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水企业发展道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供水企业发展道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供水企业发展道路

摘要:

本文从供水企业的行业特性出发,对以实现供水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目的,确保企业在三个层面无缝衔接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述,提出了现代供水企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行业特性;两个效益;无缝衔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必将对包括供水企业在内的公用事业行业在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发展效益等方面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对供水企业而言,是一种应有的担当,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那么,如何在新常态、新形势下铸就供水企业发展品质,笔者提出了以实现供水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目的,确保企业在三个层面实现无缝衔接,即市场化运营与集约化经营的有效衔接、多元化发展与集团型管控的有效衔接、战略型思维与服务型供水的有效衔接,三者之间可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现代供水企业的和谐发展之路。

一、供水企业的行业特性分析

供水行业作为市政公用行业,属于典型的政府规制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区域经营、低需求弹性、社会公共性等特征,具体如下:

(一)自然垄断性

供水行业属于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一个城市或地区不可能重复建设多套供水系统,用户也不能自由选择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这样做有利于减少供水资产的重复投资,提升区域供水整体性水平。

(二)地域局限性

自来水管道输送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商品不可以在各地市场上流通,供水企业只能在其供水管网覆盖的范围内提供产品或服务,这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性市场。

(三)产品低需求弹性

水在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对自来水的需求是典型的刚性需求,产品需求弹性较低。

(四)社会公共性

供水行业为用水户提供普遍服务,保证全社会用水需求,影响面十分广泛,这就决定了政府对供水行业实行包括价格规制、质量规制、信息规制在内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二、供水行业两个效益的界定

我国的供水行业曾长期处在行政垄断之下,形成了“低价+亏损+财政补贴”的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政企不分、投资更新较慢、内部效率不高、服务质量较低、企业政策性亏损等诸多问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供水企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有所推进,大量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供水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企业经营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经营效益也得到改善。今后,供水行业既要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品质,追逐合理的经济利润,又要履行企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服从政府规制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追求社会效益的持续提升。

三、供水企业三个层面的无缝衔接

(一)市场化运营与集约化经营的衔接

市场化运营是指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与要求,按照企业化运营方式,充分配置内外部资源,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集约化经营是相对粗放经营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具体又体现为企业发展质量提升、运营成本降低、效益效率不断提高等现象。我国供水企业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管控之下,具体体现出政府包办、部门分管等现象,这就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的同时,政府监管和规制又不完善,也可以说是一种缺位。随着我国供水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垄断行业增加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呼声的不断增强,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政府提出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解决公共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供水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各方资金进入供水行业,借以推动供水行业政企分开、提升政府对供水行业的规制和管理水平;并加快组建若干大型水务集团,实行兼并重组,提升整个供水行业的集中度。同时,供水企业要加快拓展上下游产业,形成以供水为主业的延伸和辐射,造就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不断完善企业发展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集约化经营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供水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加大科技投入,以信息化为手段打造“智慧水务”发展平台,不断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内先进企业,综合运用科技手段、管理手段、经营手段推动供水企业不断提升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以实现供水企业市场化运营与集约化经营的有效衔接。

(二)多元化发展与集团型管控的衔接

多元化发展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为其两种最基本的类型。集团型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产业中的定位,具体要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流程设计以及文化传播来影响来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等方面的内容。集团管控类型可划分为财务型管控、战略型管控、运营控制型(操作型)管控等类型。《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要求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在8%~10%。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主要靠企业投资建设的供水设施的供水价格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还贷结束后,供水价格应按企业盈利水平进行核定。这就决定了供水企业的供水业务收入不可能会有较大利润回报,为了化解这一问题,绝大部分供水企业都开展了多元化经营,以有效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既可包括进入相关多元领域,比如进军接水市场、二次供水“统建统管”市场、供水设备制造等业务领域,又可进入不相关多元化领域,比如进行配套地产开发、发展水务基金、进入中水回用领域等。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企业业务类型多元、企业集团总部逐渐形成、母子公司分立的状况,这时集团型管控就显得越发重要。至于说哪种管控模式更为有效,要结合企业规模、企业生命周期、多元化类型等综合考量,一般而言,供水集团总部对同向多元化的下属公司更偏重于运营型和财务型管控,对不相关多元的下属公司更侧重于战略型和财务性管控,以实现供水企业多元化发展与集团型管控的有效衔接。

(三)战略型思维与服务型供水的衔接

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思维过程。作为企业管理而言,战略型思维就是要解决一个企业现在是什么、应当是什么、将要是什么的问题。服务型供水,是指供水企业要彻底认识到自身作为服务型行业的特性,在企业内部以打造对外服务平台为依托,推行客户关系的管理,塑造服务品牌,为用水户提供整合服务。目前,广大供水企业已基本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但很多企业的对外服务往往是浅层化、脱节化的,对外服务仅存在于微笑服务、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热情周到、对外服务顶层设计重视度不足,认为对外服务仅仅是服务中心的事情,服务工作往往过于浅显,前台及后台脱节,缺乏公司全员化对外服务、全链条对外服务理念,同时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物质轻管理等倾向。结合战略型思维与服务型供水的有效衔接问题,现代化供水企业就是要切实认识到在未来要不断提升先进服务文化发展水平,全方位构建服务型供水企业,实现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深入推进服务有形化、服务标准化、服务制度化、服务品牌化,通过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运用战略型思维,解决供水企业何去何从的问题,将打造对外服务综合平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及导向,实现从产品导向迈向服务导向,以实现供水企业战略型思维与服务型供水的有效衔接。总之,供水行业的特性决定了该行业具有现金流稳定但投资回报率不高、企业要接受政府综合管制和规制、企业发展内涵广泛等特点,而供水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精准定位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综合素质、实现战略协同,全面实现市场化运营与集约化经营的有效衔接、多元化发展与集团型管控的有效衔接、战略型思维与服务型供水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效益,打造优秀的服务文化,全面落实企业公民社会责任,走出一条现代供水企业的和谐发展道路,推动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薄海峰.对城市供水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品牌期刊,2012(09).

[2]陈远鸣.上海市集约化供水问题的研究[C].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2005.

[3]方建中,耿弘.新经济与管理创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朱连翔 单位: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