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风险防控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企业风险防控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企业风险防控研究

摘要:在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当下,中小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就必须注重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监控,并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不断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使企业向未来长远发展目标迈进。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立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有关要求,2017年6月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了《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此引导和推动小企业增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环境中,小企业要在调结构、防风险的大环境中站稳脚,就必须认清企业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笔者在此提出新环境下小企业稳步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小企业风险防控”的建议。

一、内部控制是小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作为社会经济体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在近5年内数量增长势头迅猛,为市场带来勃勃生机,也创造过奇迹。但也不乏在大潮中被卷走的无数“短命儿”,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影响下,如何才能顺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气候,真正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企业治理层和行业管理者所面前的棘手问题。目前我国小企业仍存在内部控制意识浅薄,内部控制制度无章可循、有章不循,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这抑或是鸿沟、是瓶颈,在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建立全员参与、施行全过程监管、结果全方位校正,实践内控制度建立、实施、监督、改进循序提升的内控运行机制是当务之急。1.内部控制不仅是定规矩,而是在明确岗、职、责、权的同时,实现体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动态监控全过程管理。适时健全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内部控制纵贯小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是伴随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的纽带。在企业资产运转中,无处不体现内部控制在有效监督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各项作业环节的经营活动的交织,同时其控制效用的较好发挥,也体现出内控是一个系统工程。3.内部控制受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内外部的小事件,对于脚没站稳的小企业而言也许会引起塌陷效应。逐步建立相对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过程监控及时在变化中制衡、调整与纠偏,从而力争在转型环境与新常态下更好地为企业实现最佳经营目标。4.内部控制只有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实施,增强全员的参与控制意识,提升全员的问题识别能力和鉴别纠错能力,使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向同一企业发展目标迈进,在解决问题中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最终形成建立、实施、监督、改进的递进式闭环,在一次次矫正中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小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才能得到巩固。5.内部控制能有效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风险防范是内控的重要要素,小企业的风险意识更重要,不闭门自居,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积极分析外部环境的风险,提升风险识别的能力,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增强行业竞争力。

二、打通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内部控制

(一)以会计控制为核心健全内部控制架构

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现状,从企业主营业务入手,寻找关键控制点,节点向外放射带动全面,逐步铺开终极实现全覆盖。在延展中、实施中发现薄弱点、失控点、失效点不断完善改进,形成自己的一套易操作、可监控、能提升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循序渐进控制小企业管理经营中的各类风险,逐步成长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分步走:对于会计核算等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的小企业,无章可循的,考虑整章建制,从明确各岗位职责、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入手,先做到有章有法可循,提出基本的要求和管理目标;对于职权分离、财务分级核算管理等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加强内控施行目标管理,重点放在控制效果的检验上,检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真正实现了小企业发展目标的递进式提升。注意时效性,为适应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内部控制关键节点会有变化,内控制度也要不断评估和调整。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既充分考虑未来企业成长中政策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又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转变企业治理机制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其品行、职业操守、业务素养至关重要,管理者的行为、思想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会影响团队成员的操守,从而制约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当下小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同时又是经营者,多数企业又离不开的裙带关系,加上内部缺乏互相牵制、分工制衡、科学有效的内控治理结构,使小企业很难成长。我国现行《会计法》规定,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小企业要发展,应当以《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对各经营环节关键控制点的责任人明确责、权,进行制度、法规约束,有章不循者限制使用(甚至不用)。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遵从有法可依原则,保证其有效实行也至关重要,不能看人下菜碟,依法依章办事,一视同仁。损害企业利益,考虑利用法律维权。使小企业的从业者真正认识到只有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才能实现全员利益的最大化。

(三)全员参与是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的途径

企业在用人上,要择优录用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职业操守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精神、有较强法律意识的员工。这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自觉、严格、有效施行,一项制度真正发挥效用的前提。制度的产生应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民主集中讨论修改,取得认同,沟通又会是员工有认同感,从而遵章行事,管理者要起带头作用,自觉示范引领,逐渐将内控制度转变晋升为一种企业文化,在良好的企业氛围中,实现全员素质的提升,小企业的未来之路将更宽广。

(四)利用信息网络加快数据分析降低经营风险

内部控制包含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需并存,且各要素必须完全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中,并通过其有效运行而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与其经营目标。在内部则控制施行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能够实现扁平化管理,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水平。利用网络使信息的储存、传输更直接、更迅速,准确地收集、整理与分析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外部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及时发现隐患,采取预警,将风险降到最低。在“互联网+”时代,小企业防控更便利。

(五)自我评价内控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企业适时考虑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考虑建立内审机构,内审机构有独立的职权,有效的内审是保证企业内控制度执行、风险防控有效运行的防护网。内审机构可以通过制度执行审计、流程缺陷审计、风险审计等对企业内控进行全面监管,从而提升小企业自我防控能力。对关键控制程序、控制环节的监督要建立长效机制,以发现不同环境、形势下内控制度设计、运行缺陷,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纠正。同时内控制度的修订也应与企业管理水平相适应,风险防控带来的效益与效果也是衡量内控有效性的关键。总之,中小企业要在供给侧新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探索性一步步前行,从整章建制规范岗、责、权,到全过程监控,再到发现问题修正和全面完善提高,直到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地发展,使企业向未来持续、稳定、健康长远发展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黎明梅.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2009(12).

[2]王棣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财会信报,2012(05).

作者:周洁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