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时代在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高。高职院校为了符合发展需求和规律,必须更多地集中于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人才。为适应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陷,对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导向
随着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毕业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育出以就业为导向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挑战。目前,会计专业因就业面广、人才需求量多等优势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成为高职院校专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特别是会计专业非常注重,院校的生源连年攀升,但在办学模式、方法和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旧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质量相比于社会对他么的期待有些不对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具备基本的资格证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拥有初级会计师等基本资格证书是基本要求甚至可以说这些证就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考取这些检验自身专业知识的证书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传统教育注重理论,但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校必须把握好时间,尽可能地教授学生足够的知识,以满足工作需要,学生必须珍惜这段学习时光,考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证书,让自己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具备实操技能
高职院校培育出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活跃在企业和单位的前线,在企业会计单位发光发热,学生不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加需要具备熟练的实操技能。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点是,职业院校相对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是高职院校的一大优势。对于会计人才来说,空有一腔专业知识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就像战士没有武器,这对之后的工作都会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高职院校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实操技能的培育非常重要。
3.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样是必须具备的技能。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模式大多是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给学生提供实习和操作实践的机会,如此反复运用,以加强学生理论和操作能力。在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通过这种模式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加关注新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日后工作所需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传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陷
1.教学理念拘于传统,模式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缺乏教学理念的创新,导致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堂中,教师的教授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一堂课下来,教师沉迷于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课堂整体氛围沉闷,缺乏趣味性。会计作为一个专业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学生如果长期处于过于传统、缺乏创意和趣味的课堂氛围中,不但会影响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能让学生失去对会计专业原有的热爱,导致厌学情绪产生,严重的可能会影响之后的就业。
2.过于追求考证,缺乏理论知识教学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通常每个学期都有一定程度的实训课程训练会计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要求和考证需要。例如,收银实训、财务实训等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课程类型,虽然这类实训课程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但很多高职院校开设这些实训课程时急于求成,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理论知识跟不上实际操作的脚步。实训时,教师往往想着让学生尽快上手,通过电算化方面的操作考试,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很大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日后工作时无法单独处理和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
3.缺乏对学生实习阶段的管理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是“2+1”,即四个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职业所需技能,最后两个学期去企业进行实习。一般来说,这种培养模式是非常合理和有效的,但由于一些原因,学校缺乏对学生实习期的管理,导致很多学生最后两个学期的实习过程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生因为毕业季的缘故,很难保证在企业中的实习。很多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和心态等原因,只在企业实践了几个礼拜甚至几天,更有甚者没有实习。学校和企业缺乏对这一现象的管理,很多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寻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不得已只能寻找不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使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连年降低。
三、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具体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人员,就必须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学生状况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在注重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训练。学校对会计专业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充分考虑会计岗位的现实情况和需求,将其和教学实际内容结合起来,在将理论知识简单化的基础上优化和设计完美的技能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众所周知,课程质量的体现一般表现在课程标准和体系的设计上,学生在课程的体系下加强对不同类型的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的能力、风险判断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设计出完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会计工作的氛围,逐渐掌握会计工作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必须提升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树立对工作和企业负责的意识,当面对各种难以克服的挑战时也可以勇敢面对,成长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2.制定合理化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主要在于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实际操作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性人才的教学上自然以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要实现对会计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如此才可以更好地向这一目标努力。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指导部门,以国家需求、学院自身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为基础,把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作为核心,制定学生的教学质量目标。学校根据这一目标完成教学工作,使高职院校在培育会计专业学生上更加精准化和规范化。
3.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
无论在什么类型和阶段的教学之中,教师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而在高职院校培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人才上也是一样的,只有提高教学师资质量,才可以培养更加优秀、合格的学生。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团队,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时刻不忘吸收新知识,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不断充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水平。学校培育教师队伍上必须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年轻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可以采取集体备课、观摩老教师上课、进行教学说课比赛等提高自己的讲课能力。除了这类校园内的活动,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去企业或者有名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培训和进修,让教师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企业专业人才来校执教的方法加强教学队伍建设,让学生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毕业后贴近市场需求,更具社会竞争力。
4.加强对学校实操环境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培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人才,加强对学校实际操作环境和设备的建设必不可少。在建设学校的实操环境时,学校不但需要有满足日常教学的现代信息化的设备,还需要建设提高会计专业实操能力的实践教学设备。例如,学校可以创建相关的模拟实训教室、ERP沙盘模拟教室、大师工作室。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让学生紧跟时代,学会现代化的做账方法。学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合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去合作的公司或会计事务所进行实地学习,体验真正的会计工作,提前感受会计工作的氛围,使学生更加珍惜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把基础打扎实,让自己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5.完善学生的成就评价制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培育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学校必须了解市场,及时调整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符合市场要求、满意度高的会计专业人才。学校在完善这一评价制度上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院校必须和用人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企业对于毕业生的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根据这一信息调整好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次是加强与校友会的沟通,做好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宣传工作,介绍学校成功校友,激励在校学生,提升学生就业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培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人才时不但需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毕业即就业,适应时代的潮流,逐渐成为专业、合格、优秀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兰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读与写,2018
[2]王继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
[3]李玲.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会计师,2016
[4]周虹,童宏祥,俞兆男.从职业能力视角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5
作者:黄义晏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