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供给侧结构调整、国际一体化、多元文化的渗透与博弈,让现代企业承受了更多的管理模式创新性挑战。故步自封无疑是管理模式最大的威胁,但如何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然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发展课题。为此,以经济下行周期为宏观视角,分析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从三个优势、两个趋势、五个举措中提炼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考量的十项杠杆因素,希望对国内诸多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一、经济下行周期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固本培元,稳中求胜
201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上涨2.0%,处于3%左右的调控目标之内;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出口增长4.9%,进口增长11.5%;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4%;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PMI指数为51.5%,连续23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即便如此,多方指数增长速度仍在放缓。2018年不可避免处于单个周期的下行周期,但是这个下行周期对发展中的企业而言,仍然并未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换言之,经济下行周期为企业乃至诸多行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发展面。以往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企业获得的效益空前巨大。多数企业发现创新、并购、研发高新技术产业、拓宽市场路径等等,均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这种经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无可厚非,但在市场环境并不看好的情况下,企业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也在发生变化,企业支出成本却在大幅提升。面对同业消费低迷的情况,已然对诸多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压力,以至间接产生了对全新管理模式的发展诉求,亟待突破和改变。但这种突破并非冒进主义的刺激,反而是固本培元的市场迭代,是稳中求胜的本质诉求。
(二)精益求精,蓄势待发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而对于稳中求胜的发展格局貌似尚未做好充足准备。互联网开启了经典的电子商务模式,诸多企业蜂拥而至,抢夺流量、新的市场份额、新的营销渠道,管理模式从单一类型,转化为多元发展机制。但在“互联网+”的模式中,间接衍生出n次迭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也开辟出更大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在这种宏观格局中,企业单纯依靠管理经验来定夺未来发展方向,显然已经陷入盲目求新的闭环中。在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中,我国中小企业在外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却在贸易战中再次迷失。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了未来发展格局,显然是对于商品市场的反观与验证。精益求精的新形势,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在无所遁形的市场期待中,若无限扩宽市场路径,而并未打造出精品管理能力,其必然遭到市场的淘汰与反击。故而,当前的形势要求企业管理模式精益求精,在并非主动出击的情况下,被动选择更为优越和超前的管理机制,厚积而薄发,才有可能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获得更为稳定的发展空间与市场份额。
二、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期待
创新永远是不可忽视的管理学课题。处于经济上行周期时允许企业调整,留出了更多的战略发展时间。但在新形势下,留给企业调整管理模式的时间较少。如若更新了管理模式并未见效,显然是由于调整企业管理模式而带来了间接风险。这种风险在新形势下显然更高,是企业管理模式在创新过程中必须经受的挑战。多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源于企业能够依据以往经验对市场做出客观判断。这种决策力是支持企业长盛不衰的基本要素。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风险时,势必需要采取更为稳妥的战略构思,降低人员开支、生产成本、融资比例,以便平稳度过市场冰封期。然而经麦肯锡全球资源战略分析,对过去几年间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企业(即经营利润减去投入的资本费用)进行经济利润曲线绘制后发现,仍然符合了幂次法则。每创造10美元经济利润,便有接近九成融入排名前20%的企业。处于曲线顶部的企业平均经济利润是处于曲线中部企业的30倍。这种期待是处于行业顶端时所带来的收益优势。那么,即便新形势下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风险加大,也不能降低本质的创新频次,否则高利润的发展期待将终究无法实现。
三、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格局和战略
负责麦肯锡全球战略与公司财务业务的贺睦廷在《突破现实的困境:趋势、禀赋与企业家的大战略》中提出了十项企业创新杠杆,分别为三个优势、两个趋势、五个举措。这十个创新杠杆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多维路径,是企业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主动战略布局方向。
(一)管理模式的必然优势开发
