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与过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管理学科的适应性来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现状提出了衡量企业管理学科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标准,然后分析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关系的微观层面,最后,高校管理学科建设必须要与区域产业结构、岗位职业结构相适应。

关键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产业结构;主动性;适应性

经济的发展也让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如今大部分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学科的建设,因为这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而且也是突出特色办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渠道。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就必须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并不断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上的创新,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地方高校身为创新的新动力,其不仅要建立有规范的师资体系,而且还要保证教学设备的完整,这与社会进步、科技突破、学科创新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所以只有明确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合点,了解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1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程度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在衡量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是否适应经济结构标准时,其可以将整个体系看成是劳动力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劳动力供求是否平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属于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另一种方式,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教育部门与学校可以看成是“卖方”,属于是文化知识与技能劳动力的供应者,是由不同规格和数量的劳动力比例关系形成的供给结构[1]。由于劳动力结构会将企业管理学科与经济结构联系到一起,所以只有保证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相适应,但如果出现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等情况,那么就表示学科建设不适应产业结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但同时教育结构又具有反作用,所以当企业管理学科适应经济结构时,其就能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企业管理学科无法适应经济结构时,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应该主动与经济结构想适应,并将学科建立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以学科预测劳动力需求结构。

2区域产业结构对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造成的影响

2.1在经济社会发展下由不断出现新的交叉学科

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来看,结构本质是由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等内容来决定的,这也直接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通过对比发现,传统的基础学科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是呈匹配状态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产业与经济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诞生出了非常多的新学科,其中交叉学科表现得是最明显的。

2.2调整产业并进行结构升级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可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如在转型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搞新技术对机械、化工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这样不仅能提升产品高附加值,而且还能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在这便可融入新产业,即发展计算机、电子、新型服务业等产业。可以看到,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属于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区域,但如今却出现了大多数制造业向内陆迁移的状况,且服务业开始逐渐成为重点产业。随着东部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我国也开始将产业重心放到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上,但目前也已经开始探索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但这就必须要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动态科技支撑体系才能实现。

2.3要保证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定位的准确

通常情况下,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定位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如有些高校过于重视热门专业、关注学科数量、专业范围等,这样的建设模式不仅会损害特色专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失去优势专业的价值,从而提高建设成本,影响学生就业率[2]。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必须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应区域内主导产业需求变化,从而明确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定位,并有弹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

2.4科技进步也对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新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的不断出现,技术推进产业这样的生产模式也会组建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但是,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那些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构建企业管理学科专业时,其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成为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高校就必须要对学科建设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高校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3]。

3区域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的建议和对策

3.1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为了满足区域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的需要,高校就必须要重新思考企业管理学科目前的背景、层次、竞争力与特色等,要多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这样才能结合学校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来明确学科专业的特点,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定位的准确。虽然如今各大高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但整体的学科建设效用还是基本相同的,因为任何一所高校都需要加强优势专业、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这样才能将关联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实现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3.2要疏通学科管理之间的部门交叉关系

新学科目录的修订与学科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区域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学科管理自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创新也会给学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随着高校社会服务意识的不断强化,高校就必须要提升服务意识,主动优化服务环境,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提升学科适配性的现实要求。目前,众多工作对人才能力需求主要表现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所以,地方高校一定要肩负起理顺学科管理部门的关系责任,并主动联系科技与教育部门,定期研究高校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3.3地方院校必须要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地方院校要不断与当地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关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当然也需要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局势、政策来展开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明确企业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实现学科专业的合理调配[4]。从服务型社会上来看,服务文化、服务发展等都是提高学科专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这不仅能实现办学优势的提高,而且还能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并促进学科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将新的想法与成果投入到新实践中,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企业面临的技术、管理问题,同时也能通过高校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而形成学科专业特色。

4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在实际工作中,这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社会发展与地方文化发展为基础来展开,可以结合各项因素来进行分析,这可以有效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准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展开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校自身的办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学出版社,2015(04):211-213.

[2]黄江美,曾冬梅.关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7(06):20-22.

[3]林蕙青.适应新形势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3-5.

[4]关丽梅,马俊红.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2.

作者:张微 高建军 张瞳光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