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逆向教学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逆向教学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逆向教学实践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现代企业”与人们通常称的“现代企业”存在较大的代差错位。前者的管理内容多数在先修课程中基本完成。采用由学生到老师、由实践到理论、由问题到结论的新逆向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过程和内容具有现代性、实践性和研究性。把炒冷饭的课程变得新颖生动、充满探索,综合提高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逆向教学;实践研究

逆向教学国内外研究多年,在工科、医学、体育领域的教学实践运用较多。本课题的新逆向教学是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环境和多维度融合的新模式,比传统的逆向教学更深化更丰富。按照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本新逆向教学法可以归属发现方法类。按照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可以归属于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英国的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也指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中国教育家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些都是本选题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逆向教学多囿于顺序或者内容的逆向,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莱斯利•克里(Lesley•S.Kagan)在法律文章写作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反逆过来,先让学生实践写作,然后从学生作品中挑错并做好记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理论和方法的传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工学院Dragos•Axinte也在专业课程《产品设计与制造》中开发一种逆向教学法(“Ainversemethod”),由教师指定研究样品(“A•Fo-calRepresentativeProduct”),让学生对样品进行分解(“De-composition”),从产品回溯到工艺、材料、设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林正静的《逆向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是从案例到理论的内容逆向,基本上属于案例导入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湖南大学黄宏格《逆向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逆”的是教学内容的“因果”顺序,由“果”回朔到“因”;浙江经济技术学院诸葛燕的《浅析项目逆向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是先实践,再总结,后理论强化的过程逆向。本新逆向教学新在三个融合:1.多维度融合,包括对象逆向———由学生到老师,形式逆向———由实践到理论,内容逆向———由问题到结论;2.多模式融合,正向教学与逆向教学融合,传授与探究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3.跨学科知识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行为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

一、面临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在教学中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现代企业”指的是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以来内部职能机构健全且管理规范的企业。当今人们通常称的“现代企业”则是指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企业。存在较大的代差错位;二是课程内容与已修和将修课程存在大量重复。由于课程严重滞后与现实,出现课程与现实两张皮现象,加上内容重复,教学中面临学生味同嚼蜡、老师费力不讨好的尴尬的局面。管理学界对现代企业定义:现代企业又称为“大机器工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断代分为:家庭生产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和现代企业时期。世界上的第一家工厂是英国1771年建立的。现代企业管理的“现代”,接近于中国史的断代。即上世纪初科学管理以来的历史时段。实际上企业的演进与变化与人类历史完全不是一个计量单位,历史上一个代,社会元素已经叠替摘要: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现代企业”与人们通常称的“现代企业”存在较大的代差错位。前者的管理内容多数在先修课程中基变革了N代。程度上,企业性质变化远比社会变革迅速、剧烈而深刻。100年以来,由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企业的结构、性质、运营、管理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今的IT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企业的组织形式、商业模式、评价标准、运营逻辑完全不同于工业时代大机器企业的模式。比如,工业时代的边际效益是递减规律,而信息时代的流量经济却是边际效益递增规律。工业时代竞争多出现在同行业,信息时代更多的是跨行业竞争跨行业替代,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替代了,数码相机被手机玩残了,手机被做电脑的苹果给颠覆了……,工业时代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理念是为消费者解决某个问题,信息时代是为消费者构建一种生态。即使现在的传统工业企业,也大量地融进了信息时代内容。工业时代企业的强大建立在规模化生产,信息时代强调的是柔性生产,因为用户的个性需求暴增,信息又让个性生产变得可行。这些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都还没有沉淀为学界共识的管理科学理论。由于管理科学必然滞后与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以及社会变化的迭代加速为该课程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教学改革空间。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与先修或者将修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等课程存在大量重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均存在浪费。比如现代管理的多个学派和战略管理理论,在几乎所有管理课程中出现。学生学习兴趣疲乏。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课程内容,教学与实践机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激情,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障碍与需求

