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在时展和市场环境要求企业管理趋于现代化的形势下,资金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实务中,资金池管理已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分支。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的优势,意在探讨资金池管理在企业中可发挥的作用;其次分析了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的要求,意在探讨资金池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前提;最后提出了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的实践建议,意在探讨资金池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策略和具体的实践途径,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企业;资金池;实践建议

近几年,我国市场环境中企业数量增量明显、市场变化日益频繁、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如此的外部生存环境,企业之间“大鱼吃小鱼”,甚至是“大鱼吃大鱼”的案例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明哲保身的重要支撑就是资金链的稳定,某种程度上企业运作离不开资金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因此,当下的企业越来越突出和重视资金管理工作。企业的资金管理一直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不合规、对资金无法实现动态实时监管、对资金的使用无法按照预算执行等,这些问题长期影响着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管理也难以实现价值增值。资金池管理作为资金管理中的一个先进工具,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确实补长了资金管理中的某些短板,因此,在实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青睐。但是,资金池管理对我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具体的应用还需要系统性地学习和研究。

1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的优势

首先,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规模效益,资金池也可以叫作现金总库,资金池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基于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实现企业银行主账户和各子账号资金的每日归集和分配,由定期存量手动管理转为动态流量自动管理,基于此企业可以将闲置资金最大限额归集到主账户,统一管理集中投资,从而发挥规模效益,进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其次,保障了企业资金预算的执行。需要明确的是,资金池管理的应用需要相关制度的护航,在应用资金池管理之前,企业势必要围绕资金池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激励考评机制。具体地,这其中至少应该包括资金池管理模式下对资金的归集和分配要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除了年预算的整体标准之外,还包括细化的月平衡和周调度,也就是说资金池管理要有章可循、有理可据,尽可能地减少无预算的调度。这样一来,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另一方面切实保障了企业资金预算的执行。最后,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对于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度是难以避免的,通常情况下,总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的这种调度被视为借贷行为,但在资金池管理模式下,总公司和下属公司的资金在银行平台内实现归集和调度,被视为一种委托贷款行为,大大降低了之前借款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除此之外,由于统一的监管,不仅能提高资金的流动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人为挪用、滥用的现象,降低了相关的财务风险。

2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的要求

2.1内部银行账户的集中化

首先,资金池管理是建立在这些银行账户基础上的,实现资金的归集和调度需要操作这些银行账户,某种程度上,企业的银行账户越少,集中化管理就越容易实现,也就能更好地应用资金池管理,并通过资金池管理让这些银行账户产生集中约束的效果,这不仅能提高企业资金的存量和流量以及使用效率,还能降低资金使用的财务费用。其次,如果企业内部银行账户无法实现集中化管理,就无法通过资金池管理统一管理分散的闲置资金,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还会增加内部资金调度的成本和风险,资金使用的效率直线下降。因此,资金池管理的首要要求就是企业内部银行账户的集中化,这也是资金池管理应用的必要条件。对企业而言,高效地应用资金池管理的要求,一是要优化内部银行账户,尽可能地缩减银行账户数量;二是实现对内部银行账户的集中化管理。

2.2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

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关系着资金运作的流畅度,资金运作的流畅度关系着资金运作的效率,资金运作的效率关系着资金运作的成本,资金运作的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源头是资金预算,最终的结果直接体现了资金池管理的效果。因此,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是保障资金池管理效果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企业各个部门和下级单位要严格按照资金预算管理的要求,按月、按季、按年编制预算执行报告分级汇报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具体的每个预算项目资金的流入流出、预算的审核情况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等。另一方面企业各个部门和下级单位要严格遵守资金池管理操作模式执行资金预算,比如在高度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各个银行账户由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和下级单位不能自由支配。

2.3建立资金池管理的相关制度

建立资金池管理的相关制度是顺利推进资金池管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资金池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在实务中还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难题,短期内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尽可能地减小这些难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资金池管理的应用需要企业内部的高度协调和配合,制度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企业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将资金池管理应用到资金管理中,资金管理将会发生较大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企业之前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不适用基于资金池的资金管理;其二,完善与之相关的激励考评机制,将资金池管理的运作与业绩挂钩,这会增加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保障资金池管理落实到资金管理中。

3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的实践建议

3.1综合企业的组织结构选择资金池管理操作平台

资金池管理需要一个操作平台,准确地说需要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深入合作。在实务中,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择操作平台也是企业在应用中遇到的难题。综合我国企业的实践经验,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第一,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大型的集团企业来说,其下属单位较多且这些单位大多是跨地区的,为了满足资金池管理对企业内部银行账户集中化管理的要求,企业应该选择服务网点较多的银行,比如国有四大行等,尽可能地使每个下级单位都能纳入资金池管理中;第二,是合作成本,比如手续费等,资金池管理需要在银行平台上完成企业内部资金的划转,这些行为都需要付手续费用,手续费用的百分比也应该是企业在选择银行平台时考虑的对象;第三,银行在资金池管理上的优势,市场上银行的现金管理平台水平和服务参差不齐,企业在选择银行时应该结合业务的需求,综合考虑各家银行资金池管理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迎合自身管理的需要。

3.2综合资金管理需求和意愿设计资金池管理操作模式

首先,在账户设置方面,资金池管理模式需要一个总账户统筹企业资金的使用,一般情况下,这个账户是企业在注册所在地银行开设的一般账户,但由于不同资金池管理模式的特征,总账户的设置在实务中还需要考虑到企业资金管理的需求和管理力度意愿。其次,在资金的归集和支付方面,企业应该在资金池管理中按天、按周、按月、按年逐级归集和调度资金。最后,在日常管理及支付控制方面,这主要体现在授权审批和考核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设计审批授权的额度和力度。比如对于业务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可以500万为限额设立两级审批,小于500万的只需要一级审批,大于500万的除了一级审批之外还需要总部的二级审批,企业可以根据资金预算设计日常的考核,以资金预算执行偏差为标准,对于无正当理由的超支现象,应该在人员的考核中有所体现,给予适当地提醒。

3.3综合资金池管理目标提升资金筹划、配置和投资能力

在实务中,一些企业的资金池管理无法实现目标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资金筹划、配置和投资能力不足。无论是收支一体化模式还是高度集中管理模式,或是收支两条线模式,或是集团账户模式,突出的都是实现对企业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运作,这其中包括企业各个部门和下级单位之间资金调度、各个银行账户之间的调度、闲置资金估计和具体的投资比例、储备多少资金供企业正常运作等。因此,资金池管理模式的应用带来的既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机会,也有企业综合能力要顺应先进管理模式提升的挑战。企业应该在资金池管理中配备专业的人员对资金进行筹划、配置和投资,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计算,对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提高资金筹划、配置和投资的准确性,充分发挥资金池管理应有的作用。

3.4综合资金池管理效果建设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可以应用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比如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应用ERP系统,在企业的人员管理中应用BBS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等,这些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效果。对于资金池管理,要想加强资金池管理效果,企业可以考虑建设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在实务中,已经有企业完成了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在系统内对接了合作银行的信息平台,可以实时了解企业总账户在内的各个银行账户的交易信息和明细,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的交易状况,提高资金池管理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实践,资金池管理模式有明显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保障企业资金预算的执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优势,但企业也要看到资金池管理模式的要求,不要盲目跟风应用,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企业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规模、经营管理现状以及发展需要,综合决策应用资金池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优化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昌.资金池管理模式下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J].纳税,2019,13(32).

[2]高南亚.关于集团内部资金池税务风险的管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9).

[3]王雪艳.构建高效资金池[J].中国外汇,2019(12).

作者:陈晓菲 单位: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