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政补贴对新能源上市企业发展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基于2012-2017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政府财政补贴、产权性质与新能源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通过企业绩效和企业成长性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新能源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显著,对企业的成长性正向作用不显著;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财政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且不利于企业的成长,而在财政补贴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成长性要优于非国有企业。基于此,一方面,政府在制定财政补贴制度时应考虑企业的产权性质,平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财政补贴资金,对补贴对象、补贴金额和补贴标准的规定要科学合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加强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对财政补贴的实施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财政补贴;企业性质;新能源企业发展;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世界能源供应主要以污染性能源为主,在此之后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使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各国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清洁型能源上。而属于清洁型能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战略发展的重点,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发达国家率先发展新能源产业,通过大规模的资金、优秀的科技型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来投资新能源,推动新能源快速和高质量发展以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政策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新能源产业提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府对新能源相关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但政府对这些新能源企业的财政补贴是具有一定的边界的,补贴不够和补贴太多都会影响最后补贴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新能源行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巨额的补贴资金未能有效提升新能源企业的经营业绩,加之“骗补”现象的频繁出现,人们越发质疑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虽然补贴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却对新能源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长足和高效发展,财政补贴的初衷和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本文以新能源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财政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新能源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财政补贴与企业发展
国内外关于政府财政补贴与企业发展的研究分析,主要集中在研究内容以及实施效果两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针对不同国家的财政补贴效应进行剖析,国内学者主要对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的经营绩效、研发投入和成长性来进行研究。刘贤贤(2018)从财政补贴对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企业成长、企业绩效影响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成长性具有正向的影响,即财政补贴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成长性;但王晓峰(2017)认为,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抑制作用,而完善的制度环境可以调节这种负相关关系。国内外学者对财政补贴的实施效果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一些学者认为,财政补贴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周亚虹(2015)研究表明,财政补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新能源产业起步初期,政府补助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产业进一步扩张后,政府扶持不再具有有效的鼓励作用,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未得到提高。胡国恒(2017)对2007-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政府扶持之下,光伏等发电企业的盈利水平等发展状况并未得到改善。此外,更多的学者认为,财政补贴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陆国庆(2014)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2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财政补贴对新兴产业的产出提高是显著有效的结论,即财政补贴增加了新兴产业的产出。邵传林(2015)运用微观的工业企业数据,通过实证分析了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享受财政补贴的企业比未能享受财政补贴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
(二)财政补贴、产权性质与企业发展
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会优先选择国有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制度环境、政治关联性等),邵敏(2011)认为不同性质的企业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是具有差异的,一般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补贴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竞争劣势,并且生产率较低。戴亦一(2014)也认为,政府官员会更倾向给予地方国有企业补贴,因为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之间有着天然的政治联系。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政府补贴会偏向于民营企业,韩超(2014)运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助的偏好及实施方式,研究显示,政府补助行为受产权属性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得到补贴的概率、数量及程度上面均显著低于民营企业。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其中,D表示企业发展,其包括企业绩效和成长性两方面。企业绩效用总资产报酬率(Roa)来衡量,企业成长性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来衡量。Subsidy表示财政补贴;Scale表示企业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Deb表示企业资产负债率;Tot表示企业总资产周转率;u为随机误差。
(二)实证研究
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通常有五种不同的检验方法:LLC(同根)、Breitung(同根)、IPS(异根)、ADF(异根)和PP检验(异根)。本文主要选取LLC检验和ADF检验这两种不同方法来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绩效、公司成长性和财政补贴这些变量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这些序列是平稳的;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是非平稳的,在对这些序列进行一阶差分之后,序列变为平稳序列。因此,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Kao协整检验,通过检验得到统计量t值为-4.5662,P值为0.0000,通过了协整检验,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3.估计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F检验和豪斯曼检验来确定面板数据模型形式。通过F检验发现所有模型的P值均小于0.01,因此拒绝建立混合模型,应建立个体固定的效应模型;通过豪斯曼检验发现,在10%的显著水平下,所有模型均显著,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所有模型均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4.回归结果分析
对建立的基本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中,(1)列和(2)列为财政补贴对企业发展的影响,(3)列和(4)列为财政补贴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5)列和(6)列为财政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加入企业规模、财务状况、运营状况这些控制变量之后,结果表明:在企业绩效方面,Subsidy的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为负,说明财政补贴对公司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财政补贴越高,越不利于总资产报酬率的提升。其中,财政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财政补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企业绩效就降低1.7461个百分点;在企业成长性方面,Subsidy的系数均为正,说明财政补贴对公司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财政补贴越高,越有利于总资产报酬率的提升,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说明政府财政补贴不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其中,财政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财政补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企业成长性就增加9.1697个百分点,而对非国有企业来说,财政补贴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在新能源企业绩效方面,在1%的置信水平下,财政补贴的系数为负,表明新能源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呈反方向变动,即财政补贴越多,企业绩效越低;在新能源企业成长性方面,新能源企业财政补贴对企业的成长性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新能源财政补贴越多,越不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2.财政补贴对企业发展影响表现出产权差异性。在企业绩效方面,非国有新能源企业的企业绩效财政补贴系数为负,且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而国有新能源企业虽然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说明了财政补贴对非国有新能源企业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作用要大于国有企业。在企业成长性方面,实证结果显示,国有新能源企业的企业成长性财政补贴系数为正,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而非国有新能源企业的企业成长性财政补贴系数虽为正,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这说明财政补贴对国有新能源企业的企业成长性作用要大于非国有企业。3.财政补贴更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不仅在财政补贴的数量上多于非国有企业,且善于合理利用所获得的补贴资金,通过改善经营来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而非国有新能源企业比国有企业更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且企业自身在管理、创新和经营方面存在不足,使得财政补贴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二)政策建议
1.政府应完善财政补贴相关制度
政府投入的财政补贴并未达到提高新能源企业绩效的目的,这与政府财政补贴制度在制定、执行和监督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财政补贴制度,保证财政补贴激励作用落到实处。首先,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让企业自己竞争以获得发展,而政府只需扮演监管者的角色即可,在必要的时候运用行政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其次,政府制定财政补贴制度应考虑企业的产权性质,平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资金,科学合理地规定补贴对象、补贴金额和补贴标准,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撤网式”的全面补贴以及“骗补”现象的出现,从而不断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对财政补贴的实施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企业,取消其财政补贴申请资格,也可以为政府后续的财政补贴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2.企业应提高运营和管理能力
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使得非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效果弱于国有企业,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地提高运营和管理能力。一方面,企业要调整绩效考核范围,不再将财政补贴获得的收入纳入其中,而是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人员考核标准和内容的透明度,在企业内部形成合理、有效、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来促进企业发展,让财政补贴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辅助工具,从而真正发挥好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贤贤.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2]周亚虹,蒲余路,陈诗一,等.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J].经济研究,2015(6):147-161.
[3]胡国恒,刘玉伟.政府扶持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吗[J].财会月刊,2017(18):36-41.
[4]陆国庆,王舟,张春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4(7):44-55.
[5]邵传林,邵姝静.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评价———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6):5-11.
[6]韩超.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依赖巧探析———来自地方政府补贴视角的实证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11):57-71.
作者:徐菊 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