包括理念障碍和制度障碍。东西方文化渊源决定了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发源于古希腊的思辨模式一直贯穿西方的主流教育体系,这种思辨模式在处理“人与物”的客观关系中体现了卓越的优势,催生了整个现代科学体系。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同时代的孔子、老子等的教育则基于对圣人崇拜的传授模式,教育的重心是研究“人与人”关系。这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授模式已经融化在东方民族的血液之中。东方着眼于对人的全面教育虽然在西方科学传入之初被广泛质疑甚至批判,显然根植于强大文化土壤上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基因并没有影响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华大地上蓬勃生长,相反西方的科学教育却在不断加强人文培养。回到形式的外壳,一直呼吁的激励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以“教”为中心的隐性羁绊。“教与学”关系模式,早已在民众、老师和学生的思维中形成清晰的图式模型。在本课程采用新逆向教学模式,由学生向老师,由现实到理论,由问题到结论,并不符合既有的思维图式,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认知失调。部分学生开始并不适应,直观感觉不像是在上课。在提倡可以质疑老师,可以质疑教材,可以质疑权威时,多数同学带有惊叹和茫然。直到8周以后,才有学生尝试质疑教材,直到整个课程结束,仍然没有当面质疑老师问题和权威的理论。经与学生课下交流,多数学生将质疑老师的观点与尊重老师对立起来,特别是当众质疑老师,认为有违传统美德。至于不敢质疑权威,学生认为这些都是世界顶级的大学者,其理论观点全世界都认可,我有那个水平发现问题吗?在第二个教学周期我们进行了引导:对权威理论的质疑不是否定权威,而是一种学习过程,当你质疑某一点时,你一定会针对这一点去查阅更广泛的资料,作深入的思考,哪怕你的质疑最后被自己否定,你对这个方面的学习是相当扎实的。何况,权威经典理论虽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是不排除个别或者局部的差异性。权威经典理论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而社会发展觉总是步履匆匆,社会学经管类理论一般都会滞后于社会现实,从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经典理论的时代局限也是一代代学习者社会负责的体现。即使在共时性视域下,经管领域的理论多数是研究人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价值观,针对同一事件的观点和行为会完全不同。第二学期开始有同学讨论伊拉克现象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不协调性。说明理念障碍虽然强大但是仍然可以碰触。新逆向教学改革的制度障碍。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均有一整套教育教学规范,也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和严谨的评价标准。新逆向教学实践可能在某些环节并不符合评价标准。任何组织都不会因为局部个别的改革探索而改变广域普适的评价考核体系。关键在于教改实施的小环境。本教学改革探索得到了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监督机构的支持和包容。实属难得。也是本探索实践能持续两年的保证。需求包括学生需求和时代需求。求新求变是当下大学生的主流追求。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习惯认知的局限。表现在具体实践上,学生对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方式、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多愿意积极参与尝试。对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表现出极大的疲乏和厌倦。当需要他们参与全新模式中,并以他们为主的情况下,又缺乏足够的勇敢大胆。其本质在于他们希望的是给予他们更新的东西,还没有习惯一起参与突破与创新,对于由他们发起的创新还需要增强足够的自信。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正常教学中,他们是能发现问题的,虽然有的问题不是很清晰,但是至少感觉不对劲。比如把现代企业定义为实施了科学管理的工厂企业,描述的是上世纪工厂企业的模式,与他们思维中的“现代”不是一回事。但是却不敢对此提出质疑。通常采用消极的方式来表现对课程的不感兴趣,包括玩手机和上课走神。大学课堂玩手机似乎令所有大学老师头疼且日渐严重,这个现象背后是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潜在需求。在逆向教学的课堂里,手机成为实时查阅资料的工具。学生由接受知识到钻研知识,与老师平等且被尊重。所以逆向教学不但满足学生的显性需求,还发掘了学生潜在需求。时代的需求:我们正处在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换时期,网络和信息工具普及,知识和信息资讯变得非常容易获得,知识不再是稀缺资源。有的老师积累一生学习的知识,学生用手机一下可以全部搜索到,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里不需要逐级递进的知识。老师的知识已经不再是获得学生尊重核心价值,仅仅以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大学教育正面临严酷的挑战,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在形式和内容变革上都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高效运用手机之类的信息工具,一起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培养与时代步伐相融学习模式、思考模式、研究模式无疑是信息时代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

