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内部控制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建立与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使单位的财务状况、资金走向得到严密的控制,确实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是每一位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的职责。文章对事业单位的作用、当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坚持的原则以及如何采取的防范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意义与作用;问题;原则与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确保组织权力高效运行、规范有序的有效手段,不仅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避免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等“四风”行为的发生,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质量的“利器”,同时还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证机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政府投资、财政资金分配、公共资源转让、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以及公共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杜绝了很多潜在的风险,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监督力量软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方针政策,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笔者在本文中拟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关系着能否规范单位内部经济活动与业务活动,能否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正确运行;关系着能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效地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效能与内部治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从而为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2.事业单位涉及到国家与社会的每一个层面、贯穿于众多行业与系统,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在与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政府部门衔接工作中,不留死角,协同合作,砥砺前行,相互配合,从而合理地配置资源,避免因监督失职滋生腐败,导致资源挥霍与垄断。3.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范围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要外,还涉及到以前从来没有顾及到的领域,赋予了形形色色的内容。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预想不到的各种风险。因此,建立严格、规范、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是势在必行。只有建立与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合理地配置单位各种资源,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发挥最大价值,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思维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尚未认识到建立与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内控意识不足,缺乏建立适合自己单位实际工作的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没有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列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忽视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对防范单位资金、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即便是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也认为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当自己的决策与内部控制制度发生冲突时,也要求财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绕道走,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一张贴在墙上的“白纸”。2.互不通气,缺乏必须的信息沟通机制。由于一些单位领导不积极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或受上级部门的影响,或考虑自己部门的小集团利益,人为地制造信息壁垒,很少有必要的沟通机制和积极的协调意识,单位各部门人员只是领导要求了才去办理,没有要求就推诿拖拉,应付了事。结果导致同样的制度在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上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执行方式,给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还有的事业单位只是需要时才聘请外部技术公司对自己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自己没有固定的专业信息安全维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防御手段,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埋下了安全隐患。3.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等部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起到监督决策的作用。首先,许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职数很少,有的甚至一人多岗,既是会计又是出纳,造成风险隐患。例如,北京某基金委出纳卞某在长达8年的时间中,没有人监管,结果导致卞某一人侵吞2亿元的惊天大案,正是由于这样的岗位设计所造成的恶果。其次,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接受再教育,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较少,评定高级职称的发展空间也不多,大多只是能够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无法通过学习钻研技术、业务,来跟上时展对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再次,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做到赏勤罚懒,影响了财务人员主动学习、努力工作的积极性。4.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现象严重。一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考核机制挂钩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内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行设置,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很难对相关部门进行钳制。

三、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与对策

1.要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本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与资金往来实施全覆盖。将事前、事中、事后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贯穿于单位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不留死角,上下一致,切实规范单位领导层与各级人员的一切行为。2.要结合本单位管理架构、业务范围、业务性质以及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和内部控制机制,对单位内部的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开展科学规划,合理统筹,严密监控,进行排查,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杜绝与防控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同时,要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重点关注单位关键岗位与控制薄弱环节,特别是涉及公共资源转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监管、财政资金分配以及公共工程建设等,必须合理配置权责,将权力分散,相互钳制,明确风险评估要求与关键控制节点,避免可能发生腐败,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3.要强化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单位领导要身体力行,“打铁先得自身硬”,树立内部控制主体责任;财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在单位经济活动与资金往来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发现问题,要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切实推动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与有效落实,接好“地气”,防患于未然。同时,财务人员要补好自己的“短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掌握新形势对内部控制的各种要求,不仅要有熟练的财务管理技能,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才能为领导层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当好单位领导的助手。4.要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通畅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各个部门有意或无意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将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相当复杂,有时甚至埋下风险隐患。在单位的纵向、横向信息沟通方面,很难做到上情下达,互通有无。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完善后,必须将总体工作层层分解,纵向方面:要让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明白自己的责权利,都能够积极地向上一个环节或下一个环节,及时通报自己的业务活动完成情况,建立高度透明的上情下达的信息沟通渠道;横向方面: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确保信息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之间的通畅无阻,及时将本单位运营管理状况、资金运营状况以及财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隐患通报给相关单位。例如,主管会计要与出纳定期核对现金、财务科要向资产管理科定期核对账目,等等。只有将工作做小、做细、做实,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前文中所说的北京某基金委发生的惊天大案,在廉政建设指导下确保每一位财务工作人员都能够不越雷池一步,坚守底线思维,坚决反对“四风”,洁身自好,廉洁自律。5.要齐抓共管,形成监管合力。一方面,财务部门与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定期抑或是不定期的“点”、“面”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力争在事前、事中、事后优化监督效果,形成监管合力,统筹规划,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地”;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第三方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参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逐步将对监控对象由事业单位的经济、经营、资金活动扩大到全部业务活动及权力运行。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2008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受到了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数量多达111多万个,从业人员3150多万人,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特别是在“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新矛盾、新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建立任务导向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全面创新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多部门协同提高绩效考核水平。同时,要结合“互联网+”技术,采用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行状况开展实时监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能真正当好政府部门的助手,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以老百姓高度满意的优异成绩向党的献礼。

参考文献:

[1]胡亚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完善探析.财经界(学术版),2016(11)

作者:曹海霞 单位:太原动物园