计选修课程;最后将职业证书的考试内容纳入课程体系。除此之外,在模块课程设计和讲授的时候,积极发挥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的特长,在课程中纳入企业的实际需求。例如,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资管系就曾与台湾地区某家金控业者合作开发课程。当时该金控为了强化FinTech的发展,先在企业内部成立创新办公室,接着由资管系的师生与金控内部人员共同进驻,并肩投入开发FinTech的任务。等到初期设定的任务完成后,就把整个实务运作的过程,统合成一门8周的课程[6],由金控的主管和资管系的教师联合授课。这种从实务而导回学校的模式,一直是台湾科技大管理学院的一大特色。另外,台湾科技大学还设立专站的咨询委员会投入课程的设计。该委员会是由六至七人的咨议委员组成,成员全部来自业界,包括华硕、Google台湾等公司的高阶主管,每学期开会一次,之后把这些专家意见汇整到各院部的课程规划会议,让各院部结合实际增加或减少课程,或是调整课程的内容方向,以期让学校的课程紧跟业界前沿和实务,避免出现教学和业界脱钩的局面。
(三)务实的产学研合作
由于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成立的目的就是让技职体系的学生有深造的地方,因此在产学研合作中积累了十分有效的经验。一方面,从教师层面出发,表现为教师的研究成果必须有产业影响力。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的教授必须要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为例,该院的教授每六年一定要去企业蹲点六个月,和企业的发展保持高度的契合度,为企业面对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在教师评聘上也不是只看的数量,而是着重于该研究对产业的影响力。云林科技大学更是由校长领军去拜会当地企业、参观工厂,再经由产学合作的机会加以媒合,行动非常积极。另一方面,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企业服务。随着企业发展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各科技类大学都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以逢甲大学与台湾鞋业教育基金会的产学合作模式为例,基金会每年捐赠数百万新台币作为专项基金用于奖助学金、课程建设经费、竞赛经费、实习经费、参访经费等,学校根据基金会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包括开设鞋业类的课程与学分、授课教师驻厂学习、每年提供学生赴海内外鞋类企业实习的机会等;技术研发则包括鞋类生产的智能化开发、新厂区的规划设计、企业管理制度与物流效能的精进、共同建造鞋类智能实验室等。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积极的合作,最终将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以及新的技术回馈于企业,从而促进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云林科技大学与正新橡胶共同规划的“正新玛吉斯YunTech学院”更是结合信息、工程、管理、设计等多个学院,共30多位教师为正新橡胶开课,教导企业如何节能环保、改善流程、做污水处理等,这只是双方合作互动的第一步,将来云林科技大学将会请正新的高阶主管直接到学校开课,并提供学生相关的实习机会,增加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总的来说,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和效能化的发展体系,为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四、对大陆地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启示
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其独特的风格,为台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对于大陆地区当前高水平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有如下的启示意义。
(一)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的系统性发展的问题
随着应用型本科发展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构建应用型院校的发展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地方应用型本科的生源问题,根据台湾地区发展的路径来看,技职类教育属于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从高中阶段起就开始分流。当前大陆地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的生源依然是经由统一的高考进入到大学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当前的发展路径依然是传统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轨迹,在校内的学习以理论课为主,在向上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生阶段也是处于理论学习阶段。这种教育模式,容易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个人的意愿问题;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发展的问题,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断发展,相关师资的缺口很大,在当前大陆地区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轨迹中,专业的应用型方向的师资队伍培训还在探索和试点中,而在社会专业人士中,兼具专业和理论的人员配比依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对于大陆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如何构建系统性、联动性的发展体系是否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是可以进一步探索的。
(二)课程体系整合的问题
大陆地区应用型本科的探索和改革中,许多学校都在摸索模块化教育的相关问题,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合肥学院的相关做法。合肥学院和德国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使得合肥学院成为大陆地区应用型本科发展标杆。但是,模块化教学对于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来说,是需要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加以不断地深化发展的。主要体现在课程模块化设计层面,结合合肥学院的发展经验和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发展的经验,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充分调研地方院校所属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规划,结合地方院校的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课程。以惠州学院所在地惠州为例,该地拥有两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一个是大亚湾开发区,主要做石油化工相关内容;另一个是仲恺高新区,主要做电子信息相关内容。与此同时,近年来惠州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夯实石化、电子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心,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LED、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因此,惠州学院可以持续在这些产业方面加快相关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将企业高管以及各类企业的专业人才纳入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去,使得设计出的模块化课程既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也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2.打破学院间的藩篱,积极整合师资。各高校可以借鉴台湾地区某些科技类大学的经验,整合全校师资力量,打造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链。当前大陆地区很多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使得各专业联动性较差,因此各地方高校可以尝试打破既有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开放性的管理模式,打通院系间、校企间的藩篱,建构校内外的整合机制,从而高效的利用现有的校企资源,以期为地方和企业培养适应的人才,进而达到服务地方的目的。3.积极回访企业和毕业生,保持课程体系的时效性和开放性。课程体系构建后,需要不断地收集企业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体系,务必使得课程体系和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耦合。总之,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需要在设计前充分调研,掌握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中,要吸收企业专业人士的意见,在设计后需要结合实际积极调整,从而保持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进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在产学研发展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问题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需要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从而将应用型本科和传统本科院校区别开来。因此,需要积极为师生搭建校企无缝合作的平台,一方面利用混合式课堂,让企业高级专业人才到课堂上来讲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由企业的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理论,从而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构建双导师学徒制,面对企业的问题,教师作为理论导师,企业高级人才作为实践导师,学生由两位教师共同负责教授和管理。通过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可以让师生深入到企业一线,配合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总之,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企业界的高度融合发展,其中既要有国家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也要有高校和企业界人才的无缝对接和流动;既要有高水平双肩挑的师资队伍,也要有包容性高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企业全方位、立体式的高度整合和融合,才能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深入发展。
作者:段皎琳 单位:惠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