优势即禀赋,是企业管理模式在最初发展中所获得的固有资源,其中涵盖了企业规模、融资能力、研发实力。企业管理模式无论选择何种创新机制,都需要保持和维系原有的三项优势,否则其管理模式并不会得到更为良好的市场反馈信息。首先,企业规模在新形势下仍然可持续扩大,扩大的本源在于市场,在于市场接受度。可以认为,市场接受情况良好时并不需要更改原有的管理模式,此时创新层面可选择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市场空间创新。其次,融资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优势。如果创新性的管理模式阻碍了融资渠道或路径,这样的创新管理机制则并不会适用于企业的当前发展。那么,创新优势的保障仍然为经济运行效力,只有收益效果得以满足,才能证明企业具备了相应的创新管理模式更改条件。可以将融资能力作为一种评估指标,验证创新管理模式是否满足了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最后,研发实力是创新管理模式必须不断提升的间接竞争力。即便是在经济下行周期的情况下,也不能降低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对于新技术的研发,对于新型管理路径的探讨。因此,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必须着重处理企业的研发创新力,当给予研发团队最大的鼓励之后,将不断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并获取更高的市场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二)管理模式的必然趋势思考
两个趋势分别为: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地域特征。一方面,从企业处于产业链位置的角度分析。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其管理模式的创新频次自然较低,更多地倾向于被动式的创新,需要在较高的市场活动刺激下方能被动调整管理模式。处于产业链中段的企业,需要适应上下游关系,仍然较为被动地不断迎合着上游企业的需要和下游企业的期待,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调整。而上游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时,必然需要考量市场整体收益率,所谓大船难掉头,便是处于产业顶端的企业很难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一律摒弃或废除,更新更为有利的宏观战略。那么其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反而是处于产业中段和末端的企业更有执行力。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地域性特征角度分析。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起点规模是否占据了有利的地域发展趋势,并间接获得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地域文化支持、人力资源补充、产业合作条件,以及相应的市场接受度。当地域特征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能量后,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可以更为充分地选择自身的管理模式创新机制。但是当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应全新的地域特征时,则势必需要通过创新来改变。诸如从一线城市回归三线市场,从国内发展转型海外投资等等。由于地域性的牵绊,企业不得不选择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地域的发展规律。以海尔(600690.SH)为例,其在中欧国际交易所挂牌发行D股4亿股,筹集了收购意大利家电企业Candy所需的4.75亿欧元资金(约合38.05亿人民币)。在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时,仍然在收购后采用之前新西兰Fisher&Paykel及日本AQUA的管理模式,即董事会本土化,管理层本土化,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本土化。这种本土化的优势在于适应本地市场,在充分授权的基础上,输出诸如海尔在中国市场成功实践的“人单合一”等管理经验,从而令宏观市场管理服从核心指挥,同时又能适应地域特征。这无疑是拓展市场空间之后的必然选择。最新财报显示,已经成为全球性企业的青岛海尔,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40%,已然为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域特征的考量维度和借鉴范式。
(三)管理模式的必然举措鉴别
企业管理模式在不断创新之后,势必需要在具体的实施战略中检验新型管理模式的时效性。那么,就需要采取五个层面的举措:并购、资源配置、资本支出、生产力改进、差异化提升。这些举措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必须要经历的改变,如何改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验证新型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当可行性较高时,可持续开发新型管理模式;若新型管理模式在诸多发展举措中显现出不适应、不实用、不契合真实市场反馈要求的现象时,企业的管理模式二次创新要求就会增加。新形势下,并非一味求稳、求精、求得保守地降低发展成本。在企业不断适应市场要求的过程中,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的开发,借助发展举措实施之后的验证,可以区分市场接受度,为自身的企业管理模式调整提供参考与借鉴。因此,当代企业虽然更新管理模式的风险逐步加大,但也可以通过小范围的实验,大范围地反馈数据收益,验证创新管理模式的可控性,继而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价值更高的发展建议,力求在时展前沿,做出更为精准的企业管理模式调整判断与鉴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之后的市场运行风险逐步加大,但不创新就等于默认当前管理模式毫无诟病,无疑是自欺欺人的管理学认知误区,也终将丧失竞争力而被市场所淘汰,永远无法获得再造资本和高额利润。为此,大胆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三个优势、两个趋势、五个举措是否对企业新型管理模式产生助益,结合市场动态的发展条件和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宏观战略,带领企业迎接新形势,达到预期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烟.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8,(30):91.
[2]赵刚.从企业管理主题变迁透析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0):172.
[3]李金梅.基于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纳税,2018,(27):239.
作者:梁琴 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