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通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的缺口大、渠道不通畅、抵押担保难等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政策的落实,从构建新型政银企关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关键词:
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融资;建议
说起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根本就摆不到桌面上,因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不放心,所有精巧的借贷设计,更像防贼之术。小微企业无一不是民办的,其可信度对金融机构来说,自然就成了问题。但是给小微企业戴的“高帽子”还是蛮好看的———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塔基,为吸纳就业立了大功,对创新社会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小微企业从来就不敢带着这顶“高帽子”堂而皇之走进金融机构的大门提出融资。如果是纯粹的市场经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对策就不是对策,而应是技术层面的操作过程。现在的金融机构“官气”太重,总是把自己当成政府,好像不知道银行的钱几乎没有一分是政府的。税务部门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金融机构的钱也都取之于民,所以没有理由不用之于民。但道德指导下的金融行为,注定不是现代社会的金融选择,它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保障金融的安全。过去金融的“票号”时代,钱庄借贷靠信誉,直到西方金融进入中国我们才知道,最安全的金融借贷是抵押。现在对小微企业的借贷,尽管在抵押之外,又有联保和信用,但是在金融机构的惯性理念里,抵押才是铁打的定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时要面临诸多不可预知和不可控的因素,但其运转又不能简单地“抓大放小”,大的要顾,小的也要顾,因为芸芸众生的饭碗大多都伸向了小微企业。央企国企虽是国家的税金大户,但面对嗷嗷待哺的就业大军,小微企业似乎更加有容乃大。这就倒逼金融机构,不得不在借贷布局时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但一直以来,小微企业因客观存在的经营资产和个人财产无法细分,财务不规范、盈利能力弱、经营风险大等,“融资难”在现实中就显得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建立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是金融机构必须全力解决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利润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广大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增大。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从宽松到回归稳健的快速转变,信贷规模收缩,更使部分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变得难上加难,融资问题极为突出。
1.融资缺口大
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从管理、业务等角度看,小微型企业与中型企业都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小微企业经营和产品销路不稳定、财务报表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等方面,致使很多小微企业都不在大部分银行的调研范围之内。金融机构对风险是敏感的,它要通过风险管控,确保自身利益,所以会把贷款的大部分贷给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会因此变大。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明显,但是对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而言,有限的资金量根本无法满足“饥渴”的小微企业。
2.融资渠道不通畅
小微企业所需资金既可来源于内部融资,也可来源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如股东入股、折旧、留存收益、亲友借款,以及员工集资和债务融资。外部融资,一是直接融资,二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直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取得的。然而,小微企业这两条融资渠道仍不通畅。
3.担保和抵押难
大多数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偏重不动产抵押担保,只有个别银行大胆地进行了非房产抵押担保。担保难和抵押难,是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面临的两大难题。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用的抵押物价值低,抵押能力自然下降。其中还有中介的资产评估和定值,这些费用也很高。另外,小微企业有无审计报告及其在银行的评级中是否很差,都使其有可能无法进入银行的信贷系统。
4.金融机构慎贷和惜贷
不管小微企业处于什么阶段,起步、生存、发展阶段也罢,壮大阶段也罢,金融机构虽也考虑这些因素,但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又决定了其有规范的信贷管理,也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要查证小微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有健全完整的财务资料。尽管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利好,在银行眼里,即使通过各种渠道对小微企业进行了风险控制,给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还是高于大中型企业,因此慎贷、惜贷,就成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普遍做法。
5.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积极性不高
金融贷款与政策挂钩无可厚非,但根据经验,政策一来,便要一窝蜂地扑上去,多半会出问题。对中小企业大张旗鼓地贷款也是政策原因,或与金融环境有关。贷款额度宽松时,金融机构往往青睐大企业和优质客户;贷款额度紧张时,对大企业和优质客户贷款就存在收益问题了。银行也趋利,于是就把贷款额度转向小企业,因为利率更高。目前,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其实盈利的并不多。可是小微企业贷款的运营模式与金融机构传统信贷模式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金融机构还在摸索阶段。但是金融机构对贷款额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就得找到更多客户才行。把很大的人力物力投进去,回报却如收了一网小鱼,如果面对的是大企业,就像网住了一条大鱼,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时,积极性不高。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调查普遍存在难题,似乎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对这个问题充满底气。从目前市场状况看,小微企业贷款不利也是有其自身原因的。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除了政策导向,更多的是着眼长远,为未来业务做准备。应该说,生意做到一定阶段,要想再发展就得靠人品了,这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可优化信用环境、简化信贷流程,那么小微企业也会成为金融机构的利润增长点。
二、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要紧紧围绕上述问题,以及近期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意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
1.完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多向沟通与协调,构建新型政银企关系
加强政府对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企业对信贷的诚信建设,处理好政银、银企的关系,会同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出台符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转变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多边交流和共同协商,疏导政、银、企三方联系渠道,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各金融机构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小微企业了解其具体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措施,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推广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一站式”审批模式,通过简化审批程序,优先支持小微企业、优先审批县域项目,建立客户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小微型企业信贷业务运作效率。小微企业应及时主动反馈情况,定期与开户银行进行交流、沟通,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自身发展的方向。
2.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浓厚的社会诚信氛围
全力支持商业银行保全和维护债权,有效解决地区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整合金融资料,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1)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应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出“央贷扶”等创新产品,将再贷款以优惠利率用于小微企业,发挥央行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与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协调,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及时与上级部门进行对接,降低融资门槛。
(3)金融机构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克服“零风险”的信贷意识,积极向上争取贷款规模,创新方式、简化手续,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潜力大,特别是诚信企业的新建、续建、扩建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业绩优良的出口导向型小微企业。针对有困难的小微企业,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帮企业走出困境。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担保方式,探索企业有形资产的抵押担保业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实现银企双赢。
4.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配合金融机构争取信贷支持
小微企业应做好信贷投入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完善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配合金融机构做好融资评级授信工作,努力提升信用等级,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
5.进一步加强对信用担保投资管理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管理机制,大力支持信用担保投资管理中心履行职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担保资金的匹配。地方信用担保投资管理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与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接,发挥担保资金的最大利用率,为企业提供灵活、便捷的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小微企业临时性融资难的问题。
作者:徐锦凤 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