三、实践及效果

传统的逆向教学一般是从结果反推过程,本课程采用的新逆向教学比传统的逆向教学更丰富的内涵,实行多维度融合,多模式融合,多学科融合。第一周,要求学生读完包括选用教材在内的三种以上现代企业管理教材,小组间错位监督。第二周,根据被监督小组成员阅读清单,监督小组制定对被监督小组成员抽查考核方式和题目。这个过程监督成员至少也要概览被监督成员阅读过的教材。学生转换成老师角色,用什么方式,是查核阅读过程?还是查核阅读效果?由学生自己决定。小组内可以交流。第三周,完成小组间的监督核查,老师对核查方式和核查结果评分,老师不考核被核查学生,只考核核查学生,计入课程平时成绩。确定小组目标。每个小组分别负责教材中某一章或者某一节或者某个知识点作为本小组深入研究的目标,从第五周开始,每周一组在课堂展示研究成果,展示10分钟,互动研讨10分钟。教材的正向内容无需重复,只展示深化研究内容和质疑理据或者新的观点。学生参与性大大提高。当学生由简单的学习转变为要教授某一个知识点时,学生必然会查阅文献或者关注、思考社会现实。如果营造的是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极少年轻人会在你追我赶的环境中自动认怂。可以引导独立思考重大问题。在研讨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时,把伊拉克被美国颠覆前后作为研究样本,萨达姆时期,国民自由发表言论的程度不高,大多数人的生活、安全是有保障的,而且物质生活水平还比较高。多数同学认为伊拉克人民至少处马斯洛分层理论的第三层。美国为了给伊拉克人民更好的生活颠覆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人的确可以自由发表各种言论了,面临的却是频繁发生的爆炸,派别冲突,人身安全无法保证,人们担心的早上出门后晚上能否平安回家。表面上好像到了第四层,但是第二层安全需求都没有保障。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层需求满足后才会有高层需求,这种群体呈现的跨层级需求且是高层及需求满足后却有更强烈的低层级需求现象,是否切合马斯洛理论呢,学生可以继续研究思考。横向延展到国际政治领域。当课堂测试:自由但没有安全保障的生活或者安全生活有保障但言论不自由的生活。几乎全班同学都选择了后者。学生开始认识到,美国武力干涉其他国家强行推广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实际效果和他的口号完全是两回事。引导学生研究利比亚、突尼斯、埃及等现象。虽然观点比较稚嫩,认识比较浅表。他们学会用实证来得出结论,不是简单的听则信之。学生的感受:多数学生觉得本课程学习方式与习惯和通常的方式不一样,有新奇感。有超过半数的同学总结说被逼着多看了几本相关的书。有的同学说了解了怎么研究社会现象。只有比较少的同学敢于质疑教材、老师和权威。也有学生提出;学生介入课堂后,整个课程的逻辑性、系统性被打乱,有点散乱。由于学生对企业的接触深度不够,涉及到企业的内容多是外向类内容,比如企业文化、营销模式,无法涉及企业战略决策之类否认的内核型内容。相对来说,管理通识性的内容学生研究兴趣大一些,可能与查阅资料方便和不同课程、不同老师的知识观点融合有关。

参考文献:

[1]林正静.逆向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203-204.

[2]叶海龙.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4):23-26.

[3]朱兆民.逆向教学法在比较利益论之现代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教育市场,2011(8):81-83.

作者:罗天平 叶海燕 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