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基于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研究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民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建设对策建议,包括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等。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控;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自乘着改革开放东风诞生之日起就发展非常迅速,近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主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民营企业的资金规模及实力不足,以及自身管理体制中的固有问题,导致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先天缺陷,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
民营企业是最初大多是由小农经济或家族企业逐步萌芽发展起来的,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上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多数民营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管理思想比较落后,缺乏现代管理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投资、决策常带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主要的决策者仍然是民营企业家本身,全凭自我判断而低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决策过程,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结构比较简单,企业业主就是管理者。但是,随着企业扩张规模扩大,需要雇佣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也将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更为合理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这些机制的缺乏是使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倒下的重要原因。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成为每个民营企业思索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合理有序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促使企业规避风险,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有效机制,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通过内部控制,企业上下一心,为实现整体战略目标,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规定和安排,防范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企业各项工作安排合理,对各种舞弊及不法行为能够加以预防,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使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财务数据也更加真实,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风险管控的必要手段
据调查,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较短,抗风险能力差,且容易发生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的运行保证及时识别和发现风险,并加以预防。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风险管控所需的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民营企业风险控制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就无法形成实用、及时的风险预警体系,风险管控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亟需加强政策指导及研究
我国政府及各监管机构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陆续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要求。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在一步步地对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如何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实务和理论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日臻成熟,国内的内部控制理论也在各个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多数还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内部控制处于起步阶段,内控制度不完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关于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及如何提高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指导,需要操作层面上的体系构建和运行机理研究。因此,如何将内部控制理论有效应用于我国企业实践,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民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人员共同参与的过程。风险管理不是单一部门的独立职责,而是要应用于单位内部每个层次和部门。企业管理者要从全局考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把握整体风险。第一,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经营活动和投融资等活动中不能一味追求利润,从而冒较大风险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项目或决策;在企业管理决策,尤其是项目决策不能盲目进行,不能好大喜功,而是要进行科学的评估,确认风险和收益,有效避免相关风险。第二,企业应该尽可能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等,把企业的各项业务统合起来,使每一个环节都井井有条,尤其是对于易产生问题的关键环节,要着重制定较为细致的管理规范,以使每项业务、每个岗位工作都有据可依,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三,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企业管理者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在动态管理。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经常到项目中进行检查与指导,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听取员工的意见,及时把各种新的法律法规、内外形势变化、企业和员工的要求等传达给项目监理人员,并在检查中及时发现项目监理机构的不足,企业管理者应针对项目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加以处理,使其消失于萌芽状态,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民营企业应完善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一方面,重视风险识别,对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影响实施财务战略的事故进行事先识别和预防,还要对识别后的风险进行量化,以确定风险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应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管理者对风险的偏好和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案。还应加强财务管理效果的评价,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流程进行追溯评论,从而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民营企业往往因资本结构不够合理或因其他自身问题经常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比如投资或融资引起的财务危机等等。因此,作为高风险的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设立财务预警机制就是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预测分析,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描述,采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并明确告知企业的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企业能顺利地化解这些风险。第一,合理选择财务预测指标。不同的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要正确地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更为合理的指标,如在企业的急速扩张阶段需要特别注意负债规模的大小,要加强偿债能力的财务预警。第二,选择科学合适的预警模型。不同类型企业的风险点不同,其财务数据也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容易获得的指标数据。在指标体系中还应进行指标的优化,剔除存在人为因素或偶然因素的数据,从而提高预警的准确性。第三,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分析具有客观、易于度量等特点,而定性分析则具有主观性、模糊性等特点。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风险和危机非常复杂,全面的风险预警体系不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指标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要认真设计,建立系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创建科学的预警模型,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应加强定性分析的评价和修正。第四,风险预警机制的反馈与完善。在风险预警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应通过制度保障、监管维护来保证预警机制的正常运行及预警功能的充分发挥,在进行财务预警之后要及时对结果进行反馈,对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并对预警方法、指标数据、预警指标标准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有序的更新,从而保持财务预警体系的良好运行。
(三)加强内部审计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必须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经营规范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民营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经营效果与效率。第一,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民营企业所处的环境错综复杂,很多因素都对企业的经营成败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长效化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对企业各种决策成果进行评价,督促企业及时自省,并促使企业了解环境因素的变化,为其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真实的数据。第二,能够防范企业运营风险。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完善程度的测试和评价,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第三,能够准确披露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经营环节中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往往存在着不完整的情况,内部审计则可以起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问题,降低信息风险,有利于管理者及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四)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企业在遇到重大决策时,必须谨慎应对,科学决策,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的项目失败,甚至企业重大风险。第一,应建立科学的融资决策机制。民营企业融资的规模、渠道和债务期限等是管理层做出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在企业内加强融资管理,建立科学的融资决策机制,能够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成功几率,并且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化解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期的融资压力和资金困境,避免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第二,要处理好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关系,以及发挥企业财务的灵活性,最终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第三,应建立科学的投资机制。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进行科学量化的调查和决策分析,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一方面要面向市场进行适度投资,另一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采用投资策略。加强人力资源投资,使企业建成一条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资本的企业人才生产线,只有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梯队,才是企业致胜的法宝。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民营企业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手段,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要想解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由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保障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与开展,使之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风险管理视域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J].财会学习,2019,(9):252-253.
[2]程冠杰.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9,(2):92-93.
[3]袁洪涛.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漏洞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8,(32):396-397.
[4]张洪双.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1.
作者:李锐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